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練瑜伽,他們的理由和你不同

在華人的瑜珈教室裏或瑜珈印象中,多的是身材曼妙的女郎、或是修長強健的男士,並且有着各種周邊產品供選購。我在孟買上的第一堂瑜珈課,則完全顛覆了這些刻板印象。

刊登於 2015-10-14

[穹頂之上]身在穹頂之下,心在穹頂之上;觀往事、思當下、覓來者。

2015年6月21日,韓國首爾市中心,數以百計的瑜伽愛好者集體做瑜伽紀念國際瑜伽日。攝: Chung Sung-Jun/Getty
2015年6月21日,韓國首爾市中心,數以百計的瑜伽愛好者集體做瑜伽紀念國際瑜伽日。

2014年夏天,我跟同事抵達印度孟買,為一個瑜珈紀錄片進行前期調研。我們的入手點,是先拜訪一些瑜珈的習練者,了解他們練習的動機與過程。

我們第一個拜訪的對象,是一個五十多歲、有點凸肚子的建築設計師;他跟着太太練習瑜珈已經十年,上高中的兒子也練習多年,甚至取得青少年瑜珈教師的認證資格。在建築師風格簡約清爽的會客室裏,我們啜着香氣四溢的咖啡,提出第一個問題:

「請問,您為何練瑜珈?」

「為了來世。」他毫不猶豫地回應。

這個回答讓我有醍醐灌頂之感,以致到一年多以後的此時此刻,我還清楚記得那個午後射入會客室的夏日陽光景象。

在華人社會,當我們問及「為何練瑜珈?」,所得的回答不外乎是底下三種:為了身心健康、為了瘦身美容,或者,為了趕上潮流。這些都是非常實際的動機,幾乎不可能聽到「為了來世」這樣近乎虛無縹緲的答案。

接下來,建築設計師為我詳細地解釋了,當代瑜珈所着重的調身與調息,乃作為古印度哲學家帕坦加里《瑜珈經》當中八個身心修行階段的第三與第四個環節,其最終追求的是三摩地(Samadhi,中文又稱三昧),亦即佛陀所謂的,超脫一切當下此在的因果循環。

這些習練者凸肚子的凸肚子、老態龍鍾的老態龍鍾,甚少俊男美女;但是一旦開始伸展肢體、盤腿倒立,他們絕不拖泥帶水,比我們幾個年輕人還要乾淨利落。

其實,這些認知在吾輩的中文世界裏,大概都是耳熟能詳的,即便是入門的瑜珈習練者,對相關術語和觀念也多少略知一二。然而,建築設計師進一步強調,達到三摩地並非最終目的;在那之後或之上,習練瑜珈是為了追求此生的精進,從而在死後投胎轉世時,能預先準備一個更為豐厚完整的靈性自我。對於建築師來說,那是此生意義的著床所在。

在此,這個普通的中年男子,而非瑜珈大師或宗教上師,在日常言談之間向我揭示了一個他安身立命的思想根基,那根基跟我所熟悉的華人世界之安身立命,其實有着天壤之別。

在華人世界,練習瑜珈是為了身心健康、為了瘦身美容、為了趕上潮流,這些動機,都是關乎現世此生的。華人的現實主義,是眼見為憑,並且必須要在現世此生就要能夠立竿見影、看到效果,至於來世,太遙不可及、不可想像。

因此,在華人的瑜珈教室裏或瑜珈印象中,多的是身材曼妙的女郎、或是修長強健的男士,並且有着各種周邊產品供選購。我在孟買上的第一堂瑜珈課,則完全顛覆了這些刻板印象。那是在一個社區活動中心,早上八點的免費公益課,擠滿了穿着家居短褲(而非瑜珈專用服)的阿伯老太。這些習練者凸肚子的凸肚子、老態龍鍾的老態龍鍾,甚少俊男美女;但是一旦開始伸展肢體、盤腿倒立,他們絕不拖泥帶水,比我們幾個年輕人還要乾淨利落。

我未能一一詢問這些阿伯老太,他們習練瑜珈的目的是什麼,但我深刻感受到,這不是一個被現世此在的現實追求所綁架的文化體。如果他們可以把此生追求的根本意義根植在來世,那麼他們對於當前此刻,就不會有必須要即身成佛的迫切欲求,也不會急着要消費各種花花綠綠的周邊商品來妝點一個彷彿習練功效已成的現世幻象。

華人的現實主義,是眼見為憑,並且必須要在現世此生就要能夠立竿見影、看到效果,至於來世,太遙不可及、不可想像。

「練習瑜珈是為了來世」,這短短的一句回答,讓我領悟到:在華人與印度之間,在龍與象之間,儘管同為東方古文明,並且有着許多歷史文化上千絲萬縷的連帶,特別是佛教上的連帶,然而事實上,在安身立命的根基上,卻是「此生 VS.來世」這樣的天差地別。

而這樣的體會,反照的是:華人不以來世想像作為意義根基。這帶給我許多更進一步的領悟:近三十年來所謂「摸着石頭過河」,帶動了大規模的改革開放與富裕繁榮,但是那過河之後的彼岸該當是什麼風景?鄧小平沒說,眾人也懶得追問(因此就權以美式消費社會為彼岸?或者,共產主義烏托邦是這彼岸的潛台詞?)。還有,對於華人紀實文藝與紀錄片創作當中所宣稱的真實,其判準究竟根植於何處?依何而立?竟或是一種套套邏輯、自我證成嗎?我原本既有的信念開始動搖、崩解。甚而擴及到,華人生活世界中無所不在的臨摹、拷貝、仿冒、山寨,以假亂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之何以致此?有論者謂:「歷史是華人的宗教」,這所謂「宗教」,難道不是對於歷史的臨摹山寨、對於現世此在的自體繁殖?而華人所信仰的,竟或是這臨摹山寨、自體繁殖?

這些點點滴滴的反思──部分源自那個孟買午後我所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以及那個醍醐灌頂的一瞬間,都將在這個「穹頂之上」的專欄中,一一呈現。

(大題為編者所擬,原題為《練習瑜珈是為了來世》)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