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新憲法公投日,沉默大眾能否叫停軍方主政?

泰國軍政府在2014年政變後推出新憲法草案,公投是還權於民嗎?泰國民眾緣何沉默?
反對泰國新憲法支持者手持反對憲法貼紙。
國際 東南亞

自2014年5月民選的英祿(台譯盈拉)政府被軍人罷黜後,軍政府掌權至今超過兩年。軍政府以兌現「還權於民」承諾為由,起草新憲法並將之付諸今天公投,同時重申會在2017年舉行大選。

公投前的民調顯示,多數泰國人民還沒有對新憲草案做出決定,有超過半數以上的泰國民眾,未有表態或者尚未決定投票意向。表面上,這種冷淡反應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泰國自1932年實行君主立憲以來,已歷經19次軍事政變,先後頒佈20份憲法。

民眾的態度,也映照泰國政治前景的晦暗不明。公投前夕,軍政府加強打壓針對憲法草案的反對意見,逮捕異議人士並禁止遊行集會,包括記者、學生,甚至連8歲女童無心撕下投票名單,都遭到調查起訴。政府並組織超過20萬警察協助維持投票秩序,也頒佈一系列規定,重申民眾不得公開杯葛或反對新憲草案。

當地至今已有逾百名民眾因發展反對草案的言論而被捕,軍方同時禁止政黨宣傳、禁止國內外民間組織監察公投日投票。總理巴育表示,任何超過五人以上的集會,都不被允許,會送交軍事法庭審判。政府甚至對外國使館發布警告,呼籲公民投票日不要靠近票站,更指責外國政府不應誤導民眾,重申公投狀況穩定。

士兵在全民公決前全面戒備。
士兵在全民公決前全面戒備。

新憲為打貪? 惡魔在細節

六月底,泰國憲法起草委員會成員頌猜(Somchai Srisuthiyakorn)向媒體坦承,新憲法條文繁多,多數泰國人幾乎都不會在投票日前讀完整份憲法草案。 泰國憲法長度全球排名前十,新憲草案包含16章,共279條,超過100頁的法律文字,光要閱讀法條,並理解其中的政治意涵或憲政影響,已經十分困難。

記者的當地朋友Chati(化名)則表示,除了因為草案內容艱澀,大部份民眾對變動頻繁的政治文化生厭、加上社會言論受制,都是他們對政治參與日趨冷淡的主因。他向記者解釋,「對於這次公投,大部份人不感熱衷,跟世人看到英國脫歐公投所引發的民間討論氛圍,完全相反。」

但這些泰國民眾也許沒有意識到這次公投對泰國國會、司法制度與政治架構的重大影響。目前,泰國國會共有上議院150席及下議院500席,上議院由全國76府選出,另外74名議員則由上議院所屬委員會推舉,實際政治權力掌握在全數民選的下議院,推選最大黨黨魁擔任泰國總理,施行內閣制。

倘若公投通過,將賦予軍政府多大的權力呢?是次公投共有兩個議題:「你是否接受新憲法草案?」以及「上議院是否與下議院一同參與新任總理選舉?」。

首先,新憲法草案將上議院席次增加為250席,並改為軍方全數指派,而泰國陸海空三軍總司令、武裝部隊最高司令、國家警察總監,國防部次長,共六人自動獲得上議院議員身分,更是未來民選總理必須爭取的「選民」。

同時,上議院將有權推舉非國會議員或無黨派人士擔任總理、上議院得以不限次數彈劾或推選總理。

其次,公投第二項議程將賦予上議院參與總理選舉權力,屆時泰國未來的總理選舉中
,由軍方指定席次就佔國會兩院的三分之一席次,並有否決及罷免總理的「防閘」機制。如此,民選政府不可能跳過軍方勢力,且不受軍方支持的人選,勝選門檻將較以往更高。

換言之,公投是要求全國民眾替上議院推舉及彈劾總理的權力背書,以便軍方能夠在體制內繼續掌握權力。

泰國前總理盈拉與支持者打招呼。
泰國前總理英祿與支持者打招呼。

此外,新憲草案擴大「憲法法院」的管轄權,容許直接審判涉嫌貪汙的政治人物,也被反對陣營質疑是否容許軍方安插人馬介入司法體系,使憲法法院成為特定政治勢力的代理人。這令反對意見質疑,軍方是刻意利用民眾對貪腐問題的不滿,巧立名目強推新憲草案。

