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是新聞界的Pokémon Go?我在全球編輯網絡峰會體驗「新聞神器」

AR、VR、AI…不僅正在重塑超人氣手遊,還在衝擊傳媒界的生產、傳播和互動,未來新聞界,誰將成為激起千層浪的Pokémon Go?
Pokemon Go讓許多人第一次真切地體會到什麼叫AR──Augmented Reality。
編讀手記

最近,一款名叫Pokémon Go的遊戲成為了全球新聞和社交媒體熱話:這款遊戲讓卡通寵物小精靈(Pokémon,台譯『神奇寶貝』)「出現」在了現實生活中的各個角落,玩家可以通過手機屏幕「抓捕」小精靈。這體驗不容易用二維文字描述,總之,它吸引了大批狂熱粉絲在現實空間中,東奔西跑「捉精靈」……有人因此被車撞到,有人跌下橋樑,有人宣布辭去工作做全職「精靈捕手」,在遊戲還未上線的地區,很多人「翻牆」到美國加州過把癮。

Pokémon Go讓許多人第一次真切地體會到什麼叫AR──Augmented Reality,中文譯為「增強現實」,或者「擴增實境」。虛擬與現實的界線,經由這款火爆的遊戲,在手機屏幕上打開了一個缺口。而這才是剛剛開始。AR、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這些以前聽來仍然陌生的技術術語,如今都變成流行詞。它們不僅正在重塑超人氣手遊,還在改變日常媒介中的多種互動。

6月15日,一年一度的全球編輯網絡(Global Editors Network)峰會在維也納召開,這一峰會除了是全球的600多名媒體高管的重要社交場合之外,還著力通過各種比賽與獎項,鼓勵人們對媒體的全新想象與定義。來自世界各地的諸多參賽隊伍參加了國際數字媒體創新大賽(Editors Lab)和為新聞服務的創業公司(Startup For News)展示大賽,會上還頒發了數據新聞獎(Data Journalism Awards)。他們有些是創業公司,有些則是老牌媒體,但都帶著各種工具發明、創新設計,試圖改寫媒體的各種舊有習慣。筆者有幸在現場,記錄下那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時刻。

Trint:終結記者聽打錄音的時代

記者的背囊裏,筆記本變成電腦,手寫筆變成錄音筆或者智能手機,但對於入行超過30年、做過中東戰地記者的加拿大電視新聞人Jeff Kofman來說,最頭痛卻難以解決的,還是視頻音頻轉錄為文字的費時費力。

2014年,Jeff在倫敦遇到了資深程序員Mark Boas,Mark的團隊當時在研究將視頻/語言同步轉錄為文字的技術,當年年底,在意大利佛羅倫薩一間AirBnB公寓裏,Jeff、Mark和另外兩位程序員成立了Trint。一年半之後,這個轉錄工具奪得了今年全球編輯網絡峰會上創業大賽的冠軍。

Trint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款支持視頻轉錄成文字的軟件,它利用機器學習,識別視頻和音頻內容,而且轉換速度相當高,以一條長約7分鐘的視頻為例,上傳到Trint平台只需要兩三分鐘,大約15分鐘之後,文字轉錄完成的通知郵件就會發到用戶的郵箱中。

Jeff指出,Trint的語音識別率高達98%。不過對記者來說,即便是2%的錯誤率,那也可能是致命的錯誤。Trint的另一大亮點,就是方便記者修改、搜索比對,以及進行線上團隊作業。用戶選中特定文字時,相應的音頻文件也會被選取,並顯示選中段的播放時間。用戶可以反復收聽該片段,不需要的段落,可以劃掉,視頻在播放時則會自動跳過被劃掉的片段。Trint還允許採編團隊對轉錄文字進行線上作業,不同成員,如「編輯」「記者」,都可以修改文本。

在維也納峰會召開前不久,Trint增加了新功能,給視頻一鍵添加字幕:用戶選取了特定文字段落之後,選擇「導出視頻」,相關的視頻片段就會被下載,並自動添加相應的字幕。用戶也可以單獨導出字幕。

目前Trint目前支持英語(英式、澳大利亞和北美口音)和西班牙語。新出的測試版支持德語和法語識別。用戶可以註冊賬號,免費轉錄一小時時長的多媒體素材。

Valossa:視頻也可以深度搜索了

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時刻:你記得看過一個電影片段,令你印象深刻,但你怎麼也想不起來電影的具體名字或者演員是什麼,你想要在茫茫網海里找到全片來重温,怎麼辦?

