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黃洪、葉浩剛:「情.感」╳雨傘運動(上)

為什麼在雨傘運動有大量學生及市民會加入,令運動有足夠的廣度?有什麼原因促成這場社會運動的爆發?有什麼因素令參加者長期及高度參與?
圖為懸掛在佔領區的雨傘標誌。
香港 政治

雨傘運動為什麼會「廣」與「深」?

雨傘運動爆發差不多一周年,應是作總結的合適時候。雨傘運動的主要抗爭,由 2014年9月至12月,歷時79天。估計在高峰期,有超過十萬人親身參與行動。不少市民及學生出錢、出力,長時間參與行動。從雨傘運動參與人數以至參與程度,可說是自1989年六四事件之後,香港最「廣」及最「深」的一場社會運動。

為什麼在雨傘運動有大量學生及市民會加入,令運動有足夠的廣度?有什麼原因促成這場社會運動的爆發?有什麼因素令參加者長期及高度參與?我們嘗試引入分析社會運動的「情.感」(emotion)理論對上述問題作出初步分析,期望能引起更深入的討論。

不少論者認為雨傘運動的本質是「世代」(cohort)的問題,是年輕一代要表達不滿。不滿源自青年一代的社會流動性愈來愈低,藉社會運動宣示對前景、對政府的不滿。不少論者認為年輕人不能上公屋、不能買樓,不能升職,正正由於他們的經濟處境惡劣,才令他們會廣泛參與雨傘運動。這種宏觀的結構分析未必沒有道理,可惜解釋力不足。

若然年輕一代是因為其經濟及民生處境而參與社會運動,2003年的SARS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時,便應出現有關運動。雨傘運動爆發時,香港的失業率偏低,香港及內地股市上升,單從經濟處境惡劣,可以解釋青年不滿出現的原因,但未能解釋為什麼有關不滿會在去年的9月爆發。有關分析不單未能指出運動爆發的原因,亦錯將解決方向指向增加青年人申請公屋、居屋的機會,或加強青年人的職志教育,以至說服青年人願意回內地發展。這類政策只會被年輕一代批評為「堅離地」(即脫離實際,不着邊際)的政策。

另一類建制派論者提出雨傘運動的爆發是由於年輕一代缺乏道德規範,易受人教唆。首先,這種將雨傘運動歸因於幕後黑手或境外勢力的影響,完全忽視了參加者強烈要求「命運自主」的心態,及青年人參與多是自動自發的事實。其次,把參與雨傘運動的群眾看成是非理性的,這是傳統的「社會心理論」的論述,希望以個人性恪、不滿、異化等等來解釋群眾的非理性及非常規行為,解釋社會運動的發生。然而,有關理論經已過時。

「情.感」Emotion──共同擁有的社會意義

較新的理論 “Emotion Theory” 認為Emotion才是解釋大型群眾運動爆發的最重要因素。我們一般翻譯Emotion為「情緒」,但「情緒」的說法未能完全包含Emotion較複雜的內涵,我們嘗試把它譯為「情.感」。「情.感」與「情緒」最大的分別是「情緒」主要是指我們身體內自然的感覺如喜怒哀樂等,而「情.感」是指我們集體共同擁有的社會意義(shared social meanings),意即我們由共同的「情」境而產生共同的「感」覺,而在社會運動中會至少出現四類「情.感」:「觸動」(urge)、「心境」(moods)、「情感效忠」(affective loyalties)及「道德情感」(moral emotions)。(註)

「觸動」是身體對外界快速及自動的回應與反射例如恐懼、歡樂、憤怒、驚訝及震撼等。有部分人認為這類「情.感」代表了「情.感」的所有導向,這誇大了「情.感」在社會運動中的強度、突然性和不能預期。「心境」是由於不同情境所引起的充能及去能的感覺,是由於外界間接的影響,亦受我們「觸動」或「反射」所改變。與此不同,「情感效忠」與「道德情感」則較為穩定及持久。「情感效忠」是指對他人或物品的依戀、厭惡或深入認知估量如信任與不信任、熱愛與憎恨、尊重與蔑視。最後,「道德情感」是基於道德原則和組織去贊成或否定,道德情感的例子有羞愧、自豪、義憤和憐憫等等。

在雨傘運動中可以看到在群眾及個別人士均出現上述的「情.感」。這些「情.感」在運動起始時,提供了運動的爆發能量。而在中、後期「情.感」亦直接影響了運動的成功與失敗。在雨傘運動不同階段中參加者口號的語言及論述,反映出參與者的「情.感」的轉變。

生於亂世,有種責任

我們嘗試採用道德情感、道德衝擊或情感效忠等「情.感」來解釋雨傘運動開始時市民廣泛的參與。雨傘運動源自學聯及學民所發起的罷課。2014年9月22日超過13000名大專學生在中大集會,展開反對人大8.31決定的罷課。當時在校園裏及集會中出現了「生於亂世,有種責任」的口號。

這口號顯示學生參與運動是基於道德判斷,認為人大常委會有關2017年特首選舉辦法違反國際上有關普選的標準,所以是一項不公義的決定。基於這種道德的信念,學生認為自己有「責任」去改變這「亂世」,這道德判斷的「情.感」令學生以新型式的行動並展視非傳統的政治參與,如罷課及佔領公民廣場。這種「有種責任」的「心境」,以及「被時代選中的」的我們的「道德情感」是雨傘運動在不同場景中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感覺。

另一學生常用的口號是「希望在於人民,改變始於抗爭」。在運動初期,參與者期望「抗爭」會帶來改變。這種對行動的預期希望令他們行動起來,亦令參與者有信心他們的集體行動可以維持。他們最後達到「觸動」的情感,認為必須用自己的聲音去表達自己的不滿。而且認為慣常的表達方法經已失效,選擇用直接衝突方法來改變世界。

(黃洪,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葉浩剛,青年工作者)

註:「情.感」理論與社會運動的關係可參看Jasper, J. M., (2011), ‘Emotions and Social Movements: Twenty Year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37, 285-303.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