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香港經濟轉捩點:當「積極不干預」撞上「適度有為」

在香港,自由市場是人們的驕傲甚至信仰,然而,現任特首梁振英多番用行動和言論來表明要在經濟領域「適度有為」。十字路口,香港經濟政策將拐向何方?

香港經濟轉捩點:當「積極不干預」撞上「適度有為」
香港經濟拐點:當「積極不干預」撞上「適度有為」

「自由市場」,是香港的城市名片。

在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發布的「經濟自由指數(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以及加拿大菲沙學會(Fraser Institute)發表的「世界經濟自由年報(Economic Freedom of the World)」中,香港近20年一直蟬聯第一,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

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730萬香港人,常把「搵食(賺錢)」掛在嘴邊,對自己身上「經濟動物」的標籤也早已司空見慣。伴隨着上世紀70年代開始的經濟起飛,香港與新加坡、南韓、台灣並稱「亞洲四小龍(Four Asian Tigers)」,所締造的經濟傳奇至今仍為人稱頌。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