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今年9月3日的閱兵式上宣布裁軍30萬後,11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確定了具體的軍隊改革舉措。本次改革將涉及軍隊體制調整、作戰指揮改革、軍隊反腐等領域。
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通過一系列體制設計和制度安排,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進一步固化下來並加以完善,強化軍委集中統一領導,更好使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於黨中央、中央軍委。
習近平在會議上將改革的目標確定為,在2020年前「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在作戰指揮方面,習近平提出要「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以構建「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
針對此次會議尚未具體透露的戰區調整,國防大學軍隊政治工作教研室副主任公方彬分析認為,過去用於區域性防禦的七大軍區(北京軍區、瀋陽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蘭州軍區和成都軍區)可能會改成東、西、南、北四大方向性戰區,讓戰區內的海陸空三軍真正聯合起來。他同時指出,本次改革將會強化中央軍委的統籌領導能力。
在軍隊反腐方面,本次改革將組建新的軍委紀委、軍委政法委,以及調整軍委審計署。軍委機關部門和戰區將會被派駐紀檢組、派駐審計,並按區域設置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
軍情觀察人士黃東向表示,「習近平抓住了啟動軍隊全面改革的正確時機,他已經花了超過2年時間掃除軍中關鍵障礙,現在,他可以運用改革剷除政治障礙。」在中共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風暴中,包括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郭伯雄在內的眾多軍方將領陸續落馬,這成為解放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整肅運動。
此前已宣布的裁軍30萬,則是為了讓中國軍隊「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精簡的主要部分是機關和非戰鬥機構人員。此外,軍種改革方面將「調整改善軍種比例,優化軍種力量結構」。
本次大規模的裁軍,也意味着許多軍隊人員被迫提前退役。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改革在宣布之前曾遇到不小的阻力。中國軍方媒體《解放軍報》於19日發表文章稱,軍隊改革「涉及到廣大官兵的切身利益」,若處理不好,「就會影響軍隊乃至整個社會的穩定」。該文章指,有些國家軍事改革失敗的原因就是「未能在人員安排、財政預算等方面為改革解除後顧之憂」。
在中央軍委改革會議後,解放軍四總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都表示「堅決擁護習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決策部署」。而七大軍區黨委在學習時也都表示,「面對改革,不能有絲毫的猶豫遲疑,不能有任何的變通迴避」、「正確看待單位撤併降改,正確對待個人去留,正確對待利益調整」。
此次軍隊改革還將涉及軍事人才培養、文職人員制度、民兵預備役體制、退役軍人管理等,並提出「全面停止軍隊有償服務」等具體要求。
聲音
從中國黨政系統學者關於前蘇聯覆滅及「茉莉花革命」等重大事件的研究看,顯然新領導團隊認為,軍事權力體制的重建是關係政體安全的決定性事務,因此,本次改革除了建立新型國家軍事效能的目標之外,政治建軍,即重建信息化和全球化時代執政黨對軍隊與軍事事務的絕對領導力,依然被毫無隱晦地列為第一目標。這構成了本次軍事改革的第一大重心。
習近平推動改革不能再等,美國正在挑戰中國在南海的主權。(美國)在南海的挑釁讓習近平急於推動解放軍全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