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的河北省腫瘤研究所近日發布了該省肺癌死亡率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在過去的40年中,河北省肺癌死亡率上升了3倍,並取代胃癌成為腫瘤死亡率首位。該研究所教授賀宇彤表示,即使扣除人口老齡化因素,該省肺癌死亡率依然上升了1.8倍。
賀宇彤及其研究團隊通過分析河北省自1973年至2012年的肺癌死亡數據得出了相關結論。根據2012年的統計,該省肺癌死亡率佔惡性腫瘤總體死亡率的22.56%,是中國全國平均水平的1.13倍。但她表示,本次肺癌死亡率上升的研究數據並沒有與近年來惡化的環境對比,只是客觀數據而已。河北及周邊地區是中國近年來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區。
不過,賀宇彤於2009年發表的《河北省肺癌死亡趨勢分析》論文中稱,研究表明肺癌發病與吸煙、職業致癌因子(石棉、無機砷化合物等)、空氣污染、電離輻射、飲食等有關,並特別指出「大氣污染程度與肺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呈正相關」。
儘管中國北方日益嚴重的霧霾與肺癌之間的關聯性在學界仍有爭議,但空氣污染對人類健康存在威脅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早在2013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近年來中國南方人的平均壽命比北方人至少長5年(以秦嶺-淮河為界),原因就是北方更廣泛使用的燃煤造成了更嚴重的空氣污染。
位於美國的健康指標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近日所做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項目(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Project)也顯示,每年全球因空氣污染導致非正常死亡的人集中在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其統計的每年全球550萬因空氣污染導致死亡的人中,中國佔160萬,印度佔130萬。該研究指出,中國每年直接因燃煤導致的空氣污染而患病死亡的人數為36萬;同時燃煤也是空氣污染致死的頭號因素。
環保不守法確實在中國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存在有兩方面的核心原因,一個是過去的環保法太軟,沒有硬的措施,企業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二是確實存在地方干預的問題。
中國政府雖然已出台一系列治污減排措施,但在執行的過程中仍面臨許多阻力。中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於2月18日表示,環保執法面臨地方政府經常性干預,將用3年時間對中國所有地市進行督查。
今年1月,由中國環保部牽頭成立的中央環保督察組在河北省展開首站督查試點工作,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省長張慶偉均被督察組約談。這是中國繼反腐巡視之後推出的反污染巡查機制,督查結果將作為地方領導業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聲音
通過對比農村和城市地區的死亡率,我們發現,40歲之後,城鎮地區的死亡率明顯高於農村,上升趨勢也更加明顯,城鎮地區80歲組的死亡率是40歲組的39.7倍,農村地區80歲組的死亡率是40歲組的19.5倍。
希望(新興經濟體)不會也像已開發國家一樣花費50到60年才完成污染治理,希望他們能更快一些。以美國為例,研究發現每投資1美元治理污染,最終所節省的醫藥開支在4至30美元之間。
大家可能會看到很多報道,我們執法人員去了之後被企業打了,有的企業把我們的人給鎖裏頭了,很多甚至沒有制服、沒有工具,所以下一步,要加強能力建設,落實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責任,解決地方保護主義問題,解決地方對環境監測、監察、執法的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