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政府於去年3月和今年4月分別推出《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和《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計劃在2050年前實現成為「足球一流強國」的目標。
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教育部、體育總局和國務院足球改革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中國足球協會)於5月10日印發《全國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0年)》(下稱《規劃》),提出在5年內,讓全國足球場地數量超過7萬個,即平均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達到0.5個以上。根據官方數據,目前中國內地僅有1萬餘個合格足球場地,因此還需建設6萬個才能完成上述目標。
與此同時,中國足協於5月9日在官方網站發布了史上最大規模的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公告,擬聘職位達到22個,包括行政文秘、行政後勤、人力資源管理、資產管理、黨務紀檢和新聞管理等行政職位,以及競賽管理、技術發展、裁判管理、青訓、職業聯賽和俱樂部准入等專業職位。本次招聘將持續半個月至5月23日截止。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足球場地設施作為重要民生工程和中國足球振興的基礎性工程,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有效增加供給,增強公益性,提高可及性,為足球運動在全國蓬勃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1年還在擔任國家副主席時,就曾表示對中國足球的未來有3個願望: 男足代表隊再次打進世界盃、中國主辦世界盃,以及贏得世界盃。在他上台之後,中國政府便開始了一系列被認為是「大躍進」式的足球改革。
足球改革的量化指標包括:在2020年之前,全社會經常參加足球運動的人數超過5000萬人、全國足球場地數量超過7萬個;在2025年之前,全國共建成5萬所足球特色學校等。
本次發布的《規劃》是4月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出台後的第一個具體規劃,這一球場建設計劃的重點被放在學校和社區。根據《規劃》,2020年前,將修繕改造校園足球場地4萬個(包括小型足球場),實現每個中小學足球特色學校均建有1個以上足球場地,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均建有1個以上標準足球場地;將改造新建社會足球場地2萬個,每個縣級行政區域(除少數山區外)至少建有2個社會標準足球場地,有條件的城市新建居住區應建有1個5人制以上的足球場地。
官媒新華社評論稱,「能讓百姓在家門口踢上球,或許比國足打進世界盃更為重要」,並表示「不管是校園和社會場地的改造和開放,還是在住宅或公共區域新建場地,都離不開教育、規劃、國土和住建等部門的共同發力。」
就在足球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時,中國足壇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暴力事件。在5月11日進行的「足協盃」第三輪,武漢宏興隊主場負於江蘇蘇寧隊後,多名江蘇隊員遭到主隊球員瘋狂圍毆並受傷。
中國足協新聞辦隨後在官方微博表示:「中國足協對此高度重視,職業聯賽理事會執行局已立即啟動調查程序,將在認真調查後,依規進行嚴肅處理。」武漢市足協表示將配合中國足協對此事展開調查;武漢警方也已經介入此次暴力事件調查。
11日晚,武漢宏興隊發布官方聲明稱,「向中國足協和廣大球迷道歉,向蘇寧俱樂部及受傷球員道歉」,並表示將根據錄像進行核實,動手隊員將一律開除。
聲音
當前,我國正處於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時期,體育設施建設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科學規劃建設足球場地設施,有利於增加足球場地有效供給,夯實足球運動發展基礎,普及足球運動,提高足球運動水平。
當時在應聘前我就有了四五年相關商務開發的經驗,後來因為中超開幕時間推後導致這次招聘流程拖得太長,我就放棄了去足協工作。如果你不熟悉,怎麼來做這些?打個比方,俱樂部准入的工作,這是一項很複雜的事,如果沒有經驗,怎麼能做好?
我們是2004年開始轉型的,屬於城市近郊,以前就是種田的。我們是村集體轉型的企業,有600多個年輕人,年輕人多了就要讓他有一個娛樂的地方,說通俗點就是發泄的地方,足球是最好的發泄的地方。
黑社會一般的群毆事件,沒有出現在中超賽場,出現在足協盃賽場,首先說明的還是足協的失職。上至中國足協,下到地方足協。對於參賽球隊廣開大門不是問題,不審慎識別球隊身份、縱容魚龍混雜的局面,是大的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