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愛被啟迪未必是福

有時,喚醒慾望,啓發精神,需要智慧,而不動聲色,靜觀其變,任它自生自滅,需要更大的智慧。

刊登於 2015-08-14

[花言峭語]愛是一次次滾石上山。

一對情侶在北京的商場外走過。攝:Kevin Frayer/Getty
一對情侶在北京的商場外走過。

我有個女性朋友是服裝設計師,年紀輕輕已經成名,但她卻和一個出身平凡的保安戀愛,她毫不介意他的出身,帶他去看服裝,引他認識圈中名流,小保安漸漸也獲得某種自信,甚至能就服裝設計發表一些意見,聚會上,他坐在她身邊,顯得十分快樂。

然而我卻想,他如果和她分開了呢?他恐怕再難有這樣的機遇,獲得她這樣身份的女孩子的垂青,也難再獲得這樣強度的、自覺的、細膩的,有建設性的愛,他如果能忘記還好,但我怕他多半忘不了,那種愛,常常是一生的最強音,要在將來可以預見的孤寂中被無數次咀嚼。

他已經見識過更好的生活、更強烈的慾望、更細膩的情感,卻無力延續。沒有比這更惡毒的報復了。

法國人用三島由紀夫的小說《肉體學校》改編的那部同名電影,講的就是這回事,劇中人叫多梅尼克,服裝設計師,住大房子,穿好衣服,過上等生活,已經人到中年,慾望卻沒死,偶然在不大名譽的地方結識了一個英俊性感的服務生,開始是金錢交易,漸漸成了半信半疑的交往,終於過渡成小心翼翼的同居,他們是不平等的,在慾望的世界裏,他比她富有,所以他以為是他在支配她,敢於不羈地說:「我經常會出去,我們是否能繼續,取決於晚上我是不是回來」,但人的世界裏,她比他富有,她知道怎樣收拾他,她把他趕了出去。幾年後再在街上遇見,他落魄潦倒,生了一個女兒拖在手裏,穿着一身廉價的不合身的衣服。但糟糕的是,就像半路的瞎比天生的瞎更痛苦,他已經見識過更好的生活、更強烈的慾望、更細膩的情感,卻無力延續。沒有比這更惡毒的報復了。

讓人知道這世界上有更好的、更強烈的、更豐富的人和事,是不是一件好事?若那人有能力追求,有資格延續,是造福,若那人沒辦法得到,沒可能經營,就是禍害。知道比不知道更糟。《長恨歌》裏就有這麼一段,被選成「上海小姐」的王琦瑤和外婆回到鄉下去,外婆看着王琦瑤,知道王琦瑤的日子將會很難了,而且會越來越難,因為「一個人如果長得好,是最怕她自己知道的,偏偏在上海那樣的地方,人人都要爭着搶着告訴你」,人一旦知道這些,又怎能甘心於落地生根呢?

王琦瑤還算是有資質的,尚且如此,那些沒資質的呢?看《今生今世》,逃亡路上的胡蘭成,一路留情,到處招惹小地方有點小秀麗的女人,認真地啓發她們沉睡的感情,但他註定是要走的,她們還得留在原地,情感閾值卻已經被調校到了半空中,但卻再難遇到這麼體貼入微、這麼會說話、這麼懂情調、這麼會調情的主兒,從此,普通的男人都難入法眼,再好的人都得被她們撿起來和那個影子進行比較,她們得用剩下的半輩子做個悵望窗外的包法利夫人。她們的日子從此也很難了,而且越來越難。

也不必愛情那麼強烈,有時候,讓別人知道外面的世界,知道有更多的可能,從此生出不安穩的心思,也是福禍難料。我有個作家朋友到小地方體驗生活,大力誇贊房東的兒子「聰慧」、「是個天才」,他本是無心,在北京圈子裏的飯局上,有的是比這更誇張的讚美,但過了幾個月,那個孩子捧了自己寫的小說來了,並且還打算繼續寫下去,他本來可以安安穩穩地在小地方結婚生孩子,實現他開一間超市的夢想的,這下全毀了。

所以,愛被啓迪未必是福,慾望始終沉睡未必是禍。有時,喚醒慾望,啓發精神,需要智慧,而不動聲色,靜觀其變,任它自生自滅,需要更大的智慧。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