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透過VR應用,進入梵高眼中的世界

刊登於 2016-06-08

戴上 VR 頭顯,與梵高相見。
戴上 VR 頭顯,與梵高相見。
在應用程式中,可看到梵高的房間。
在應用程式中,可看到梵高的房間。
向日葵是梵高的標誌畫作。
向日葵是梵高的標誌畫作。
在應用程式中,可看到梵高的房間。
在應用程式中,可看到梵高的房間。
在應用程式中,可看到梵高的房間。
在應用程式中,可看到梵高的房間。

娛樂平台 Steam 近日發布了一款虛擬現實應用《夜間咖啡館:用虛擬現實致敬梵高》(The Night Cafe: A VR Tribute to Vincent Van Gogh)。其開發者是美國紐約的遊戲製作人 Mac Cauley ,他試圖通過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技術,讓人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體驗荷蘭天才畫家梵高(Vincent van Gogh,又譯梵谷)的繪畫作品。這一新的媒介讓人們得以窺見通常在平面上看不到的細節,甚至能感受到梵高揮筆作畫時的情境。

《夜間咖啡館》帶給你沉浸式虛擬現實環境體驗,讓你直接地在梵高的世界進行探索。不妨花點時間,在三維空間裏欣賞他標誌性的向日葵,或者以另一種視角,在他作畫的椅子邊走一圈。

Steam 平台的介紹

該 VR 應用名稱中所指的《夜間咖啡館》(Le Café de nuit)是梵高創作於1888年的一幅名畫,目前被收藏於美國耶魯大學藝術畫廊。以這幅畫為基礎,這款 VR 應用構建了一個完全屬於梵高眼中的「現實」:你能通過梵高的「眼睛」清晰地看到人、夜空和其他物品——當然一切都是用梵高的筆觸來呈現;畫面中還嵌入了許多舉世聞名的梵高名畫元素——例如《星夜》、《向日葵》和梵高自畫像;應用還對這些畫中的燈光、蠟燭、影子等做了動畫處理,展示出梵高在作畫時對這些元素的獨到觀察。

這款應用也許能幫助世人理解梵高那些鬼斧神工的繪畫靈感從何而來。這種像看電影一樣的賞畫方式,此前也吸引了真正的電影界人士。在過去兩年中,120名畫家在波蘭的一個工作室中畫出了5萬6千張梵高風格的油畫,製作出世界上第一部人工手繪油畫電影《Loving Vincent》,來展現梵高的一生。這部電影將於今年下半年上映。

VR 這項能夠為用戶提供沉浸式體驗的技術,不僅吸引了遊戲開發者,也給電視直播、購物、教學、旅遊、醫療、新聞等領域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近期發布 VR 產業報告認為,VR 設備的普及率將如同智能手機自2007年開始那樣快速增長。

12
電影《Loving Vincent》每秒由12幅畫組成,即每秒12幀。

聲音

事實上,這部體驗的整個場景本身就是對梵高名畫《夜間咖啡館》的傾力重現,只不過這次我們不再是站在安全繩前遠遠遙望,而是身歷其境地感觸這位藝術奇人的卓越才華而已。

創見網評論

完美的體驗!如果我可以帶一本書進那間咖啡館,我應該會和梵高在那裏坐一整晚。

Steam 用戶 ImNoobCarryMe

他(梵高)説,我們只能通過畫畫來表達。正是這句話啟發了我拍攝這部電影。

梵高油畫電影導演 Dorota Kobiela

梵高的個人風格罕見地強烈,讓人能夠區分他和任何其他畫家。在成堆的畫作當中,我們一眼就能非常肯定地認出梵高的畫。

法國藝術評論家 Octave Mirbeau,1891

梵高

文森·威廉·梵高(荷蘭語: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有烏鴉的麥田》等,現已躋身於全球最廣為人知的藝術作品行列。梵高於1868年中斷學業,並於1869年7月在國際藝術品交易商公司見習。經歷了短暫的教職生涯後,他成為傳教士,向貧困的採礦工人傳教。直到大約27歲時,梵高才開始了畫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後10年,他卻創作了超過2000幅畫,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進行創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新印象派。梵高吸收了他們的鮮豔色彩與風格,創造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尤其是他待在法國阿爾(Arx)的那段時間,風格發展日臻成熟。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生前最後2年創作的,期間他深受精神疾病困擾,最終在37歲那年選擇自殺。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創見SteamPSFK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