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認為,所謂經典的最重要定義,便是它擁有能讓後來者重新演繹的無限空間。經典是否能永恆存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在不同的年代啓發不同的創作人,讓這些創作人根據各自背景和身處環境作出自己的表述。而我亦是一個從事創作的人,所以不斷尋找心目中的經典,然後受它們啓發,可說是我創作的方式之一。
因為自己創作的媒介主要為文字,所以經典文章便成為我重要的靈感來源。還記得2011年尾,廣州太古匯迎來第一家方所,我在這間書店邂逅了剛剛才於2010年發行簡體中文版本的《陰翳禮讚》,第一次領受日本唯美派大文豪谷崎潤一郎早於1933年發表的意識流作品,淡淡的文字如行雲流水,卻散發着綿綿不斷的振盪,影響深遠,一直延至今天。
其實2011年3月日本還發生了一件天災,之後一年的光景裏,我竟然是透過不同途徑接觸到《陰翳禮讚》。先是拜讀原著,然後陸續在不同的日本雜誌裏,見到重提這篇文章的價值觀和影響力。原來那年在天災過後,日本迎來能源危機,全國上下都在提倡節電,於是雜誌編輯們為了響應行動,更為了鼓勵讀者參與,於是紛紛以這篇經典為主題探索討論,重新認識日本傳統生活美學是如何在陰翳之中成就,彷彿在告訴讀者,其實開少一點燈都可以活得很好,既優雅又省電。
其實當年《陰翳禮讚》之所以成文,應該是因為那是日本正迎來西方生活文化衝擊的年代,作者看不慣這些西方發明如電燈泡或白瓷磚入侵日本民居,所以有感而發,一口氣把西方發明所代表的光明亮淨說成是膚淺表面沒有層次的,然後倡議日本傳統固有崇尚的陰翳為深度深入具有層次的生活美學。
《陰翳禮讚》當然亦有英文翻譯版本,但譯作《In Praise of Shadows》,那個shadows便和原文的「陰翳」的意境相差極遠了,起碼我所認知的陰影是由一個光線透不過實物而投影出來,陰影裏沒有層次,只有一片黑暗,但陰翳卻是陰暗裏有紋理有質感,甚至可能還散發着微弱的光芒,這才是其引人入勝之處。
但有時翻譯是不可能完全譯出原意,起碼讓外人明白到底在談甚麼方向的事情便已足夠了吧?而事實上,《In Praise of Shadows》在西方創作界,尤其是建築及室內以至家具設計界裏都非常有名,最近數年在受到《陰翳禮讚》的啓迪後,我便很喜歡在採訪這些界別的創作人時,特別問他們對這篇經典文章的看法,而絕大部份的設計師都看過並都能說出自己的看法,大都表示讚賞,可能因為其所象徵的審美觀和西方是完全相反的。
要簡單的闡述《陰翳禮讚》的主導精神,我們大可舉幾個作者在文章內具體比較的例子。首先便是他對電燈泡所帶來的電光很不習慣,反而更偏愛蠟燭火光的飄忽;跟着便是廁所應取木材捨瓷磚為主要建材,甚至馬桶如是,他喜歡歲月積累的痕跡所帶來的安穩感覺;還有門窗最好以紙製造,取其不會像玻璃一樣全盤讓光線猛灑進來,而是有着不可形容的過濾作用,令室內的光暗柔和適中;醫院一貫的白牆白床亦是他懷疑的設計,他希望日本能構思屬於自己的醫院色調,自然都以中間路線的曖昧為方向。
當然,文章裏還有許多更深入描述對陰翳美學的導賞和讚美,最好讓大家自行細味。而大家亦可能會問,一篇八十多年前撰寫的文章,其所主張的生活美學,我們如何在21世紀的今天重溫,甚或追隨?我認為這其實是生活態度的問題,試想我們現在身處的城市,每天都會接觸到無數光害,由搭乘公共交通時看到的地鐵或巴士站燈箱廣告,甚至大廈外牆的電視屏幕,再至人人低頭目不轉睛的手上電話屏幕等等,都是光害的源頭。事實上,城市人已很久沒有感受過漆黑一片的環境了,對夜空星光更是陌生。所以如果陰翳能在大家的生活態度或價值觀裏佔上一席位的話,相信對我們的生活質素肯定有所改善。
當然,大家又可能會問,有沒有具體一點的應用例子呢?2012年4月米蘭家具展上,我真的在意大利著名燈飾品牌Artemide的新品展覽裏,欣然看見日本設計大師三宅一生的工作室,為品牌推出以「陰翳」(IN-EI)為名的全新燈飾系列,共10款設計,從檯燈至地燈到吊燈等一應俱全,透過2D及3D數學計算方法構思,以品牌簽名式的摺疊概念設計(像我們的中秋節燈籠般),並以環保的PET膠樽(聚酯合成纖維)製造,得出來的是像日本傳統紙門帶有紋理的質感,透光但能以柔和的光氣場呈現,必然是受到《陰翳禮讚》的靈感啓發。
2016年是谷崎潤一郎130歲冥誕,在這個炎炎夏日,不妨來一趟經典閱讀之旅,以陰翳驅除燥熱的暑氣。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