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難以政治正確的「跨性別如廁之爭」

在依然是兩性建構的社會裏,廁所除了解決生理問題,似乎還面臨着更多的使命和爭議。
中性廁所近年在美國推廣迅速,多個城方響應。美國西雅圖一間高校的學生為廁所貼上「性別中立」的貼紙。
being queer 國際 美國 LGBTQ+

眼前的這間廁所看上去跟其他廁所沒有什麼區別:門可以從內部鎖上,室內寬敞,設有洗手池,風乾機,抽水馬桶和為護理嬰兒用的摺疊平板裝置。不同的是,這間廁所需走到過道的盡頭左轉,顯得有些隱秘,此外,每一個隔間的門上都貼有「男/女/輪椅」的醒目標識。

這是華盛頓喬治敦大學的跨文化中心新設立的中性廁所。中性廁所,又稱通用廁所、無性別廁所或者性別友善廁所,是沒有性別之分的公共廁所,適合男、女、各種性別的人士使用。華盛頓地區是美國目前立法推行設立中性廁所的地區之一。

如今,美國已有超過150所大學院校在校園內設立了中性廁所。費城、西雅圖、舊金山、加州西好萊塢和紐約這樣經濟發達、自由派力量強大的城市,中性廁所更是在全市內得到推廣。更具標誌意義的是,白宮於2015年4月9日宣布,在其艾森豪威爾行政樓內新設置「中性廁所」。政府僱員與訪客可以根據「自己認同的性別身份」使用白宮的廁所。

中性廁所近年發展迅速或得益於一場如火如荼的「如廁之爭」。

「戰爭」在聯邦與地方政府間打響

Nicole Maines出生時是男兒身,但很小的時候自我認定是女孩,她的家庭最終接受了這一點,但,學校並不接受。

在學校裏,Maines不被允許使用女廁所和更衣室,而只能去單獨的教師專用廁所。「跨性別少年,和其他孩子一樣,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裏。如果你週一到五每天從早上8點到下午三點聽到的都是『不可以』,『你錯了』,你還如何想其他事情呢?」Maines說。

壓力下她轉了學,父母也為此搬了家。在之後的幾年裏,Maines形容自己像個「幽靈」,沒有到過其他同學家做客,她盡力將自己的過去隱藏起來。

如今的Maines外貌上看已經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女大學生。她勇敢地站了出來,通過TEDx講述了過去的痛苦遭遇,希望社會每一個人能夠理解跨性別人群,為他們提供幫助。

跨性別人,是指那些不接納或不認同自己生理性別而認為自己是另一種性別的人。美國究竟有多少跨性別人,並沒有明確的統計,一般估計,一千人中或有2-3人。

去年10月,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同性戀婚姻合法後,爭取跨性別人群的平等權利就成為人權運動的下一個目標。跨性別人按照自己的性別認同選擇廁所的「如廁自由權」隨之成為公眾輿論的焦點。《紐約時報》稱:「衞生間問題從未在全美的民意調查中位居前列,如今這方面的衝突卻成為了美國快速變化的文化戰爭的下一個前線」。紐約客雜誌也刊文稱,「廁所在未來將成為性別與性的戰場。」

上廁所問題變得複雜和尖鋭起來,甚至引發了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對峙」和法律訴訟。

2016年3月,北卡羅來納州議會通過被稱為「廁所法」的立法,由共和黨籍州長麥克羅瑞簽署形成法律。它要求人們按照出生證明上的性別,而非自己認同的性別來選擇公共廁所,更衣室或浴室等公共設施。

這項法律一出,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組織以及人權組織齊聲反對。

一位跨性別男性將自己滿臉絡腮鬍子的照片發到社交媒體上並留言說「根據法律,我要和妻子進同一間衞生間了」,引得網友紛紛轉發。

5月4日,美國司法部表態,北卡羅來納州的廁所法令違反了聯邦政府民權保護法,要求在5月9日前廢除法令,否則北卡羅來納州將面臨法律訴訟以及喪失數十億美元的聯邦預算經費。出身北卡羅來納州的美國司法部長林奇甚至表示,這項法令是「州政府支持的歧視」,讓她想起禁止黑人進入公共設施以及各州可以決定什麼人能結婚的年代。