創業公司Valossa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他們的辦法是:讓視頻變得能夠被智能讀取,進而能夠被文字搜索。

這個來自芬蘭奧盧大學(University of Oulu)的研究團隊,基於在大學裏5年的研究成果,在2015年推出了視頻內容認知識別系統,利用人工智能,通過機器深度分析視頻中出現的人、物件、對話內容、人物的表情,進行比對識別,將其自動轉換為元數據,添加標籤,這樣用戶就可以對視頻內容進行文字搜索。

他們用這個系統,分析了13萬部從1900年一直到2015年上半年全球上映的電影,開發了一個叫Whatismymovie.com的電影資料庫。在這個資料庫中,用戶可以通過文字描述,搜索想看的內容。譬如搜索引擎提示,你可以搜索「辛.康納利演的占士邦電影」或者「日本武士的冒險片」。筆者嘗試了一些更複雜的搜索,如「父母雙亡的超級英雄」,搜索結果出現了有父母雙亡情節的《死侍》(Deadpool)、《蜘蛛俠》(Spider-Man)和《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不過,也有搜索結果並不準確,譬如愛情喜劇的《一日鐘情》(One Fine Day)和《V煞》(V For Vendetta)。

目前該資料庫只支持英語搜索,Valossa網站也明確表示搜索還在不斷完善中。每個搜索結果旁邊設有兩個反饋按鈕,一個是綠色大拇指的「找得對」(good match),一個是紅色倒豎大拇指的「找錯了」(bad match),用戶可以通過這樣的簡易反饋,幫助引擎提升準確度。

這一對視頻智能識別的系統,不僅有利用戶,同樣也方便包括新聞在內的視頻內容生產者。觀眾在看什麼?觀眾喜歡看什麼?他們可以對視頻內容進行標籤,分析趨勢,精準地找出用戶的瀏覽喜好,製作更適合用戶口味的視頻。它獲得了今年峰會中創業大賽的「特別提名」。

GoPro Odyssey 360度全景攝影機。
GoPro Odyssey 360度全景攝影機。

360度全景攝影機 更「平價」的虛擬新聞現場

除了Trint和Valossa,其它進入創業大賽決賽的隊伍也推出了多種「新聞神器」,譬如抓取公開的公司和法庭文件資料,聚合成資料庫,方便記者搜索;利用照相和定位功能,幫助媒體迅速識別新聞現場照片的真偽……

從現場連線、動畫復原到網絡直播,新聞報導一直追求帶給讀者最好的「現場感」,但有什麼比直接把讀者「送到」新聞現場更有現場感呢?此次大會專門設置了虛擬現實(VR)展示廳,探索VR可以把讀者帶到多遠、把現場帶到多近。

BBC等媒體展示了用VR技術製作的視頻影像。觀眾戴上VR眼鏡之後就可以與救援隊一起,飛車前往遭遇轟炸的敘利亞村莊;或者坐在歷經萬難的難民們身邊,聽他們聊天,講述自己的遭遇。

這些通過VR技術呈現出來的新聞內容讓讀者身臨其境。它們有些是通過電腦模擬動畫製成,有些是通過六個Go Pro捆綁而成的360攝像機拍攝,再由團隊剪輯。無論是哪一種,單是購買一套全景相機耗資就起碼以萬港元計,而且拼接視頻的過程繁雜耗時,製作經費不菲,目前更多都是專業團隊或公司使用。

不過隨著臉書和Youtube都開始支持全景影像,專業相機生產商也紛紛進軍VR領域、生產萬元以下的全景攝影工具,無論是成本還是技術,VR影像的拍攝和製作的門檻都在降低,「平民化」是必然趨勢。

譬如柯達今年推出了PIXPRO SP360 4K虛擬現實運動攝像機,但如果需要拍攝360度,需要購買兩個,綁定雙機器拍攝。雙鏡套裝價格為6500港幣左右。理光的全景視角相機Theta S雖然支持360度全景拍攝,而且價格便宜,不到3000港幣。但無法拍攝4K視頻,只支持全高清(1920X1080像素),拍攝全景照片效果尚可,但全景視頻不太清晰。尼康準備推出的4K 360運動全景相機是由兩個180度鏡頭組成,具有防水功能,備受矚目,但發布日期一直遲遲未定。

在大會上,以色列的3D硬件製造商HumanEyes Technologies展示了一款叫Vuze的360度全景攝影機,約在今年10月送到客戶手上,預售價大概在6000多港幣。機器主體是一個比Apple TV大一些的盒子狀攝影機,四個方位分別有兩個4K超高清攝像頭。攝影機可以連上腳架。拍攝完畢之後,可以將視頻導到Vuze專門的軟件,進行剪輯。目前Vuze的官網上已經有樣片可供觀看。

未來:不好玩不潮流

機器代替人工寫稿、以自然語言搜索影音內容、沉浸式體驗全景新聞現場......這些都已經成為現實,只不過還只停留在少數媒體的試驗場中,還有許多細節需要改進。隨著技術的催化、讀者需求隨著體驗而提升,未來,「身臨其境」的「好看」已經不足以讓媒體決勝市場,Pokémon Go的爆紅似乎預示著,在虛擬新聞現場與增強現實之間來去自如的受眾參與和互動──好玩──才是人氣的關鍵。在維也納的峰會上,近5、6年間興起的「新聞遊戲」概念再一次成為了全球網絡編輯們的討論熱點。

新聞可以有多「好玩」?筆者結合大會講者推薦和自己的體驗推薦一下10款新聞遊戲:

作者為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研究員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