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哈維中國演講 I:中國資本危機的空間轉移

中國這幾年的發展規模,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如果「空間修復」遭遇極限,又該如何應對由發展主義邏輯導致的危機呢?

林品

刊登於 2016-06-23

編按:2016年6月,著名地理學者大衞·哈維(David Harvey)應邀到訪中國,於6月7日到6月16日間在南京大學、山東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地演講。北京大學文化研究博士林品將原先刊在澎湃新聞的哈維講演摘要增補修訂,授權端傳媒編輯轉載。文分三篇,首篇討論中國城市化與資本擴張,次篇聚焦於資本主義核心邏輯,第三篇討論共享經濟與新的社會運動想象。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教授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今年80歲的大衛·哈維是紐約城市大學教授,以將政治經濟學批判和空間地理研究相結合而聞名全球。他曾經著有《新自由主義簡史》、《巴黎,現代性之都》與《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等著作,深入分析了當今世界所面對的經濟不平等、空間不平等和社會正義問題。哈維本人會如何評價當今的中國?這次的系列講座,正好回答這個問題。

哈維的中國行,頗似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他說自己正好有閒暇,就動身出發,來看看變化巨大的中國。十多天的中國之行,也沒有周詳安排。儘管在《新自由主義簡史》中,哈維已經把中國作為重要的分析案例,這卻是他第一次到訪中國北方。他和出租車司機攀談,了解農民失地情況,打聽城市規劃興建新城區的模式,更對山東煙台出產的「張裕」紅葡萄酒情有獨鐘。

這樣的行程,讓哈維得以看到中國社會的諸多有趣之處。不過他認為,雖然世界各地看起來很不同,我們依然能觀察到基本的共同點和結構──例如全球資本主義對鄉村和城市的普遍影響。他說,應把中國經驗放在這樣的普遍視角下觀察。

中國城市化的背景與隱憂

哈維在講座中指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帶來的成果和問題都十分巨大。而最集中的體現,就是中國的城市化。中國城市化速度和規模,都位居世界最前列,在取得了矚目的建設成就同時,也造成了許多必須正視的問題——如城鄉收入差距迅速拉大、自然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等等。

近年來,城市建設已經超過對外貿易,成為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因素。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嘯,嚴重剝奪美國中產階級,也相繼影響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市場的經濟體。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也陷入困境,引發大規模失業。據統計,2008年至2009年間,中國的出口部門大約損失了近3000萬個工作。

面對這場經濟危機,中國政府將「生產性消費」作為解決方案,動用閒置資本和勞動力,展開大規模基礎建設。高鐵、房地產等領域也獲得驚人的資金,推動又一輪大規模城市化進程。哈維認為:「這不僅對中國的宏觀經濟是一股強勁的刺激,也對全球資本主義產生了廣泛影響,那些為中國建設提供材料或技術的國家,經濟都得以迅速復甦。」

然而,由此造成的社會問題——如進一步加劇社會不平等、剝奪農村土地和農民工勞動力、滋長投機資本、生態環境惡化等等,都意味着「中國模式」的發展路徑,存在不容忽視的隱患和障礙。中國的經濟增長還能持續多久?這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哈維說,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通過重建巴黎來解決失業;二戰後,美國通過冷戰的軍備競賽和大規模郊區城市化(suburbanisation)消化過剩產能。中國如今在做類似事情,但規模要比當年的法國和美國更大。例如,中國在2011年到2013年這三年間消耗水泥65億5100萬噸,這比美國在整個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裏消耗的(44億500萬噸)還多。

他進而警告,無論是19世紀的巴黎改造,還是20世紀中葉的美國建設,最終都造成不良後果。而今日中國通過大量舉債來融資基礎建設,導致其債務和GDP比也已位居全球最前列。如何處理這些債務,成了嚴峻問題。好在,中國目前的債務主要是人民幣內債,而非美元、歐元的外債,這值得慶幸。若非如此,中國有可能落入希臘那樣的破產境地。

位於北京商業區的一個大型地盤。
位於北京的一個大型樓盤工地。

中國資本擴張的「空間修復」機制

哈維也強調,危機是可以在空間轉移的。當資本無法在一個區域實現積累和增殖時,它就要尋找另外一片區域,藉由多種機制來吸納和消化過剩資本。這種通過地理擴張和地理重構,來解決資本主義經濟體內部危機的動力學機制,被哈維稱作「空間修復」(spatial fix)。

哈維認為,今日的中國正在進行這樣的擴張——就像19世紀的英國、20世紀的美國,1960年代的日本、1980年代的韓國和台灣。

他以19世紀英國與阿根廷間的關係,闡述今日中國的角色。當時,英國貸款給阿根廷供後者修建鐵路;作為條件,阿根廷必須購買英國的鋼鐵和火車,以消化英國的過剩產能。而在今天,中國貸款給厄瓜多爾供其建設大型發電廠;前提是,厄瓜多爾必須要使用中國產的水泥,僱傭中國工人,以消化中國的過剩產能。

於是在哈維看來,今日中國所走的「不過是英國、美國、日本的老路,這是一條可以被稱為『帝國主義』的道路」。不過對哈維來說,「帝國主義」不必然等同於「殖民」,其關鍵在於資本擴張的經濟邏輯。

「空間修復」的動力學機制,將中國的過剩資本和勞動力轉到世界各地,在世界範圍內尋找能夠消化中國過剩產能的空間。哈維提醒聽眾思考:中國這幾年的發展規模,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如果這種空間修復遭遇極限,又該如何應對由發展主義邏輯導致的危機呢?

(林品,文化研究學者,現居北京。戴娜美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