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6部電影談論女性的可能與不可能

關於女性、電影和社會,我們究竟還能說些什麼?

端傳媒記者 馬璐瑤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03-09

又是電影迷的忙碌季!歐洲電影節(2月26﹣3月11)漸到尾聲,同時伴隨着奧斯卡的閒聊八卦,接着是每年的重要戲碼國際電影節(3月21﹣4月4日),隨之陸續到來的是去年首次舉辦的愛爾蘭電影節(4月6日﹣4月10日)以至年齡已逾50的法國電影節,今年還別忘了電影資料館4月份推出的「新藝城」專題,可以在大屏幕上重溫《倩女幽魂》、《阿郎的故事》以致《海灘的一天》。

在這大大小小的影展紛紛到來的期間,還有由「女影香港」籌辦的香港女性電影節(3月6日﹣3月27日)。「女影香港」由一群致力推廣女性電影的年輕學者及電影工作者組成,其總監黃鈺螢表示,香港各種電影節雖多, 卻少有電影節在選片以性別平衡作為關注重點,而她想指出的是,「『我們』,國語拼音是『wo-men』,剛好是英文字 women 眾女人的意思,這會不會是剛好就說明了,女人的事,其實是眾人的事?」

以下挑選6部在女性電影節上放映的片子,其中不少是香港首映,聽他們給你講講:關於女性、電影和社會,我們究竟還能說些什麼?

金門銀光夢

香港時間2月29日剛剛結束的奧斯卡又一年被詬病為又白又充滿着男人的地方。很多人或許想問:那第一位走進荷里活的華裔女導演會是誰呢?目前來看答案是1914年出生在美國三藩市的伍錦霞,人稱「霞哥」。從1935年到1949年,她分別在美國、中國、香港、夏威夷等地拍攝電影,講述不同背景的人走到一起的故事,也講述女性參與戰爭與男人並肩救國,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在哪裏拍攝的電影,她的作品都是用廣東話作為語言。

女性紀錄片導演兼學者魏時煜用了三、四年的時間,追尋着霞哥的人生軌跡,從三藩市到荷里活,再到香港最後去到美國紐約,訪問到所有可能和她有關係的人,看在複雜的中美關係中她如何展開自己的人生,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如何過着公開的女同志的生活,力圖從工作和私生活多角度描繪出一個伍錦霞。

導演:魏時煜

連結:http://www.reelwomenhongkong.org/#!golden-gate-girls/b4hq6

苦楚我名

2015年美國最高法院承認了同志婚姻合法化,為同志平權運動帶來了新的希望,而在這部紀錄片的發生地烏干達,同志還面臨着生死的威脅。同性戀在這裏被視作從非洲以外的地區感染上的疾病;同志們被視作強姦犯;一些當地人會自發的貼出受嫌疑的同性戀者的照片,提醒周遭人警惕他們的存在;從2009年開始政治家們就在申請通過條例逮捕那些沒能在24小時內舉報同性戀者的市民,囚禁三年,並將同性戀者判無期徒刑。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一群同志們站出來參與社會運動,抗議那些反同條例。其中一位叫 David Kato,是烏干達第一個公開稱自己為同性戀的男人,然而他在影片拍攝的過程中,2011年一月,被亂棍打死,年僅46歲。如果影片的開始還在追求新聞紀錄片工作者自我抽離,盡量客觀的準則,採訪雙方的意見,當 David 死後,影片就沈浸在無法脫離的震驚與悲傷中。

導演: Katherine Fairfax Wright, Malika Zouhali-Worrall

連結:http://www.reelwomenhongkong.org/#!call-me-kuchu/rlbe8

女孩夜半不回家(香港首映)

這部影片或許是本次展映電影中最負盛名的影片之一。它入圍過辛丹斯電影節,在都柏林國際電影節榮獲最佳攝影獎,在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贏得特別評審團獎等。

影片講了一個吸血鬼女孩如何在和人類男友的關係中迷失、糾結。在虛構的城市「 Bad City 」裏,女孩總是穿着一身黑袍,戴着黑色的面紗,像鬼魂沒有腳地飄移着一樣,每晚遊蕩在街道上。面對着對她別有企圖的男人,她會露出自己的一對尖牙。面對着自己的男友時,她則會脫下頭巾,逃避清規戒律。

