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Apartamento:高唱反調的非主流室內設計雜誌

堆滿衣物的古董沙發、遍佈皺摺的床單、披着邋遢睡袍的作家⋯⋯這才是讀者想要看的、真實的居家與人生。

刊登於 2016-03-18

房子亂了點、地板髒了點,乍聽之下好像不足為奇,然而,西班牙室內設計雜誌《Apartamento》走的路卻是大大地與主流室內設計雜誌「唱反調」,違反同類型雜誌一直以來的美學觀點。

說起在這之前的室內設計雜誌,我有着近身觀察,不論是《Casa BRUTUS》、《INTERNI》、《Elle Decor》或《Frame》,訴求的讀者雖不盡相同,有一點卻有志一同,就是雜誌內頁取景的房子絕對是美崙美奐、乾淨整齊,照片中的屋宅彷彿還殘存剛裝潢完的油漆氣味,卻少了人的氣息,這樣的拍攝風格,確實蔚為風潮好一陣子。

碰!直到2008年4月《Apartamento》的出現,在雜誌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翻開雜誌內頁,凌亂房子的一角、朋友湊巧登門拜訪、看來等待照顧的植物⋯⋯這些用鏡頭捕捉的生活場景,讓人們最真實的一面無所遁形,甚至透過空間細節展露無遺,儼然成了《Apartamento》的革新精神:「一本記錄日常生活的室內設計雜誌」(an everyday life interior magazine)。

沒人料想的到,《Apartamento》這本在視覺創意上完全跳脫主流市場的雜誌,策略竟然奏效,就連創辦人兼藝術總監Omar Sosa也大感意外。首先是前3期雜誌迅速銷售一空,第4期雜誌獲得英國D&AD設計大獎的「黃鉛筆獎」(Yellow Pencils),英國《衛報》更在2012年評論它為「引領全球潮流的室內設計雜誌」。它以特立獨行的風格走出自己的路,近至在柏林、倫敦、紐約大城熱賣,遠則銷售到黎巴嫩、肯亞、中國、台灣等地,全球一共45個國家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Apartamento》藝術總監Omar Sosa:「我們在意的是人,因為是人讓居住的空間變成真正的家。」照片提供: 雜誌現場
《Apartamento》藝術總監Omar Sosa:「我們在意的是人,因為是人讓居住的空間變成真正的家。」照片提供: 雜誌現場

《Apartamento》為何選擇大唱反調,提倡不同的美學思維,其實可追溯至西班牙的房地產泡沫化。買房曾經是西班牙的全民運動,一年有超過80萬間新屋落成,房價雖然居高不下,借貸卻易如反掌,銀行甚至祭出120%至150%貸款,根據歐盟統計局統計,截至2011年,西班牙全國住宅自有率為82.7%,遠遠領先義大利的72.9%、英國的67.9%、法國的63.1%與德國的53.4%。

當時大眾熱衷信貸買屋,藍領工人刷卡購屋,中產階級家庭則不惜舉債,也要替孩子買個安身立命的居所。《Apartamento》雜誌的藝術總監Omar Sosa也身處其中,當時27歲的他,才剛出社會,做着第一份平面設計工作,他的父親提出幫他付頭期款買下人生第一棟房子的想法,他自然樂意接受,並積極地尋找人生第一間公寓。

Sosa決心從室內設計雜誌著手研究,期待找到一些參考依據,讓他順利購得夢想之屋。然而室內設計雜誌千篇一律的家居樣貌,搭配着昂貴的設計師傢俱,讓Sosa意識到雜誌所鼓吹的幸福家居,一般人根本負擔不起,他不禁開始質疑起「完美無瑕的華宅」與現實間的差距,也苦思「真實的家該有的樣貌」。

沒多久,房地產泡沫化旋風式地戳穿西班牙的購屋神話,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就此失業,銀行也陷入呆帳風暴,失業的人付不出信貸,全民購屋熱潮瞬間成了全民夢靨。Sosa的購屋美夢雖沒成真,卻讓他走上創辦《Apartamento》雜誌之路。

