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上午,中國政府在北京舉行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閱兵儀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並檢閱部隊。他在演講中宣布,中國將裁减軍隊員額30萬。
習近平將中國定義爲二戰中的「東方主戰場」,並强調中國「爲世界反法西斯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在演講中稱,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永不稱霸、不擴張、不把自己經歷過的悲慘遭遇强加給其他國家人民」。
習近平提及,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在二戰中傷亡人數也超過3500萬,最後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捍衛中華民族5000多年發展的文明成果,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參加閱兵式先後抵達會場的各國政要包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莫雷爾(Peter Maurer)、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越南國家主席張晋創、蘇丹總統巴希爾、捷克總統澤曼、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韓國總統朴槿惠、俄羅斯總統普京等。
上午10時左右,中國現任及前任多位國家領導人也登上了天安門城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站在城樓中間,左側依次為江澤民、胡錦濤,及現任中共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後排一字排開的分別是李鵬、朱鎔基、李瑞環、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宋平、李嵐清、曾慶紅、吳官正、李長春、羅干、賀國強。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和澳門特區第一至二屆行政長官何厚鏵也現身天安門城樓。










本次閱兵展示武器有84%是首次亮相。海軍展示了新型反艦導彈、新型艦載戰鬥機和新型艦空導彈等;陸軍展示了新型武裝直升機、新型改進型主戰坦克、新型中遠程常規彈道導彈,以及改進型戰略彈道導彈等;空軍亦展示了包括9架新型轟炸機轟6K、殲10-B及11-B戰機和空警500預警機等。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在閱兵之後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裁軍計劃詳情。他表示,這次裁軍重點是壓减老舊裝備部隊,精簡機關和非戰鬥機構人員,調整優化軍隊結構。裁軍將分步實施,將在2017年底基本完成。但有分析指出,中國軍隊在最新一輪裁軍後,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軍隊。
聲音
日本政府的想法是「過去的不幸歷史不要過分當作焦點,希望能展示對國際社會的共同課題以未來志向所采取的姿態」,我國這種想法正傳遞給對方。
對許多外部觀察家來說,閱兵式更多地是中國在東亞地區做出自信姿態的一種象徵,這個區域的領土爭端問題加劇,促使美國强調其在亞洲海域的軍事主導地位。
這次閱兵體現了習近平反復强調的自上而下的民族主義。這種壯觀場面可以將公衆的注意力集中到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