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櫻花季,和服的正確打開方式你知道嗎?

大概滿街穿和服的遊客,在日本人眼中都是一個個行走的bug。如果和服能穿得正確,在日本的體驗無疑錦上添花。

特約撰稿人 薩庫拉

刊登於 2016-04-01

2014年6月22u001b日,日本姬路,一名日本女孩u001b穿上浴衣參與姬路城的夏日浴衣祭。攝:Buddhika Weerasinghe/GETTY
2014年6月22日,日本姬路,一名日本女孩穿上浴衣參與姬路城的夏日浴衣祭。

日本是個全民處女座的國度,對細節的強迫症滲透進民族的血液,代表之一便是和服。和服最重視「TPO」(Time、Place、Occasion),不同的時間場合要求不同的種類、花紋、顏色,再配上與之呼應的半衿、腰帶、結法、帶締、帶揚、木屐……各種專有名詞足夠編本字典,年輕一代的日本人也未必能搞得清楚,遊客更是大寫的暈菜。

還記得第一次在京都穿和服,後背因為層層捆綁的腰帶而挺直,窄小的裙裾限制下只能邁碎步,端莊得陡然變了一個人,彷彿走在小津的電影裏,自我感覺良好。卻路遇幾個日本婆婆,一邊討論着什麼一邊熱情地向我伸出手──原來我的羽織(和服外套)蓋住了和服領子,她們仔細幫我整理,直到露出後領的曲線──和服之美首先便是露出脖頸。從小津電影打回遊客原形的我忙不迭地道謝,感覺就地上了一堂文化課。原來,強迫症的同義詞其實是:講究。

有藝伎去世的時候毫無一分儲蓄,卻剛剛訂做了一套嶄新的和服。這份「講究」,真是令人望塵莫及。

另外一堂關於「講究」的文化課,則是初夏時參加祇園放生會。往白川里放生小魚的兩位舞妓穿着華美的振袖,那是未婚女性最正式的服裝,長長的袖擺垂下,一位的圖案是杜若,另一位則是紫陽,皆為當季盛開之花,高級得不動聲色。

要知道日本四季分明,對自然更替格外敏感,和服上的花鳥蟲魚都講究對應的時令:一月的生肖和松竹梅預兆吉祥,二月是椿與蘭,三月櫻花當仁不讓,四月牡丹花團錦簇,五月杜若與紫陽,六月螢火蟲點點,七月屬於金魚和花火,八月則是芒草和向日葵,九月可選大雁或者秋月,十月有紅色的楓葉和金黃的銀杏,十一月柿子累累,十二月則是雪與水仙的世界。

一套和服動輒上萬人民幣,對於藝伎和舞妓來說,和服是最大的開銷,為了置辦覆蓋各個季節的行頭,需要花費大筆金錢,有時還得以負債購買和服的方式開始她們的職業生涯,甚至有藝伎去世的時候毫無一分儲蓄,卻剛剛訂做了一套嶄新的和服。這份「講究」,真是令人望塵莫及。

不能因為有遊客這道護身符就放棄對自己的「講究」。就算是扮演大和撫子,也要有演員的自我修養。

不由想起我的四次和服體驗,只能算是勉強過關。第一次是十一月賞楓,抓住秋天的尾巴穿了菊花的圖案;第二次是四月賞櫻,剛好最喜歡的那件和服上粉櫻朵朵;第三次是七月穿着薔薇紋樣的浴衣參加花火大會,好在和服對應的是日本古來植物的花期,薔薇是西洋品種,不受此規矩所限;最後一次則是冬天穿了一身四月的牡丹去看雪,安慰自己「反正只是遊客」。

這般自我開解的肯定不只我一個。大概滿街穿和服的遊客,在日本人眼中都是一個個行走的bug。就連我這個門外漢也錯愕地見過身穿和服腳踩皮靴的姑娘,牽着孩子揮舞振袖的母親。痛定思痛,不能因為有遊客這道護身符就放棄對自己的「講究」。就算是扮演大和撫子,也要有演員的自我修養,如果和服能穿得正確,在日本的體驗無疑錦上添花。

圖為日本京都的年輕藝妓在表演茶道前,在庭園中欣賞錦鯉。攝:Junko Kimura/GETTY
圖為日本京都的年輕藝妓在表演茶道前,在庭園中欣賞錦鯉。

以正在進行時的櫻花季為例,賞櫻是日本人每年的盛事,谷崎潤一郎《細雪》裏的四姐妹提前一個月就開始籌劃,「暗地裏準備到那時穿什麼羽織、系什麼腰帶,甚至穿什麼長襦袢(貼身襯衣)了。」遊客雖然沒有她們名門望族置辦和服的條件,但也有避免出錯的小秘訣。圖案的最佳選擇當然是櫻花,也可以是春意盎然的蝴蝶、報春花、油菜花、梔子,如果和服體驗的店家無法提供,那就不如避免季節性明顯的圖案,改穿素色、小紋或者幾何紋樣,足以應付日常的場合。然後再在細微處跟賞櫻呼應,比如有櫻花暗紋的半衿(和服底下露出的領口部分),櫻粉色的腰帶,櫻花樣的頭飾,都是「講究」的點睛之筆。

腰帶、帶板、綁帶,一層層解開,感覺白天看的櫻花從和服裏掉落下來。雖然身體告別束縛獲得自由,心卻好像還留在了和服包裹的溫柔中。

穿好和服以後,漫步櫻花樹下,大概比便裝更有人花合一的感覺。尤其風起時,花瓣落在和服上,跟花紋交相呼應,美不勝收。虛無的谷崎潤一郎在《細雪》裏寫,「櫻花花瓣掉落悅子衣袖花紋上的那種風情,不假雕琢地顯出春天即將逝去的惋惜心情。」而《後撰集》的古歌就相對積極多了:「願將大袖遮天日,莫使春花任曉風。」舉起和服袖子為櫻花擋住拂過的風,用相機定格這一刻,應該是再美好不過了吧。

而到了一天結束該脫下和服的時候,多少會對它有些念念不捨。杉田久女有俳句雲,「觀櫻歸來,輕解纏腰錦裳帶,多姿多彩。」腰帶、帶板、綁帶,一層層解開,感覺白天看的櫻花從和服裏掉落下來。雖然身體告別束縛獲得自由,心卻好像還留在了和服包裹的溫柔中。

這麼想起來,好像更能理解那位去世前還用全部儲蓄訂做和服的藝伎了呢。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