在此之前,Sosa不過就是個剛從學校離開沒多久的毛頭小子,擁有幾年設計經驗,當然也曾獨挑大樑設計書籍雜誌,卻從未有過主宰一本雜誌生死的經驗。滿腔熱情的他,對於將要一展抱負自信滿滿,創辦一本獨立雜誌的念頭更是蠢蠢欲動。

Sosa的想法很快獲得攝影師Nacho Alegre的大力支持。Alegre因攝影工作經常東奔西跑,來往不同城市,四處借住朋友家沙發,促使他有意無意地記錄起他人的生活空間。他對於一個家該有的樣子,與Sosa的想法不謀而合,加速催生了這本雜誌。

設計:Tsengly / 端傳媒

我和Sosa第一次見面,是在2014年的夏天、《Apartamento》創刊的第7年,雜誌的印量從第一期的5千本,加印到現在的50萬本。當時我從台灣飛到西班牙,找到工作室座落鄰近的格拉西亞大道(Passeig de Gràcia),也是巴塞隆納最著名的一條大道,現代主義建築師高第(Antoni Gaudí i Cornet)、蒙塔內爾(Lluís Domènech i Montaner)、卡達法爾克(Josep Puig i Cadafalch)作品全集中在此。《Apartamento》辦公空間則在距離這條大道幾條街區的位置,一棟摩登現代的大樓裡。

一頭捲髮、濃眉大眼的Sosa首先來應門,掛著露齒微笑的他,緩和些許採訪前的緊張氣氛,他也體貼地帶著我參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開放式辦公空間。

近30坪大的空間內,裝飾簡單,白色浮雕天花板,吊掛顆大尺度的白色燈籠,一面牆壁展示了《Apartamento》雜誌與各式客戶合作的特刊,其它三面牆則分別掛了幾幅曾在雜誌內出現的攝影特輯海報,整間辦公室最多彩之處則是地板的地磚,三種花色相異的西班牙式地磚將辦公空間一分為三。

一眼望去,清一色是25至35歲的年輕男女,不時討論,不時埋首電腦前,更不時傳來嘻笑聲,空間氣氛活絡。忽然間,Sosa回頭問了我一句「這裡是不是比你想像中的小很多」,我則搖搖頭回答他說:「這空間長得就像《Apartamento》雜誌內會出現的空間一樣,很有自己的味道。」

Sosa領著我走回入口處的會議區,他率先談起草創雜誌時期的有恃無恐,創刊號的發表大膽地選擇在義大利米蘭家居展會場,團隊上下所有人對於沒有大品牌撐腰,又沒有潮流名人的居家訪談忐忑不安,「盡是些對抗/遠離主流、顛覆市場的內容,我們一度懷疑這樣的雜誌,誰會想花將近20歐元購買。」

「反應竟出人意料地熱烈」,Sosa接續描繪《Apartamento》是如何在米蘭發表會上一戰成名,被會場上一字排開極簡整潔的型錄包圍,《Apartamento》那毫無秩序可言的美感──凌亂不堪的沙發,一旁地上還堆滿參差不齊的雜誌、書籍封面,在會場上顯得特別突兀,卻也意外吸睛。

《Apartamento》不僅成功搶下設計殿堂眾人的目光,更帶來燈具大廠FLOS、塑膠傢俱品牌Kartell、Vitra等大廠牌廣告,等於是替雜誌打了一針強心計,成為強而有力的背書。

義大利自由記者Marco Velardi在此時正式加入團隊,掛名總編輯,版權頁從此多了一個米蘭辦事處。Velardi的加入,對《Apartamento》等於如虎添翼,更豐富了《Apartamento》採訪海外選樣,讓讀者看盡郊區、離島、洞穴、海上等各式住宅,採訪的國度也遠及墨西哥、南非、敘利亞、泰國、日本,間接地呈現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

有趣的是,《Apartamento》總會有意無意地拜訪一些難以研判美醜的住家或工作室:無論是只出現保麗龍道具、裝着凌亂衣服行李箱的義大利殭屍情色片工廠(The Zombie Porn Factory);或者敘利亞歌手Omar Souleyman空空如也的家,裏頭只有一台電視機、掛鉤吊起的外衫;以及不知名的紐約女孩,穿着50年代款式的內衣褲大方入鏡的家居照⋯⋯這些都讓《Apartamento》多了幾分「cult film」才有的惡品味或惡趣味,也讓英國《衛報》以「cult magazine」來定義它。

