
最新動態
繼香港親建制報章《成報》8月30日以頭版文章狠批特首梁振英之後,連續兩日遭同為親建制媒體的中通社、《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狠批。《成報》9月1日又再發頭版整版聲明稱自己「不畏懼 說實話」。兩廂鬥法,愈演愈烈。
不顧傳媒操守,肆意演繹誘導……面對老闆的案件,這難道是《成報》在關鍵時候公器私用的醜陋做法?
中通社和《文匯報》8月31日指《成報》董事局主席谷卓恆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正被內地警方追逃。《文匯報》更批評《成報》此舉是「不顧傳媒操守,肆意演繹誘導……在關鍵時候公器私用」,「抹黑攻擊」港府及中央駐港機構。
9月1日,《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均刊登谷涉案的具體案情,其中,《大公報》要聞版更刊發整版「調查報導」,稱除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之外,谷卓恆前年九月初還因被發現偽造了多張假身份證及軍官證,曾在深圳機場被警方刑事拘留,《大公報》還刊出谷卓恆當時被拘留的照片,形容谷「百變的身份撲朔迷離」。
作為一份代表國家言論的報章,卻為了個別集團利益,甘願淪為打手,《文匯報》的公器私用的醜陋做法,是傳媒業的一種莫大的悲哀。
谷卓恆則堅持反擊。8月31日深夜,他向各大傳媒發表聲明,稱關於自己因網貸平台而被捕的報導嚴重失實,涉及誹謗,並強調自己一直在內地和香港自由出入境,報導中所指的網貸平台亦與自己完全無關。
他在聲明中指,《文匯報》引述的內地媒體《南方都市報》2015年4月的報導,是「在記者沒有求證下,不斷作出揣測報導,內容嚴重失實並涉及誹謗」,並稱自己早於去年4月便已公開澄清該網貸平台與自己無關。
而對於中通社引述自深圳市公安局,稱谷卓恆「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涉及金額1.3億元人民幣)潛逃國外,被公安機關網上追逃」的消息,谷卓恆亦在聲明中否認。
9月1日早上,《成報》頭版刊出這份聲明,並以傳單式的全版大字加以渲染,強調「請停止打壓言論自由、停止威嚇脅逼」,呼籲員工注意人身安全。聲明又強調,《成報》「堅守『一國兩制』的編採立場,為香港社會服務,發揮表達民情民意的角色,作出公正、客觀及求真的新聞報導。」
8月30日報導:香港親建制報章狠批梁振英為爭連任而煽動「港獨」
8月30日,香港親建制報章《成報》以頭版全版刊登題為〈煽風點火「港獨」鬧劇,梁振英播「獨」〉的評論文章,指正是香港特首梁振英「一手煽風點火,在中聯辦指揮棒下,由極左團體及左派傳媒營造輿論,虛張聲勢,誇大『港獨』的現象」,目的是為了爭取在明年的特首選舉中連任,因為「愈亂愈利梁振英爭取連任」。
事實上,「港獨」在香港並無「市場」,「大力打擊港獨」完全是偽命題。梁振英處心積慮助長「港獨」,以鞏固他和鷹派人士的管治權威。
香港政府近期大力打擊「港獨」。香港立法會選舉期間,選舉管理委員會(簡稱:選管會)要求參選人簽署「確認書」,並禁止其中6名分別主張香港獨立、自決、歸英、建國等不同政見的參選人競選立法會;近日在教育界,又掀起了「港獨進入校園」的爭議。但《成報》評論文章認為,「『港獨』在香港並無『市場』,『大力打擊港獨』完全是偽命題」,認為這些打擊行動都由梁振英挑起,目的是為了「鞏固他和鷹派人士的管治權威」,以爭取在明年的特首選舉中連任。
文章又狠批梁振英「人緣極差、親和力弱、器量小、視野狹窄」,任內起用不少「香港社會三四線下游之輩」;這些人為換取官職、名譽,因此討好梁振英、巴結中聯辦。
文章又對中聯辦作出批評,形容中聯辦「挾『中央令牌』坐大謀權」。文章提及,梁振英於2012年當選特首後,翌日即到中聯辦「拜票」,已令公眾詫異。4年以來,在梁振英治下,「西環治港」(編注:由於中聯辦駐港辦公室位於西環,香港輿論向來以「西環」代指中聯辦)不脛而走,中聯辦和梁振英更加建立起「核心利益集團」,不容政商界說一句梁振英的壞話。
文章形容中聯辦已變成「中管辦」,近數年與梁振英聯手製造敵人,有違作中央與港人溝通橋樑的角色。文章更質疑,經中聯辦傳達的言論,有多少真正代表中央的意思。
文章還指出,香港政治氣候已變得左、右「兩極化」,除了不利管治,也令慣於享有言論自由的香港人愈來愈反感,對「一國兩制」愈來愈無信心,對中央愈來愈不滿。文章警告:「一旦梁振英連任,只會延續香港的『噩夢』,令『一國兩制』走樣。」
在香港管治不可能用『愚民政策』,只宜『疏導』,不宜『禁絕』;事實上,在言論及出入境自由的香港地,禁也禁不了。
今年1月,身兼中紀委委員、前駐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紀檢組組長李秋芳被調任中紀委駐港澳中聯辦紀檢組組長。《成報》文章認為,這已經反映中央政府對涉港機構失控,以及對梁振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等人的不滿。
文章更促請中紀委徹查中聯辦的職能與角色,並瓦解損害國家與香港利益的集團,以還香港社會安寧、還中央清白。
聲音
請好好管束你的言論,畢竟我們還是朋友。
香港人只有一個卑微的要求,讓市民可以在「一國兩制」下,重過健康而快樂的生活。
四年前(編注:梁振英於4年前上任特首),很少有人公開討論港獨話題,即使在大學裏面,最激進的大學生組織也不會提到港獨。但現在的年輕人都公開討論港獨,為何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