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995年,台灣教育改革浪潮下,苗栗卓蘭山上出現了台灣第一所體制外中學:全人中學。這是一所標榜自由、反對權威、反對填鴨考試的學校。為了不讓下一代承受相同之苦,一群不滿體制教育的大人放棄原本安穩的人生,開啟實驗教育之路,尋找另一種教育改革的可能。作者劉若凡,是全人中學第一屆學生。雖然後來回到體制內學校,但這段受教育經歷,對她的成長有重要影響。長大後,為追尋自己成長的祕密,她重返全人中學展開研究,以大量的田野訪調與資料蒐集,爬梳全人20年來從違法設校到合法立案,實踐自由教育的歷程。
成為你自己,是自詡開明的家長、教育者最常說的話。如何成為自己?可以成為怎樣的自己?這本書揭露了理想教育的艱難。書中呈現的不是體制外教育的天堂,而是一群懷抱理想的教師,他們的挫折、矛盾與焦慮,以及一群在自由教育成長的學生。他們如何與大人衝撞,在說理、吵架與妥協的過程中,「成為他自己」。
自由是有邊界的。但這邊界絕不是一條整齊劃一的直線,而是曲折模糊,在學生和老師的一次次互動中產生的。全人中學的故事,是台灣教育改革的重要路標,更是值得所有關心教育者、受教育者值得一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