今年高齡81、南非籍的藝術家埃斯特.瑪蘭久(Esther Mahlangu),過去曾加入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羅伯特.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為BMW Art Car藝術展繪製車體而聲名大噪。當《Apartamento》團隊跋山涉水來到離南非約翰尼斯堡三小時車程的郊區拜訪她時,才發現瑪蘭久的作品,跟她所居住的傳統部落恩德貝勒族(Ndebele)房子外觀如出一轍。

瑪蘭久頸上套着重達數十公斤的銅圈,披着色彩鮮豔的毛毯入鏡,暢談多年前法國藝術策展人的意外上門,讓她在50歲以後有了第一次踏出家門外的經驗,聊起遊歷過不同國家,如何以馬糞取代牛糞作畫,也聊起就算繞了世界一圈,家還是她無法離開的溫柔枷鎖。

Sosa說,每半年出刊一次的《Apartamento》喜歡探訪像瑪蘭久這樣有趣的受訪者,舉凡藝術家、音樂人、創作人、演員等,雖然鮮少是讀者能一眼認出的人物,最後卻一個個成了雜誌收集到的珍奇異寶。

然而,就算是採訪到國際知名藝術家、創作者,《Apartamento》也能讓他在鏡頭前卸下武裝的一面。Sosa自豪地說,當別的媒體在採訪新專輯發表或是新設計登場,我們則進到受訪者的家,貼近他們生活,你會知道他下不下廚、煮不煮飯,或者是廁所平常的樣子,這是他最愛的一點,「重點是你可以從廚房、家具、所有細節去看到這些人的生命。」

美國藝術家雷蒙德.帕迪伯恩(Raymond Pettibon)便曾裸着上身、拿着球棒,任由一歲半兒子指着他的肚臍入鏡。這位曾替美國知名樂團Sonic Youth、Foo Fighters繪製專輯封面的藝術家,在流行文化中擁有巨大影響力,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倫敦泰德畫廊和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也都藏有他的藝術作品。

每半年出刊的《Apartamento》喜歡探訪有趣的受訪者,即使鮮少是讀者能一眼認出的人物,也一個個成了雜誌收集到的珍奇異寶。照片提供: 雜誌現場
每半年出刊的《Apartamento》喜歡探訪有趣的受訪者,即使鮮少是讀者能一眼認出的人物,也一個個成了雜誌收集到的珍奇異寶。照片提供: 雜誌現場

《Apartamento》前進帕迪伯恩的住家,看見四處任意放滿玩具卡車、懷舊棒球手套及法國吸血鬼電影海報。訪談中討論他對棒球的瘋狂執著,但因無法忍受球場噪音從未親自到棒球場觀賞賽事,矛盾的是,他卻經常到演唱會現場聆聽演出,言談間讓人見識到藝術家的「異於常人」。

除了雷蒙德.帕迪伯恩,插畫界的傳奇大師鮑伯.吉爾(Bob Gill)、瑞士作家Nanos Valaoritis、義大利家具設計師恩佐.馬俐(Enzo Mari)也都曾在《Apartamento》雜誌受訪之列,細數這些年過半百的老前輩,Sosa開玩笑說,「我們最近才統計出多數採訪對象是超過50、60歲以上的老人,前提是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房子。」

撇開玩笑話,他認為這些閱歷豐富的人,才是吸引《Apartamento》團隊登門採訪的真正原因,「加上採訪年紀大的人更容易,他們知道如何應付採訪,也能更放鬆地說出更多有意思的故事。」這也正說明《Apartamento》的故事源頭,經常是有趣的人,大過空間的逸趣,「我們在意的是人,因為是人讓居住的空間變成真正的家(it's people who make a house a home)。」

事實上,在《Apartamento》刊登的家居案例,不見得每一回都是首度曝光。例如美國演員克洛依·塞凡妮(Chloe Sevigny)的紐約公寓,便曾於2004年9月登上美國老牌設計雜誌《House and Garden》,2009年的10月才見刊於《Apartamento》,前後間隔五年出版的兩本雜誌,雖意外取了不少相同角度,卻拍出異樣風景。

