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歐洲難民危機

歐盟領袖峰會「八招」望解難民危機

刊登於 2015-09-24

#歐洲難民危機#難民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歐盟領袖峰會後向媒體談及難民危機。攝:Martin Meissner/AP Photo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歐盟領袖峰會後向媒體談及難民危機。

9月23日,歐盟領袖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緊急峰會,商討制止難民湧入、長遠解決危機的對策。各國領袖除了確認22日在歐盟內政部長會議上通過的重置12萬難民計劃,也在會後聲明定出了8項長短期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加強邊境管控、加快遣返程序以控制難民潮;決議額外提撥最少10億歐元捐款予聯合國難民署、世界糧食計劃署等相關機構;增撥歐盟區域信託基金,以協助目前有大量難民滯留的敘利亞周邊國家等。

成員國領袖也一致認同需要加強與巴爾幹半島國家、土耳其等非歐盟國家建立溝通機制;着手尋求結束敘利亞內戰的辦法。就後者,德國總理默克爾提出,與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開啟溝通管道。

而歐盟委員會也於峰會上也點名警告了包括德國、法國、匈牙利、波蘭等在内的19個成員國家,指這些國家在處理難民庇護申請、安排收容和提供人道安置等方面違反了歐盟規定。按程序,遭點名警告的成員國需要在2個月內改變措施以作為回應,否則歐盟將向歐洲法院提訴。

加強保護外部邊界,確保抵達歐洲的難民很快能完成入境登記和採集指紋,這是我們優先要處理的事項。接下來我們就能進行審核,看哪些人可以留下,哪些人不能。

歐洲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

在長達7個小時的峰會上,引發最大爭議的仍然是歐盟在未來兩年對成員國強制重新分配12萬難民的計劃。

計劃實際上於峰會前一天(22日),已在歐盟內政部長會議以23票贊成、4票反對、1票棄權獲得通過,各國領袖於23日峰會只作形式上的確認。但投下反對票的4個中東歐國家(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及匈牙利)領袖於23日峰會上繼續對計劃作出批評。

9月22日,克羅地亞與塞爾維亞邊境,難民連夜前往難民營。攝:David Ramos/GETTY
9月22日,克羅地亞與塞爾維亞邊境,難民連夜前往難民營。

四國當中,以斯洛伐克反應最激烈,總理費科(Robert Fico)形容計劃是歐盟的「獨裁」安排,揚言要告上歐洲法院;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Klaus Iohannis)則稱,投反對票是要表明不願「被逼」接收難民的立場,但會執行方案;捷克總理索布卡(Bohuslav Sobotka)重申通過計劃是個「壞決定」,但為免歐洲各國因難民問題加深矛盾,不會採取進一步反抗行動。

有評論指,重置難民計劃雖然得到通過,但已形成了歐盟新一輪分裂危機。儘管如此,提出計劃的歐盟委員會會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於峰會上依然表示樂觀,指峰會討論「在比預期要好的氣氛下進行」。

6000 歐元
根據在成員國內強制重新分配12萬難民的計劃,每轉移安置一名難民,歐盟將給予成員國6000歐元的一次性補助。

聲音

我們今天同意的一系列措施,不會終結危機,但都是朝着正確方向、且必須踏出的步伐。

歐洲議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

我感覺得到,所有成員國都渴望一同解決問題。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

投下反對票的國家,要檢討自己作為歐盟成員國的立場,理應要與其他成員國有共同理念。

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

中東歐

中東歐是一個地緣政治概念,泛指歐洲大陸地區受前蘇聯控制的的前社會主義國家,冷戰時期的東歐國家,再加上波羅的海三小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等除俄羅斯外蘇聯的歐洲部分成員國。為了避免意識形態和政治上的懷疑,同時為了彌補政治地理與自然地理的差距,中東歐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稱呼。(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紐約時報BBCnow新聞聯合早報歐洲理事會官方網站

http://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15/09/23-statement-informal-meeting/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