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於8月22日報導,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組織者計劃通過回收「電子垃圾」(Electronic Waste)中的貴金屬來製造金、銀、銅獎牌,並希望這一計劃能有助於增強民眾對電子垃圾問題的認識,同時促進政府建立更全面的廢棄電子產品回收系統。
這一提議始於非營利組織 Genki Net 於6月10日在東京舉辦的會議,與會者包括來自政府部門的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籌備委員會、環境省和東京市政府的官員,以及日本最大的移動通訊運營商 NTT DoCoMo、田中貴金屬工業株式會社、線上商店 ReNet 和一些回收公司的人員。會議的主題則是「東京2020年行動計劃與合作建議」,着眼於討論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為了讓所有日本人都能參與到東京奧運會中去,我們要求與會公司提出一項具體的收集計劃,並與奧委會合作,以確保實現該計劃。
日本被戲稱為「金屬資源標本國」,意指該國雖然礦產資源種類較齊全,但藴藏量都很小。不過,日本卻擁有儲藏量豐富的「城市礦山」(Urban Mine)——由數百萬丟棄的智能手機和其他小型消費電子產品構成。據日經指數,若算上該國電子產品中被丟棄的金和銀,其總量分別佔全球金、銀存量的16%和22%,這個數據超過任何自然資源富裕國家的儲備。
據統計,2012年倫敦奧運會為製造獎牌一共消耗了9.6公斤金、1210公斤銀和700公斤銅。相比之下,2014年日本全國從電子垃圾中總共回收了143公斤金,1566公斤銀和1112噸銅。
不過,日經亞洲評論指出,用電子垃圾製造獎牌計劃的主要障礙在於,日本還沒有全國性的電子垃圾收集系統。雖然每年日本境內約有65萬噸小型電子產品和大型家電被丟棄,但據估計僅有不足10萬噸會得到回收。日本環境省曾於2013年提出電子垃圾收集目標,呼籲各地方城市每人每年收集小型消費類電子垃圾1公斤。但許多城市都未能達到這一標準,很多地方平均每人甚至僅僅收集100克。
除了製造獎牌外,回收的廢料還會被用於製造新的電子產品,這使得目前不能確定到時是否有足夠的回收金屬可用於生產奧運獎牌。分析認為,為實現這一目標,日本政府需要設立相關法規,整合公私部門,以及讓全民參與才能真正落實。
另據美國科技網站 The Verge 報導,電子垃圾已成為環境保護團體最擔心的問題,也被聯合國描述為「世界上增長最迅速的廢物流之一」,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面臨威脅。根據聯合國「解決電子垃圾問題」計劃(Solving the E-waste Problem Initiative)2013年的報告,預計到2017年,全球電子垃圾的總量將增長33%,這將增加鉛、汞、鎘等重金屬進入土壤和水源的潛在風險。
聲音
我們需要設計一個簡單的回收系統,讓大眾能便利地參與回收,而這個系統更要整合中央、地方政府和相關私人企業,運用公共行銷在各層級推廣回收,才能讓此政策發展且真正成功落實。
窮酸的資本主義。看看我大社會主義的闊氣。金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