新憲草案爭議大 反對陣營跨黨派

憲草委員會發言人、外交部官員納瑞契特(Norachit Sinhaseni)重申,新憲法會加強打擊貪腐,以及保證向人民提供如教育、衛生醫療等服務,呼籲民眾支持新憲法;他同時指出,泰國政治問題不會因為新憲法完全解決,只有人民才能夠讓憲法有效運作,呼籲政治人物放下歧見,共同合作。

但泰國民間社會從「紅衫軍」到學生組織,都相繼加入反對憲法草案的行列;連來自兩大敵對政治陣營的前總理英祿及阿披實,都在公投一事上站在同一陣線,表態呼籲民眾前往投下反對票。但在阿披實所屬的民主黨內部,有多名政治人物(包括前副總理素貼)仍採取親軍政府的支持態度,立場歧見令公眾混淆。

事實上,泰國政治文化歷經長期對立與軍方的暴力鎮壓,不論是支持「黃衫軍」或者「紅衫軍」的民眾,多數選擇低調,不輕易表露立場。「黃衫軍」由是以民主黨(Democrats Party)以及其支持者組成的「人民民主陣線」(PAD, People’s Alliance for Democracy)主導,其支持者以中產階級為主。「黃色」同時指涉皇室的象徵顏色,以示對皇室以至建制勢力的擁護。

光譜的另一端,則是以「紅衫軍」名聞國外、由前總理他信(台譯塔克辛)及其胞妹英祿率領的「為泰黨」(Pheu Thai Party)和「民主抗獨裁統一戰線」(UDD, United Front for Democracy against Dictatorship)的支持者。這些支持者多為底層及泰北、東北依善等較為貧困鄉郊地區的民眾。

但以顏色來劃分泰國的政治勢力,卻容易令人忽略當地政治最具決定性的「第三勢力」:軍隊。泰國的「政變文化」,與其憲政歷史的發展息息相關。軍方向皇室效忠,對於民選政府僅具協助角色,民眾無法透過議會有效制衡軍方的力量,是泰國「憲政民主」的主要限制。

兵役中的學生在休息期間鼓勵公眾參與即將舉行的全民公投。
兵役中的學生在休息期間鼓勵公眾參與即將舉行的全民公投。

軍事政變頻仍 泰式民主困局

自2006年他信在前往紐約聯合國總部期間遭軍人策反推翻以後的十年之間,泰國軍人已成功自行「罷免」兩任民選政府,包括其親妹、泰國首位女總理英祿所領導的政府。

2014年5月,時任陸軍總司令巴育宣布戒嚴,罷黜英祿政府,期後成立「國家和平秩序委員會」(NCPO)取代民選政府,主要成員包括陸海空軍、皇家警察、武裝部隊將領等。

NCPO不但終止憲法並解散英祿內閣,更頒佈臨時憲法,限制人民批評建制的自由、加強「冒犯君主罪」的執法。Chati向記者表示,由於軍方打壓言論無日無之,大部份泰國年輕人都不敢參與論政、或接受媒體採訪,「在泰國,發表任何關於軍方或皇室的言論,哪怕是無心戲言,都足以毀掉你的事業與將來。」

反對泰國新憲法被捕的學生其中一人Rangsiman Rome。
反對泰國新憲法被捕的學生其中一人Rangsiman Rome。

同樣地,深感受壓威脅的,還包括泰國本土的學者與知識份子。記者一位正修讀政治學博士的香港友人,憶述2014年年底前往泰國清邁參與國際學術會議的經過時表示,「當時,原定的主辦單位之一清邁大學,在歷時數月的籌辦工作後,突然臨時宣佈不再批出場地,會議需要全體移師酒店進行;而原定出席、已提交論文題綱的泰國學者與研究員,要不藉詞缺席,要不臨場更改題目、演講本來研究專長亳不相關的內容,場面令與會者同感無奈。」當時正值英祿在政變後下台後不久,而該國際學術會議的年度主題之一,是「地方民主化」。

公投結果還看沉默大多數

投票前一週的民調顯示,有高達近六成的選民尚未決定投票取向。雖然在軍政府嚴厲打壓下,民調結果的現實代表性存在疑問,但這些尚未表態的「沉默大多數」,無疑是最能影響公投結果的游離力量。同時,在泰國的社群網絡上,又以呈現反對立場的聲音佔多數。可見,新憲草案公投結果仍在未定之天。但巴育重申,即使憲法草案沒有過關,他也不會下台。

當沉默成為眾人自保之道,被泰國瑰麗風情吸引的訪客裏頭,體會泰國民主化困局者能有幾人?泰國長期面對的政治對立與權力失衡,跟曼谷的盛夏悶熱與交通堵塞一樣,在可預見的未來,都難見解決的可能。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