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上!故事經濟時代,奢侈品買不如租?

由度假島嶼至私人飛機,由高級時裝、名貴腕錶珠寶到超級跑車,都有相關的租賃服務,而且愈來愈發達。
人們對奢華生活的概念,亦由從前的擁有或收藏,蛻變為暫時持有或講究使用體驗。
風物

如果要我用一個字來為21世紀消費模式下定義,sharing是不二選擇。因為無論是低消費如叫車服務,到高消費如租一個島來度假,人們都漸漸傾向選擇sharing的模式。

事實上,sharing或許可以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關鍵詞,因為除了消費模式,隨著社交媒體的興旺,sharing似乎已經成為大家每日必做的動作,而且短短幾年間,我們由寫一兩句評論上載社交媒體,到努力自拍打卡,竟然發展到索性進行直播,實時地把自己的一切公開,盡情和大家分享。

Sharing的概念在奢侈品世界,同樣造成了許多影響和現象。近年幾乎所有奢侈品,由度假島嶼至私人飛機或豪華遊艇,還有高級時裝、名貴腕錶珠寶及超級跑車等,都有相關的會員制私人公司組織從事租賃服務,而且是愈來愈發達。

21世紀的「炫耀性消費」

這種趨勢在20世紀幾乎是絕不可能發生的。還記得1899年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韋伯龍所撰寫的《有閒階級論》裏面提及的「炫耀性消費」理論嗎?百年前他開始梳理人們消費高價值產品的模式,以人們喜歡炫耀自己的與眾不同來做結論,而我們都知道,這種炫耀心理的大前提,是你必須擁有那些奢侈品,才能凸顯你的品味和財力,達到鶴立雞群的效果。

怎知道百年後,奢華消費的模式再不需擁有,只需透過短期租約,暫時擁有便好。那麼人們還需要服膺炫耀性消費的心理作祟嗎?!還記得21世紀初腕錶界開始迎來大躍進時代,動輒百萬的奢華型號紛紛出籠,那時嘗試解釋這現象,便是人們只需把一枚價值連城的腕錶戴在腕上,便能交待自己的身份和品味,好過開一部超級跑車,因為跑車你不可能隨身攜帶,但腕錶卻可無時無刻穿戴身上,大大滿足了炫耀性消費的心理。

但今天你不再需要擁有,而是加入相關的腕錶租賃公司,如Eleven James,便可以有大量的名貴腕錶選擇,更增加了炫耀的頻率,而且炫耀的渠道亦起了巨變,這一切都要拜網絡發達所賜。像近年好些經濟學者分析,我們已經由之前的體驗經濟時代,進入了分享經濟時代,或另一個可能更貼切的形容詞,故事經濟時代(story economy)。無論我們去了甚麼豪華別墅度假,或穿了甚麼著名設計師品牌服裝,或佩戴了甚麼又酷又貴的腕錶,我們只需把實況拍攝下來上傳自己的社交帳號,便能把自己體驗這些奢侈品的心路歷程或一段段小故事小插曲逐一交待。你大可以說這是炫耀,但網絡上更多人會認為這只是分享。

原來上世紀的炫耀在這世紀已經蛻變成為分享。照這個邏輯,如果只是拍一兩張照片寫一兩句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便不需要斥巨資擁有這些奢侈品了,不如將這筆錢分開很多筆,便可以透過租賃獲取更多奢侈消費的體驗,和大家在網上分享了,須知道網絡世界沒有天長地久,沒有朝夕區間,只爭分秒,分享頻率是斷日計算,現在甚至是直播的無時無刻。

上世紀的炫耀在這世紀已經蛻變成為分享,這一切都要拜網絡發達所賜。
上世紀的炫耀在這世紀已經蛻變成為分享,這一切都要拜網絡發達所賜。

奢侈品的使用主義

都說網絡世界顛覆了許多常規和傳統價值觀,就像人們對奢華生活的概念,亦由從前的擁有或收藏,蛻變為暫時持有或講究使用體驗(更可作為上載社交媒體彈藥?!)。一件奢侈品,無論它是腕錶珠寶,或超級跑車度假別墅,或珍貴藝術古董器皿,其被真正使用的次數,忽然以倍數上升,這點其實和我一直主張的使用主義並沒有衝突,只是我萬萬想不到,以前鼓勵大家不要把物件,哪怕是如何珍貴,都束諸高閣密密的收藏起來,而是應該拿出來好好使用,甚至當作日常生活用品般粗用,這才不枉其給創作生產出來的初衷,怎知道今天不用我多講,大家很自然便透過租賃模式,把這些奢侈品「循環」再用了。

而這一切之所以有可能發生,自然便是因為互聯網絡的發達,減去了不必要的中介,降低了入門的門檻,增加了大家交易的透明度。當大家從中獲得滿意的體驗,紛紛重覆同一個以上所提及的消費模式,整個生態很自然便健康成長起來,生態裏的不同部分的運作概念亦同時漸漸得到優化進化。

像美國時裝租賃網站Armarium除了服裝租賃,更發展出一個他們稱之為Style Brigade的造型師團隊,成員很多都是現役美國著名時裝雜誌的造型師、形象指導或編輯,只要你提出要求,他們更可以親自上門和你交流,為你設計適合你的形象,或者配襯將出席場合的衣服飾物等等,然後你只需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價錢,得到一個既稱身又時髦的打扮,下次又可以搭配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形象,想想都會覺得這是多麼完美的一種消費模式。而事實上,根據統計,女士們的衣櫃裏,通常有起碼五分之一的衣服飾物只穿戴過一次,甚至從來沒有!難怪時裝租賃生意會那麼火紅。

美麗的東西實在應該讓更多人能夠分享,所以對於故事經濟時代的來臨,我是抱持開放的態度。畢竟,就算表面上大家只看見社交媒體上的一張照片,但無論感受的深淺,起碼相中人是真的享用過體驗過,才拍照和大家分享,而只有在人們使用的當兒,奢侈品的意義才得到圓滿。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有聯想到莫泊桑那篇《項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