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施政報告:消失的議題,不兌現的承諾

仔細分析過往4份施政報告,會發現許多「消失的議題」,當年梁振英熱烘烘提出這些議題,但今日已經無影無蹤。
行政長官梁振英出席2016年施政報告記者會。
施政報告 香港 政治

香港特首梁振英於1月13日推出了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施政聚焦在建設「一帶一路」和配合中國內地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十三五」規劃)上。當然,在有關香港發展及計劃,梁振英亦有落墨,例如進一步推廣創新科技,興建農業園、擴大WiFi覆蓋率、15年免費教育等。

然而,施政報告發展後次日早上,梁振英出席「電台聯播答問大會」,接受香港市民質詢,致電到電台的市民大多嚴詞批評梁振英的政策不切實際。

市民陳先生月入5萬元,但他指香港特區政府控制樓市的「辣招」,包括將700萬元以下住宅最高按揭成數由7成降至6成;收緊針對9成按揭的保險計劃,令400萬元以下住宅物業最多只可以借8成首期等,令他需要付100萬元首期才能置業,買樓上車遙遙無期。儘管是次施政報告在房屋土地政策方面暗示不會「減辣」,但這位市民對梁振英的要求則是,「我絕對反對你連任,千萬不要連任!」

歷年最低分的施政報告

施政報告評分。圖:端傳媒設計部
施政報告評分。

梁振英大概心裏有數,這份施政報告和他過往的三份一樣,無法令市民滿意。「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就這次報告進行民意調查,1月13月公布得分只有41.1分,比去年的49.5分還要再低兩成,而且是香港自1997年回歸以來,獲得最低評價的一份施政報告。

這份施政報告根本不是說給香港人聽,而是說給北京聽的。

立法會議員馮檢基

立法會議員馮檢基對端傳媒記者說,普羅市民關心的民生議題,例如「標準工時」、「強積金對沖」、「全民退休保障」,梁振英幾乎完全沒有進展。「市民怎能給他高分?」他生氣地說。對於今年的施政報告,落墨最多的是面向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馮檢基直言,「這份施政報告根本不是說給香港人聽,而是說給北京聽的。」

連親建制政黨新民黨主席、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也評價說:「梁振英沒有談核心社會問題,卻將原本應該是由區議會、政策局、各部門去做的工作都拿出來談,我覺得這份報告太瑣碎了。」

社會問題迴避、政治問題迴避,所有問題都迴避。

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

她認為,這份施政報告迴避了所有應該談的問題,「社會問題迴避、政治問題迴避,所有問題都迴避。」所以她認為,梁振英獲得的41.1分是「值得參考的數字」。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得分低,反映民心所向,為什麼市民對梁振英如此苛刻?因為梁振英在競選政綱中答應過的許多事情,今年的施政報告都沒有再提及。

例如他曾經答應處理「取消強積金對沖遣散費」,昨天就被質問為何不在施政報告中談及,他的答案是:「希望各界各階層互讓互諒,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會出現不穩定、不和諧情況。」

消失的議題。圖:端傳媒設計部
消失的議題。

他也承諾過「立法規管標準工時」,現在已經變成「僱傭合約列明工時」。他說5年內興建7.5萬間公營房屋,可是去年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說這目標已經不可能做到,未來5年公屋落成量只有7.18萬夥。

他說改善退休保障,處理老年貧窮問題,可是退休保障方案仍在「收集社會意見」、「凝聚社會共識」。

一切一切,都顯示香港市民對梁振英的施政再沒任何期望。葉劉淑儀這樣替梁振英圓說:「我真的很同情梁振英。其實選舉中,大部分候選人都會答應選民很多東西;但當選後不可能全部能完成。」

消失的議題

除了這些市民搜索記憶就能找到的梁振英未兑現承諾,端傳媒分析自2013年到2016年,梁振英自己提出的四份施政報告,也發現了不少「消失的議題」。

這些議題都曾在施政報告出現過起碼一次,當年他也把議題鬧得熱烘烘,但今日已經無影無蹤,消失如煙。究竟這些議題還是低調發展中,還是已經不了了之?

最明顯的例子是政制發展,香港現時仍然沒有建立普選制度,政制問題是每個特首任內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消失的議題。圖:端傳媒設計部
消失的議題。

2015年施政報告,梁振英用了比較大篇幅講述政制發展,提及「政制」13次之多:「未來一年,也是香港政制發展的關鍵一年... 我們要說服和爭取立法會三分之二的大多數議員通過按《基本法》和相關規定提出的方案。」當時他這麼說。同年4月22日,特區政府發表了《行政長官普選辦法公眾諮詢報告及方案》,政府宣傳方案時使用「2017,一定要得!」為宣傳標語,對通過方案志在必得。

然而,泛民主派和學生團體「學聯」和「學民思潮」都指出,這方案是「假普選」方案。結果,方案在2015年6月18日在立法會表決,大批建制派議員離奇缺席投票,方案被大比數否決。

