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大埔林村的異質空間之旅

從林村村民燒香燃冥鏹許願,到真樹倒下假樹頂上,再到天安門大舞台,一條古村為何如此演變?

特約撰稿人 謝曉陽

刊登於 2015-12-09

城市發生了太多事,心知肚明,百感交集,任食任做,走馬觀花。「城市放題」是個全盒,是個百子櫃,包羅了城市生活與文化的種種。本欄邀請不同的城市觀察者,對城市生活與文化指指點點,或情深敘事,或精闢分析。這期談大埔林村,看看這條據說自南宋起就有人居住的古村,如何在各方權力的角力下,演變成一個神聖與商業並置,歷史傷痛和政治元素共謀的空間。──放題者語

農曆新年市民到大埔林村許願樹拋寶牒許願。攝:Philippe Lopez/AFP
農曆新年市民到大埔林村許願樹拋寶牒許願。

二零一七年,當你走進大埔林村放馬莆,可能感覺進入了叮噹時光機,惟不同者,坐上叮噹的時光機,你可以選擇時間及空間,但在林村,這趟奇異旅程早已由各種權力關係安排好。要談這趟奇異旅程,得先從二零一三年開始談起。

二零一三年,特區政府宣布向全港十八區各撥款一億港元以發展「社區重點項目」,有的地區興建綜合服務大樓、有的地區要蓋文化廣場。大埔區議會呢?除了計劃將官立中學改裝成藝術發展中心外,還通過了在林村擴建許願廣場,當中包括一個「大舞台」,並計劃往後每年可以舉辦三十多項活動,包括邀請知名歌手演唱等等,吸引更多遊客,可容納數百至數十萬人。透過重構空間,每年一度的「林村許願節」將會月月辦、週週辦,節慶日常化,這個重構的空間,將成為傅柯「異質空間(Hétérotopie)」的體現。

「異質空間」是傅柯的原創辭,簡單說,他認為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被光線變幻之陰影渲染的虛空中,並非生活在一個均質和空洞的空間中,而是生活在一組關係中,更確切地說,應是一組權力關係中。是的,如果二零一七年你到林村來,你會看到各種權力關係在這個空間像格子般星羅棋布或是樹狀般千絲萬縷。以下,讓我們以時光旅行者的冒險精神,回看這個異質空間如何一步步組構。

一九九八年,TVB電視劇集《冤家宜結不宜解》中將林村向神樹許願的習俗寫入劇情,加上交通日漸便利,城市空間和鄉郊空間的層級關係變得模糊,林村的神聖空間與凡俗空間的二元界線逐漸消失。

大埔林村是一條古村,據載,南宋年間已有人定居。相傳,村民篤信兩棵大榕樹為神靈,在根部燃香蠟燒冥鏹許願祈福,後來受道教影響,加上拋寶牒宗教儀式。村民相信將寶牒成功拋上樹椏,便能願望成真。林村許願樹,有點像中世紀神聖的修道院,只有在那裏才可以接觸上帝;它與周邊的凡俗地點明顯區隔。多少年來,許願樹與周邊的層級空間關係鮮明區隔:神聖空間與凡俗空間,以及城市空間及鄉郊空間。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寓意現代化的大眾傳媒和交通運輸將林村許願樹的神聖空間向外延伸。一九九八年,TVB電視劇集《冤家宜結不宜解》中將林村向神樹許願的習俗寫入劇情,加上交通日漸便利,城市空間和鄉郊空間的層級關係變得模糊,林村的神聖空間與凡俗空間的二元界線逐漸消失。

根據統計,近年的農曆新年許願節,平均有數以萬計遊人到訪林村,初期,人們仍仿照道教傳統拋寶牒許願,後來,神樹不勝負荷,怎麼辦呢?於是,環保單位和鄉紳商議,弄了一棵假樹來,讓遊人拋寶牒。又後來,拋橙還是太不環保,改成將塑膠橙拋上假樹。至此,「向神樹許願」累積的空間史,在各種關係網絡的角力和作用下,全面改變,它提供了一個全香港人許願祈福與節日遊覽,神聖與凡俗並置的空間。

大埔有那麼多區,為什麼要將一半即五千萬元用在林村?

然而,我們這趟大埔林村異質空間之旅只走了一半,直到「林村天安門」出現,全程才到達高潮。本來,一億元撥款可以是行政決定多於經濟考量,但一億元落到一個由鄉紳和建制派掌控的區議會裏,情況就變得更複雜了。首先,大埔有那麼多區,為什麼要將一半即五千萬元用在林村,這已經顯示林村人勢力在大埔區議會非同小可。再者,為什麼要放在發展旅遊業,而不是鄉村原本很需要的農業,這裏頭,我們看到的是在鄉事力量和商業力量的共謀關係。

「大舞台」在這趟異質旅程中的奇特作用在於,它在原本被期待為一個祈願和商業旅遊並置、吸引更多遊客的空間,但在反對大舞台興建者以「林村天安門」來形容它之後,並以之作為反對主要論述之後,其空間關係變得更複雜了。它把一些原本埋在傷痛的歷史裏及難以直言的政治裏的關係置放於空間進行討論,歷史上的「六四」和當下的「京港關係」使大舞台加入了「展示權威」及「獻媚北京」的象徵,從而重構林村許願廣場的空間意義,使之在神聖及節日遊覽並列中增添了歷史及政治聯想,而它們在這個空間內同時存在,又互斥。

從林村村民燒香燃冥鏹許願,到真樹倒下假樹頂上,再到天安門大舞台,我們看到,一個神聖空間在傳播工具組成的關係網絡下向外延伸,成了一個神聖和商業並置異質空間,到「大舞台」的出現,這個異質空間的關係中再加上歷史傷痛和政治共謀的元素,使得這趟林村奇幻之旅更像叮噹的時光機,既真實又虛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