北卡羅來納州並未屈服。5月9日,北卡羅來納州政府起訴聯邦政府以保護該州權益不受侵犯。北卡州州長麥克羅瑞指責聯邦政府正在扮演惡棍角色,試圖定義性別認同。

5月13日,在白宮的授意下,美國司法部和教育部聯合發布指導意見,要求美國所有公立學校可以按照學生選擇的性別認同對待他們,不需要學生事先做出醫學診斷,接受任何醫療,或拿出出生證明或其他文件。

奧巴馬政府的強硬立場推動「如廁之爭」進入新的高潮。5月19日,包括猶他州、西弗吉尼亞州、威斯康星州等11個州在得克薩斯州北部的聯邦地區法院對奧巴馬政府提起聯邦訴訟,以「毫無法律依據」和「引起全美小區運營方式鉅變「為由要求其撤回「指導意見」。

「還沒有聽到過哪一位華人家長公開支持」

在美國的華人對如火如荼的跨性別人群維權運動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據《世界日報》的報導,紐約華人社區的消費者對TARGET超市這一廁所新政感到震驚,不少人表示難以接受,更擔憂圖謀不軌者冒充女性闖進廁所伺機施暴。

家住舊金山灣區的董女士就表達了這樣的擔心:她強調自己並不是對同性戀或跨性別人群體存在偏見。但是, 「作為母親,我不能容忍自己的女兒和自稱女人的男孩共用廁所和浴室。這太尷尬和危險了」她說。

據董女士了解,她身邊在灣區的華人朋友中還沒有聽到過哪一位華人家長公開支持「男女同廁的」。在許多華人眼中,奧巴馬政府的教育指導意見就是鼓勵「男女同廁」。 這使得華人家長們更認同保守派人士的意見。

在社交媒體和微信朋友群中更可以感受到華人家長普遍的擔憂。在一個保護兒童婦女反同廁群中,一位群友稱:「男孩可以隨意進入女廁所,絕不是所謂的隨意的自由!這正是政府侵犯了公民的自由。千萬不要責怪自由本身!」。

一些華人甚至擔心,在公立教育系統推行允許跨性別人群自由選擇廁所的政策,容易造成對尚未形成性別意識的幼童的誤導。有家長在社交媒體稱:「(跨性別人自由選擇廁所)讓孩子混亂,從小就男女不分,陰陽不明……違反常識到了這種強加於人的地步,為人父母不可不防。」

與老一代相比,年輕一代的美國華人反而寬容得多,更容易接受允許跨性別人群自由選擇廁所的要求。

無法避免的視覺「男女同廁」

在一間女更衣室內,幾名身穿內衣的婦女驚慌地望着一名男士站在更衣櫃前換衣。而男士很淡定地說:「我也是女人」。一幅網絡上流傳的漫畫形象地描述了美國「如廁之爭」的焦點——如何在女性專有「領地」內保護她們的隱私與安全。

在許多人看來,即使心理性別再認同女性、從外表看還是男性特徵的人進入女性廁所或浴室也是荒唐的,令人恐懼的。

現實中,由於跨性別人士本身的願望,或變性手術的高昂費用與複雜性,絕大多數跨性別人群選擇保持現有生理特徵。根據美國一家同性戀和跨性別人權保護組織(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Transgender Equality and the National Gay and Lesbian Task Force)所做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6450名跨性別人士中少於25%的跨性別女人選擇變性手術;而選擇變性手術的跨性別男人不到5%。

在此情況下,允許或嚴格禁止跨性別人士按照性別認同自由選擇廁所、浴室和更衣室都可能出現「有趣」的情景:視覺上的「男女同廁」。

在北卡廁所法令之下,做過變性手術的跨性別男人只能進入和出生證明相符的女性廁所;而根據聯邦政府的指導意見,沒有做過變性手術的跨性別男學生可以和女生公用同一個公廁或浴室。

從美國媒體的報導看,反對跨性別人廁所選擇權的人士尤其反對跨性別人士進入女廁所和女浴室。他們認為如果允許跨性別人士使用心理認同的廁所,難保不會有一些性犯罪者或變態者自稱女性進入女廁所,實施犯罪。這將嚴重威脅到正常性別女士和女童的安全。

北卡羅拉納州州長麥克羅瑞一直用保護婦女和兒童來為廁所法令辯護。一位父親在對廁所法令的新聞留言評論說:「我有一個女兒。如果看到有男人尾隨自己的妻子或者女兒進入女廁所,我只好讓他滿地找牙了。」