半年後,今年施政報告完全沒有再提及任何「政制」字眼,亦沒有提及任何選舉辦法的改革建議及時間表。翻查歷年施政報告紀錄,今年是史上第二次有特首在施政報告完全忽略「政制」,而上一份「政制」缺席的施政報告,就是首任特首董建華2003年的施政報告。

海濱管理

政制之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也承諾處理不少民生議題。其中之一是成立海濱管理局。為處理維多利亞港兩岸海濱用地發展,立法會早於2011年通過動議,要求政府成立法定機構,統籌全港各區海濱的規劃管理。

消失的議題。圖:端傳媒設計部
消失的議題。

2013年施政報告中,梁振英宣布啟動成立「海濱管理局」,「要建立更富吸引力和朝氣蓬勃的海濱,政府歡迎海濱事務委員會的建議,成立專責和法定的海濱管理局... 發展局會... 就有關建議進行公眾諮詢。如獲支持,政府會開展立法工作。」政府當時擬參考西九管理局的營運模式,由政府撥款三至五億元推動中環海濱用地發展,把維港發展成為包括餐飲及休憩的世界級海濱。政府分別於同年10月和14年9月,展開3個月公眾諮詢。

但海濱管理局的成立工作,之後再沒有在施政報告中提及。據《星島日報》報導,海濱管理局的成立工作長期未完成,因為成立管理局的財務報告2015年12月才完成,然後才能提交特首考慮。《星島日報》報導,有海濱事務委員會委員認為,成立海濱管理局的建議未必能通過本屆立法會審議,因此2017年前也不可能成立海濱管理局,於是長達73公里的海濱的發展計畫仍然擱置。

過海隧道

交通擠塞問題一直困擾全港市民,貫穿香港島及九龍區的紅磡海底隧道塞車問題一直無法解決。

梁振英參選時曾稱「民生無小事」,會研究改善連接香港島和九龍三條海底隧道的交通分流。2013年施政報告中,梁振英提出透過增加紅磡海底隧道收費、下調東區海底隧道收費,達致分流效果,並會展開諮詢:「政府... 已準備了紓緩過海隧道擠塞的可行方案,大方向是透過紅隧加費和政府補貼東隧減費,促進分流,紓緩擠塞」。

消失的議題。圖:端傳媒設計部
消失的議題。

但2014年2月,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宣布暫緩計劃,原因是公眾不贊成紅隧加價。事實上,政府顧問提出的方案,包括貨車通過紅隧要加費九成,都引起貨車司機強烈反彈,而的士小巴等亦對加費不滿。

梁振英其後再沒有在施政報告提出任何隧道加價計劃。目前,三條過海隧道中只有紅隧由特區政府管理,2016年8月6日,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於東區海底隧道的30年專營權將屆滿,到時東隧將由政府收回管理,或可以更彈性處理價格問題。但由於東隧位置相對紅隧而言偏遠,加上西隧多次加價,或許香港過海擠塞情況將維持至2023年,即西隧專營權結束後。

根據今年1月立法會文件,2015年紅隧在早上繁忙時間平均車速最低只有8公里。

老人護養

香港老齡化問題亦談論了多年,特別是安老宿位,尤其是護養院的宿位,長期不足,大批老人長期等候院舍,缺乏照顧。

香港護養院是為健康欠佳、未能自行照顧起居的長者,須被政府「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評為「嚴重缺損」才有輪候資格。根據政府數字,在2012年12月,長者需輪候37個月才能入住護養院。

消失的議題。圖:端傳媒設計部
消失的議題。

2013年,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稱,「政府會多管齊下增加資助安老宿位」,更打算將黃竹坑醫院轉型,提供更多宿位,「我們會研究把現時主要提供延續護理、復康和療養服務的黃竹坑醫院,轉型為療養及護養元素兼備的院舍,並提供更多宿位。」

但翻查新聞紀錄,最後一次提及黃竹坑醫院轉型是在2013年4月30日,由社會福利署署長聶德權提及,之後就再無下文。2015年11月30日,長者護養院宿位輪候時間依然長達27個月。

無法另覓土地興建護養院的梁振英,只能一直在之後的施政報告重複「透過多管齊下的方式」增加護養宿位。立法會社會福利界醫院張國柱表示,希望將來興建的新院舍,可以安排兩成至三成護養宿位,「護養的長者不久將離開人世,當然需要更好的照顧。」

馮小姐說因為醫院長期人手不足,令她家中長輩看專科醫生要輪候數年。馮小姐生氣地問,「究竟有什麼政策能幫助香港人?」

梁振英在施政報告問答會聽著市民一個又一個反應迴響,低頭不語。

附錄:一眼看穿歷年施政報告說什麼?

政府的施政報告年年長篇大論,你能否從中找出重點?我們分析梁振英上任後四份施政報告,選出梁振英說得最多的詞彙,你能發現他每年例必不斷重複的字眼嗎?

2013施政報告。圖:端傳媒設計部
2013施政報告。
2014施政報告。圖:端傳媒設計部
2014施政報告。
2015施政報告。圖:端傳媒設計部
2015施政報告。
2016施政報告。圖:端傳媒設計部
2016施政報告。

(實習記者許創彥對本文亦有貢獻。)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