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波西米亞北京

她經歷了這個城市為現代化做出的拆毀與重建,見證了人們為自己和這個城市尋找出路而做出的努力。這本書就是她對自己這段人生經歷的總結。

Beijing Bastard: Coming of Age in a Changing China

出版社:Avery(紐約)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

作者:Val Wang

文/端生活文化組

中國文化是一個有太多面向的概念。尊師重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現代化之後,國家機關向外宣傳的京劇、熊貓和霓虹燈的結合;壓制與打擊下,地下樂隊,獨立影像製作等對自由的追求,這些面向之間的各種牽連讓他們血肉難分,就連生活在其影響之下的人有時也難以抽離自身,窺其全貌。

作者王振珞( Val Wang )來自美國華盛頓的郊區,她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雙雙在1949年前離開中國,輾轉各地,最後定居美國。中國對於他們來說是文化的根也是他們逃離的地方。一個偶然的機會,Val 看到了中國第六代導演張元拍攝的電影《北京雜種》,發現影片中的那種叛逆的氣質與自己非常相似。影片對當時社會境況的反抗,就像自己對有着傳統華人觀念的父母的反抗一樣。於是在家庭的一片訝異中,她獨身前往北京,去尋找這些電影人。

陳冠中曾經在書裹寫道:「北京,中國波西米亞首都。」我想 Val 大概會同意這種說法。她在1998年來到北京,在一家英​​文雜誌工作,同時深入接觸北京的文藝圈。

被稱為中國獨立紀錄片之父的吳文光曾請她為自己的紀錄片做英文翻譯,參加國際電影節。導演楊荔納將自己的拍攝器材借與她,讓她記錄自己中意的故事。她聽着一個京劇世家的傳奇,聽着身患重疾的京劇演員對京劇現狀的不滿,看着髮型師如何在這個城市​​的邊緣掙扎生存。

她經歷了這個城市為現代化做出的拆毀與重建,見證了人們為自己和這個城市尋找出路而做出的努力。這本書就是她對自己這段人生經歷的總結。

長久的陷入「中國」這個問題的人,可能會侷限於自己身邊的社會景觀,Val,一個外來者的故事或許可以為這個問題打開多一個窗口。這本書與吸引Val 來到中國的電影同名,或許是想要表達那種叛逆的情緒,和對未知的未來的探索到現在依然並未止息。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