「不要讓女廁所中出現男人」(No men in women’s bathroom)這一口號極具宣傳效果。2015年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市全民公決一項涉及到種族、宗教、性別認同等內容廣泛的平權法令時,反對者打出這一口號、抨擊法令有可能使得犯罪分子男扮女裝進入女廁所威脅到女性的安全,引起多數選民的共鳴,最終成功否決了這一法令。

為跨性別人群爭取如廁權的人士對這種說辭頗不以為然,他們認為這只是反對者的臆想。

首先,跨性別人群本身是弱勢群體,是性別歧視的受害者,在上廁所的問題上只有受欺負的份。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威廉研究中心做的一份調查,68%的跨性別人士在廁所裏受到過語言騷擾,9%的人表示至少經歷過一次身體侵害。

九年級學生Tehya Vining(左)和 Christian Jarboe首次Nathan Hale 中學的性別中立廁所內交談。
九年級學生Tehya Vining(左)和 Christian Jarboe首次Nathan Hale 中學的性別中立廁所內交談。

其次,沒有發現跨性別人士性侵害女廁中其他女性的案例。人們普遍擔心跨性別者對他人構成性傷害,但是在北卡州警方和政府有關部門表示目前沒有收到任何關於跨性別人士在公共衞生間實施性侵害的報案。至於進入女廁所的性犯罪者和性變態們,即使禁止跨性別人進入與出生證明性別不符的廁所,他們還是會實施犯罪的。

誰贊成?誰反對?怎麼解決?

「如廁之爭」與以往的同性戀人群平權運動不同,過往爭取同性婚姻合法性並不會直接影響到其他性取向的人群,因此即使不贊成的人也可以採取視而不見或隔岸觀火的做法對待。

但是,「如廁之爭」卻讓每個人牽涉其中,無法迴避。

根據近期路透社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美國民眾作為個體對這一問題反應不一: 44%的人認為人們應該按照出生證明的性別使用衞生間;39%的人同意跨性別人群使用他們認同的性別的衞生間。在年齡分布上:年齡在18-29歲之間的美國人以二比一讚同跨性別人使用他們所認同的性別的廁所,在60歲以上的受訪者當中,不贊同的比例是二比一。

不單單是政府間的權利紛爭,對於跨性別人爭取如廁權的單個案例,也要通過法院裁決是否合法。例如,弗吉尼亞學生Gavin Grimm訴訟學校對其使用男廁所存在歧視一案,美國西弗吉尼亞聯邦地區法院判決Gavin Grimm敗訴。2016年4月,美國聯邦第四巡迴上訴法院推翻原定判決,認為Gavin Grimm有權依照自己的性別認同選擇廁所。弗吉尼亞高中教育委員會則堅持繼續上訴。巡迴上訴法院審理此案的一名法官指出這件案子值得上訴到最高法院。

因此,美國媒體認為跨性別人群如廁選擇權的問題最終也會類似同性戀婚姻合法那樣,由最高法院一錘定音,消除爭執與不和。

需要承認的是,法官可以作出判決,但卻無法解決可能出現的生理性別相異的人們共用一個廁所產生的實際問題。如何才能夠既照顧多數人的如廁觀念又能夠滿足少數跨性別人自由選擇廁所呢?

有人建議,何不多修一些中性廁所?

中性廁所的支持者稱,中性廁所不僅僅解決了跨性別人群如廁的問題,還為那些需要協助孩子或老人前往異性廁所的人免除了尷尬;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能解決了男女廁所配置比例和如廁時間比例不均勻的問題。

但是中性廁所仍引起了一些保守人士的尷尬和抱怨。與不同性別的人士在公廁內比肩而坐(立),做他們認為非常隱私的事情,令人不爽,即使每個廁位是獨立的或者加裝了隔間。

如果將美國全部廁所改建成中性廁所,這個浩大的工程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對跨性別人群權利的保護也不能一蹴而就。在依然是兩性建構的社會裏,廁所不僅僅是解決生理問題的地方。公共廁所實行男女分廁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已經成為社會公認的常理。在這種既有觀念與跨性別人群權利之間尋求平衡,或許還需要更多的公共討論解決。

讀者評論 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其实解决方法没有那么难,跨性别的完全可以开特例,发放某种证明,也没多少人,何必搞中性厕所

  2. 解決辦法就是分別設立男廁、女厕、及中性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