結合時尚、建築、飲食等主題的設計部落格Cupcakejunky,便將兩篇報導的照片做了簡單的陳列比較。仔細端倪《House and Garden》刊出的照片,克洛依的公寓看來窗明几淨,藤蔓、花朵滿佈的壁紙,加上裝飾藝術時期的復古傢俱,十足的鄉村風格,床邊的吉他及瑣碎物品被收拾得一乾二淨,像是一個條理分明的人的住家。

同樣的場景放到《Apartamento》,昏黃燈光讓公寓內多了分紐約東村情調,同樣的房間,鏡頭卻多帶到堆放凌亂衣物的古董沙發,廁所馬桶上一幅骷髏頭的炭筆畫,同樣的鄉村風格圖騰印花床單上,則多放了一枚老虎圖騰的抱枕,再加上克洛依本人長髮甩到一側入鏡,眼神中流露出些許狂野。

哪一種版本比較貼近真實,相信人們心中自有定斷。

《Apartamento》的視覺獨到之處,不僅僅來自採訪內容,也來自編排功力。知名雜誌平台組織magCulture創辦人Jeremy Leslie便曾在其著作《The Modern Magazine》一書中分析《Apartamento》的視覺構成:圖片編排總是讓影像占據最大核心,沒有標題超過60point大小,不管再小的圖片也選擇置中,這些原則加起來,便創造出一種獨特的編排美學。

前述種種視覺上的創新,大部分得歸功於Sosa。此外,他對於室內設計推薦新品的攝影編頁,也有一套自己的詮釋。他將各家玻璃水杯排列成各種星狀,再由俯角往下拍攝;將木頭建材排列成報表上的圓餅圖、曲線走勢圖及折線圖等;或將不鏽鋼的茶杯、茶壺、打蛋器等組合成機器人。他刻意去物質化,賦予物品新的靈魂,讓商品不再只是一個個待價而沽的物品。

《Apartamento》各方面的完備,到第4期已臻成熟,這一點同時展現在經常被忽略的書背設計上,從這期開始,雜誌的書背資訊被黑白相間幾何圖騰取代,Sosa說,「這樣的圖騰設計會讓收藏雜誌的人想要把它同時並排放置,而且可能是在他們書架上最重要的位置。」

《Apartamento》位於巴塞隆納的辦公空間。照片提供: 雜誌現場
《Apartamento》位於巴塞隆納的辦公空間。照片提供: 雜誌現場

《Apartamento》影響的不只是專業讀者,還儼然成為家居設計類雜誌的一股新風潮。2014年創刊的英國設計雜誌《Dirty Furniture》,正是深受其影響的例子之一,該雜誌以「當設計離開展示間」為主題,探討如沙發、桌子、馬桶、衣櫃、電話、床等最終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封面照片則呈現出噴灑的油彩正要碰觸到沙發的瞬間。

《Dirty Furniture》在創刊號的文章中,這樣推崇《Apartamento》雜誌:「2008年問世後,過去看是前衛顛覆,現在則蔚為一股風潮,幾大傢俱展上也開始出現以『真實生活』這類字眼行銷傢俱及品牌的現象。」

創意及創新,原來就是雜誌媒體原來該扮演的角色,這一點卻在主流媒體追逐廣告及銷量後逐漸消逝;《Apartamento》則再次讓人見識到創新的魅力,因而成為許多獨立雜誌後起之輩的表率,證明走在時代前端而非盲目從眾,才能突破重圍。在此之後,獨立雜誌在歐陸世界如雨後春筍般降生,恐怕也是《Apartamento》影響力最好的證明。

七年過去,《Apartamento》仍亟欲思動,不斷尋找新的故事,為此,《Apartamento》團隊保持米蘭與巴塞隆納兩座城市的工作室,增加第三處紐約,Sosa經常在兩地往返,偶爾飛到彼此的城市,相互交流刺激,完成這本跨城的雜誌工作,雜誌散發出的活力與刺激,迄今仍令人讚嘆不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