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生活文化組
自歐亞草原民族大概於公元前1,500年將黃金飾物引入中國起,慣常以玉石器和青銅器作為身份權力標誌的中原文化又多了一條展示富貴吉祥的新渠道。對於生於現代社會的我們來說,黃金也絕不陌生。傳統習俗中,這金光閃閃的名貴金屬依然是中國人喜慶嫁娶的必備飾物;以至日常生活中(不知何時起的)滿街金鋪林立的景象,更是司空見慣。
香港馬凌畫廊舉行的《眾口鑠金》 聯展,邀請十餘位東西方藝術家,期望以藝術探索黃金在社會和藝術上的呈現方式、文化價值以及圍繞其開採過程的經濟活動。比如香港藝術家黎卓華為展覽特製的新作就從本地珠寶買賣中存於珠寶行與顧客之間、猶如經過編排的固定行為出發,探討華人傳統文化中對黃金的認知,及如何與當下的奢侈品民主化潮流碰撞出火花;而作為一個強烈對比,智利藝術家 Alfredo Jaar則受巴西金礦塞拉佩拉達之旅啟發的創作,質問看似高高在上的黃金與其開採過程中卑劣條件間的矛盾。從這一角度出發,「眾口鑠金」也可以視為各藝術家在其有關黃金的思考及藝術實踐中,拆解圍繞這金屬在社會中的認知,還原其價錢背後的真實模樣。
《眾口鑠金》聯展
日期:即日﹣9月11日
地址:香港馬凌畫廊(香港中環德輔道中33號6樓)
網址:edouardmalingue.com/exhibitions/clamour-can-melt-gold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