影片導演 Ana Lily Amirpour 是伊朗裔美國人,出生在英國,成長並定居在美國。和她的背景一樣,這部電影也充斥着各種混雜與邊界之間的感覺。「 Bad City 」這座城雜糅着美國和伊朗兩地的文化特徵,像是設定在美國,也可能是在伊朗;電影對白上採用波斯語,也穿插着默片的鏡頭語言;就連電影類型也遊蕩在驚悚片與喜劇之間。這濃郁的魔幻性色彩讓人不禁好奇在以男人為主導,屍體橫街,已經不在正常運作的城市裏,摘下黑袍與面紗後的女孩是什麼樣子,她的那對吸血尖牙是否只是用來傷人。

導演:Ana Lily Amirpour

連結:http://www.reelwomenhongkong.org/#!a-girl-walks-home-alone-at-night-/j67zl

5個尋死的女子(香港首映)

5個尋死的女子並不是完全陌生的5個女子的故事,而是關於「我」和「我」的精神疾病的故事。「我」那生育了八子的祖母,當藝術家的表親,有野心的學生表親,內向的音樂老師表親和我,我們都是瘋子。這個世界是瘋狂的,戰爭、生育關係和金錢交易⋯⋯他們充斥在「我」的腦中,擾亂着「我」的思維。但當我回看「我」這4位親戚,她們都被抑鬱症纏身,邁向絕望與死亡,「我」不禁想問是這個世界瘋了,還是「我」家族遺傳的幻想症讓「我」無法保持冷靜清醒?

這部動畫自稱是介紹抑鬱症的搞笑電影,用紙糊工的停格動畫( papier-mâché stop-motion )和手繪卡通兩種技術搭配,把頭腦內的瘋狂世界具象化。影片中「我」的祖母和具有超凡魅力卻一事無成的企業家祖父結婚,但在婚姻中她只能感覺到逐漸衰敗的自我。這種自我認知在具象化後變得那麼真實,讓家族中一系列的痛苦掙扎和自殺行為得到解答。答案可能是她們家族的基因,也可能是像基因一樣代代流傳的社會規則。

導演:Signe Baumane

連結:http://www.reelwomenhongkong.org/#!rocks-in-my-pocket/gyhm3

時尚不言休(香港首映)

攝影師 Ari Seth Cohen和他的博客「 Advanced Style 」名噪一時,因為他關注了紐約時尚圈不會關注的一批人--50歲至死亡這個區間的女人。他走在紐約的街道上,為打扮時尚出眾的50歲以上女人們拍照,於是他的博客火了,出了一本書,還誕生了這部紀錄片。片子主要圍繞7位女性,從62歲到95歲,她們穿着精心搭配的衣服,戴着誇張的首飾和自信的笑容走進時裝周,沈醉在閃光燈中。

看着她們,我們的第一個想法大概會是反對年齡歧視,畢竟紐約時尚圈從來不關注50歲以上的人也是事實。認為年紀大了就會落伍於時尚自然不對,但看着影片反而會想,是否只有當她們穿得出位、奪人眼球我們才會注意到她們的存在?影片雖然沒有對年齡歧視的問題做更多的討論,但讓我們認識了7位非凡的女性,它沒有向我們提供任何答案,卻提出了這個問題。

導演: Lina Plioplyte

連結:http://www.reelwomenhongkong.org/#!advanced-style/lzpib

她非它

上一部電影剛提出女人的美是否可以超越年齡,這部電影就來討論美之於女人是什麼。的確,隨處可見的減肥瘦身廣告牌,和修圖軟件裏的「瘦臉」功能,每一項似乎都在提醒我們,「瘦」是女人美的最重要標準,而「美」是女人生存下去最重要的法寶。街頭巷尾的時尚硬照裏女人也多以性感,被男性主導的形象出現。影片中引用的資料說:90%的厭食症患者是12到25歲的女性;50%的香港中學生遭遇過性侵犯。這之間是否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是影片對每個人提出的疑問。

婦女基金會發起製作了這部紀錄片,想要提醒大眾關注媒體宣傳對青少年性別觀的影響,告訴大家女人不是物品。口號擺在前,自然不能過多的用文藝電影的標準要求它,這部影片或許更多的是在敘說對於美這件事,女人們有着怎樣的看法。

導演: 范嘉恩

連結:http://www.reelwomenhongkong.org/#!she-objects/uh22d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