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請放過「創意」

「有人說,養育一個孩子,需要整個村莊的同心協力。 那麼,培養一個具創意的孩子,就要整個城市都願意配合。」

刊登於 2015-10-24

父母不要捏造孩子的未來,而是靜觀他們走的每一步。相片由Esther Chu提供

又到大兒子學期小休的時間,放假一星期。我們最近忙於工作,大兒子又一向戀家,故也不介意整天窩在家中看書砌LEGO。不過,作為人母的我,總有點過意不去,小朋友在長假期沒有特備節目,就好像生日沒有蛋糕般掃興。於是和兒子商量,希望他能在假期裏做到他喜歡的事情,最後,大兒子決定學砌至愛的LEGO機械人。

我在網上搜尋,竟發現原來家附近的商場有LEGO機械人短期課程,雖只短短一個小時,但也足以令大兒子樂透。

當我和兒子抵達上課地點,發現該商場內全是各式各樣的學習中心。在等候兒子上課的那一個小時,我決定把逐家店鋪去看一看,嘗試了解究竟什麼葫蘆賣什麼藥。

整個商場的地下樓層,約有大大小小20多間商鋪,提供不同範疇的兒童學習課程,除了幾間琴行和畫室外,其餘都是主攻中英數的教室。

所有學習中心,無論是櫥窗上的標語,或是海報上的宣傳,都愛加上「創意」這兩個字,什麼創意英語、創意數學、創意音樂、創意藝術、創意體驗、創意解難,以及聲稱可以加強創意表達的面試班等各類課程。

然而,當你仔細觀察這些「創意」學習中心,卻找不岀任何具創意的蛛絲馬跡,亦感受不到任何創意氣氛。

首先,店內裝修千篇一律,教室都沒自然採光,只有白茫茫的光管。不到800呎的面積卻如劏房般分隔成三至四個小房間,地板則舖上顏色不一致的兒童膠地氈,牆上只掛上大白板。當中較有心思的,會貼上幾張孩子喜歡的卡通海報。

學習中心外,又是另一個世界。商場內盡都是一面玩電話一面等候接放學的工人姐姐們,由於孩子學習的地方都集在同一樓層,她們的「物流」相對簡單,不花氣力的就可把少主們由一個創意課程帶到另一個創意課程。此情此景,只讓人感到壓迫沉悶,一點兒也引發不了創意。

這年代,「創意」兩字經常被利用作招徠生意的工具,其實「創意」並非硬件,也未必要從學習得來,而是需要時間慢慢啟發。

翻查字典,「創意」的意思是要超越界限,跳離現有框架,重新定義事物間的關係,將所有元素拆破、增刪、組合以呈現新風貌。創意是一個「無中生有」的思考過程,非常需時,如果辦學團體以及家長真心希望孩子們能發展創意,那就必須容許他們有空間,把這每個人都擁有的與生俱來的寶藏開發出來。

孩子的創意,就是他們的天馬行空。相片由Esther Chu提供
孩子的創意,就是他們的天馬行空。

朋友在一公共屋邨開展關懷工作,由於該區偏遠,沒有任何康樂設施,只得一所學校,所以朋友的首要任務是讓那裏的孩子放學後可以玩耍。朋友於是在區內設社區中心,為小朋友提供很多能引發創意的玩意,同時邀請義工朋友陪玩。

邨童非常高興,因為終於有地方可讓他們紓緩學業壓力,並且逐漸對音樂、繪畫以及各樣創意藝術產生興趣。朋友相當興奮,還預備呼喚各方好友幫忙,加大力度鼓勵孩子發展興趣。怎料近日來中心的孩子明顯減少,原來學校和家長認為他們只顧玩樂令成績落後,阻止孩子前來,孩子重踏枯燥苦悶的放學回家趕功課的生活,那社區再次失去活力。

有人說,養育一個孩子,需要整個村莊的同心協力。 那麼,培養一個具創意的孩子,就要整個城市都願意配合。

很多家長和教育界朋友都以現實為理由,覺得要犧牲創意。但如果我們缺乏突破框框的勇氣與冒險精神,只注重功課操練與成績,最終只會扼殺孩子的興趣,埋沒他們的創意,孩子不再相信夢想,這個城市也難在創意文化方面有璀璨的發展。

所以,請放過「創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