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接連調查數起懷疑與特斯拉(Tesla)汽車自動駕駛模式有關的交通事故後,特斯拉公司甚至自動駕駛技術便陷入前所未有的安全質疑中。特斯拉隨後發表聲明稱,事故並非因自動駕駛技術引起,並提醒車主在使用「Autopilot」自動駕駛模式時「仍有責任控制駕駛和保持警惕」。
這場風波或許會因為近日的一則新聞而「峰迴路轉」。美國密蘇里州37歲律師 Joshua Neally 日前接受知名網絡雜誌 Slate 採訪時稱,7月26日,他在駕駛特斯拉 Model X 的途中突發疾病,但這輛車在 Autopilot 模式下將自己送往了醫院。
Autopilot(特斯拉自動駕駛模式)現在很可能優於人類。
事件發生時,Neally 正駕駛特斯拉汽車回家,突然腹部劇痛並越來越嚴重,他感到像是「一根鋼杆穿過了胸膛」。於是,他讓 Autopilot 系統全面接管汽車,在行駛約20英里(32公里)後,來到一個高速公路的匝道口,Neally 才接過方向盤自己駕車到附近的醫院停車場,向急救室求救。
醫院的 Branson 醫生事後告訴 Neally,後者患上肺動脈血栓塞栓症(PTE),這是一種致命性的栓塞。醫生告訴 Neally,他很幸運地活了下來,因為全球每年因突發肺部栓塞而死亡人數高達5萬,這些人中的70%都在出現症狀的1小時內死亡。
事件公開後,有質疑指 Neally 是否應當將車停在路邊打電話叫救護車,而不是依靠車輛的自動駕駛功能。Neally 回應稱,在發病後,他的第一反應是儘快前往醫院,而他覺得依靠 Autopilot 自行前往醫院要比等待救護車更快。Neally 還表示,如果沒有啓動 Autopilot,當第一輪陣痛發生時 Model X 可能就會失控,自己的生命也會遭到威脅。
Neally 的經歷讓人們看到,自動駕駛技術的合理使用具有救人的潛力。隨着時間的推移及技術的進步,這項技術也許會變得更加安全,但一個有待解答問題是,消費者是否應該容忍其在發展期間導致的嚴重事故。
與此同時,自動駕駛汽車以及更廣泛的智能汽車還面臨網絡安全問題。分別來自中國安全廠商奇虎360、浙江大學和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USC)的三位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通過入侵自動駕駛系統和「欺騙」車載雷達,可以使特斯拉無法探測到前方障礙物,而黑客同樣可以利用這種「欺騙」引起高速碰撞。關於相關實驗的細節,他們已在近日於拉斯維加斯閉幕的 DefCon 黑客大會上公布。
聲音
這個故事不會改變自動駕駛功能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愛它的依舊愛它,恨它的依舊恨它。
這項技術(自動駕駛系統)即將到來。不管你是否做好準備,它正在到來。
看看特斯拉的廣告,真是無孔不入,我們的比亞迪(編註:中國電動車品牌)在哪裏?趕緊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