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2016台灣大選

何明修:台灣政壇是否容得下「第三勢力」?

放眼不到半年的2016年國會大選,是否第三勢力能掌握稍縱即逝的歷史契機,就取決於主事者的心胸與格局。

島嶼深論

刊登於 2015-08-11

#2016台灣大選#台灣

時代力量候選人林昶佐在端午節前來到台灣萬華區綠堤里里民中心拜票。攝:彭柏璋/端傳媒
時代力量候選人林昶佐在端午節前來到台灣萬華區綠堤里里民中心拜票。

台灣的新聞媒體常用「第三勢力」來稱呼國民黨與民進黨以外的各種政治勢力。從去年以「政治素人」姿態席捲首都,高票當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掙扎維持國會少數席次的親民黨與台聯黨、以及更晚近乘着公民運動氣勢而浮現的時代力量與社民黨,都被納入這個籠統而含糊的標籤。

這個錯誤的認知忽略了這一點,並不是所有小黨是企圖開拓兩大主流政黨以外的支持者。新黨(1993年成立)、親民黨(2000年成立)、台聯黨(2001年成立)、民國黨(2015年成立),都是從原先有國民黨或民進黨分裂出來的新政黨,也或多或少標榜他們才是正統,因為兩大主流政黨被認為是背離其基本教義。這些政黨從來沒有宣稱自己是「不藍不綠」,反而是試圖爭奪既有的深藍或深綠之選票。

更重要地,這一類的小黨也不是從零開始,他們往往是現役的民意代表所創立的,不是享有「政治明星」的光環,就是有「天王級」政治人物作為精神領袖。

那些貨真價實的「第三勢力」

自從台灣的政黨政治正式登場以來,只有出現過兩種貨真價實的「第三勢力」。第一種「第三勢力」宣稱要突破「政黨惡鬥」,號召「不藍不綠」的選民。參與2008年立委選舉的第三社會黨是最典型代表,這個主要由知識分子所創建的新政黨具有高度的理想性格。此外,以倒扁運動起家的紅黨(2008年)與台灣國民議會(2012年)也可以歸類為這種「第三勢力」。

只不過,這三個政黨的選舉結果都不盡理想,政黨票的得票率都沒有超過1%,而且在選舉失利之後就停止運作了。

第二種「第三勢力」則可稱為「社運型政黨」,他們通常是由運動參與者所成立的政治組織,將選舉視為其平常抗議與動員的延伸。社會運動的理念是驅動這一類型政黨的核心價值,因此他們不是代表「不藍不綠」的聲音,也不企圖獲得厭倦藍綠政黨的「中立選民」之青睞。無論是立基於勞工權益、環境保護或是公民運動,台灣的社運型政黨才真正算是「超越藍綠」,因為他們相信存在另一條社會分歧軸線,有某些弱勢群體是被兩大主流政黨所忽略了。

真正的第三勢力不應是「不藍不綠」,而是「超越藍綠」,但是問題在於政治現實能夠容許社運型政黨的存在嗎?

「第三勢力」的發展脈絡

從民主化的歷程來看,社會運動與政黨有密切歷史淵源。成立於1986年的民進黨即是源自於七○年代以降政治反對運動,一直到1992年首度國會全面改選前,民進黨內部仍存在着議會路線與街頭路線的激烈鬥爭。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令的解除帶來社會抗議的浪潮,其中勞工階級發起的自主工會運動,催生了工黨 (1987年)與勞動黨(1988年)。

在九○年代中期,台灣的反核運動戰線從國會移轉至街頭,罷免擁核立委、公投、苦行等一連串的活動號召出更多的基層群眾,1996年成立的綠黨就是誕生於這樣的時代氛圍。

在2000年民進黨取得執政,社運呈現低潮,原先社運型政黨都逐漸停止了選舉活動。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期間,新投入選舉的社運勢力只有工運出身的「人民老大」派(後改名為人民火大聯盟、人民民主陣線)。在2008年之後,重新取得執政的國民黨推出各種走回頭路的政策,如此激發出社運的復甦,也提升也社運參與者投入選舉的士氣,其中一個明顯的指標就是綠黨的全國不分區得票率從2008年的0.60%提升為1.74%。

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更推動了一股強大的參選風潮,在去年底的九合一大選,綠黨、樹黨、勞動黨、人民民主陣線、激進側翼在地方議員選舉中共推出39位候選人,共獲得了14多萬票,其中有3位當選。

回顧過去發展,可以歸納出下列的結論:

(1)社運人士的獨立參選之路十分艱辛的,在沒有財團的奧援下,他們的當選比例往往很低的。在1989-2012年間,社運型政黨一共推出了98位候選人,只有4位能成功當選,相形之下,2014年的成績已經算是重大的突破了。

(2)真正的第三勢力提供了青年與女性更寬廣的從政之路。在2014年,社運型政黨的候選人平均年齡是40,39%是女性,相對於此,所有候選人平均52歲,只有28%是女性。

(3)社運抗爭帶來了媒體關注,創造出眾所周知的運動領袖以及明確的支持群眾,這些資源都有助於社運型政黨。然而,高漲的社運風潮也帶來過於樂觀的評估,埋下了內部分裂的種子,彼此意識形態的差異變得越來越容忍,激化出不顧全大局的宗派主義。1988年工黨與綠黨的分裂、綠黨與人民火大聯盟曾在2008年嘗試過「紅綠聯盟」,四年後卻決定分道揚鑣、2014年綠黨與樹黨的分裂,都是明顯的例子。

(4)社運風潮起落迅速,只有短暫的機會之窗。八○年代自主工運的沒落使得工黨迅速消失,勞動黨一直到2009年才成功當選。在九○年末期之後,綠黨的參選陷入低迷,一直到2008年之後才比較活躍。

對於目前陷入整合困境的社民黨與時代力量,最後兩點的考察是具有格外的意義。兩股新興第三勢力都是源自於2014年初「公民組合」的構想,是晚近以降各種公民運動的產物。結果,一場盛大的太陽花運動帶來機會與挑戰,一方面社運型政黨看似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契機,但也使得內部的路線差異更顯尖銳,甚至無法合作。

放眼不到半年的2016年國會大選,是否第三勢力能掌握稍縱即逝的歷史契機,抗拒宗派主義的誘惑,就取決於主事者的心胸與格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