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陳偉信:布魯塞爾, 歐盟反恐錯誤的縮影?

歐盟要有效處理恐怖主義的威脅,單靠提升情報管理能力,甚至強化跨歐洲刑事執法,仍不夠完善。

陳偉信:布魯塞爾, 歐盟反恐錯誤的縮影?
2016年3月22日,比利時布魯塞爾,警察於爆炸發生後,在最大火車站布魯塞爾南站站崗。

布魯塞爾22日的襲擊再次為歐洲響起警號。機場及鐵路站發生的爆炸造成至少31人死亡,超過270人受傷。事後國際政壇及媒體對比利時反恐政策大肆抨擊,以色列的情報部長Yisrael Katz直言,比利時社會只顧享受生活;法國財政部長Michel Sapin 則稱,比利時政府在反恐問題上思想幼稚(naivety)。

無疑地,比利時政府在事件處理上有極大的改善空間──包括在追捕 Saleh Abdeslam 時,竟花了四個月,仍不知道他從來沒有離開過莫倫貝克(Molenbeek)地區;在這次恐襲發生前,忽視來自土耳其,指證兩名涉事者哈立德(Khalid el-Bakraoui)及易卜拉欣(Ibrahim el- Bakraoui)為危險的恐怖分子的情報。

然而,布魯塞爾在反恐上所面對的問題,實際上不過是歐盟問題的縮影。假如內政部長Jan Jambon及司法大臣Koen Geens 需要為事件負責而請辭(已獲慰留),也許歐洲各成員國的領袖也應請辭,為歐洲今天的反恐困局負起責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