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縣城社保工作人員口述:社保到底是怎麼計算的,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我其實非常困惑,社保作為一種非常普遍的面向公衆的政策,它應該被當成一個常識,但從來沒有任何人來普及過這件事。」
大陸 公共政策 社會

23歲的小王坐在縣城政務大廳的辦事窗口裏,正在為一個老人辦理社保年檢。她的背後一塊藍色的背景板,上面寫着「人力資源市場暨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下面掛了兩個獎章,一個是共青團中央頒發的青年文明號,一個是人社部優質服務窗口。來辦事的人恐怕想不到,面前的這個工作人員,只是一個實習生。

這是小王在大學本科畢業一年後獲得的第一份工作,是與她的所學專業完全無關的、一個來自縣城社保中心的實習生崗位。她後來聽說,這個崗位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也是為了給未就業的大學生提供一個工作機會。

這份工作開始於2022年4月,那時她剛剛經歷第一次考研失敗,在今年的研究生考試中,她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學校,於是辭職離開了這個崗位。但過去一年的工作還是留下了很多體驗​,​她作為一個不諳世事的大學生,第一次觸摸到了這個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大概輪廓,在這樣一個與人天天打交道的崗位上,她有了機會去觀察中國縣域最廣大的普通人的生活情況。

中國的社會保障系統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商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合成「五險一金」。中國許多省份的經濟發展水平大不相同,社保繳納規則也不一樣。在她所生活的縣城,大家對社保的理解是「狹隘」的,無論是社保系統工作人員,還是居民職工,當人們提起社保的時候,其實指的多是養老保險。在她工作的這一年裏,中國城鄉居民和城鎮職工參保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了10.5億人(截止2022年末)。在當地,大家對養老保險通俗的理解是:在退休年紀之前,繳納了至少十五年的養老保險,退休之後就可以領到退休金。對於普通人來講,養老保險意味着一份安心,一份老了以後可以指望的經濟來源。

在整個龐大的社會保障系統中,小王只是一個邊緣的、小小的螺絲釘,但當一個從未有過社會經驗的年輕人走進了政務系統,矛盾、衝突、觀察、思考也同時出現,以下是她的口述:

1 來到社保中心

我在一個微信公衆號上看到了社保中心的招聘信息,裏面提到的東西很簡單:招一個實習生,工資一個月2000塊錢,再加800塊錢餐補。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有這樣一份工作。

2022年4月,我第一次考研失敗,那時候我已經在家裏待了將近一年。考研期間,我一個人住在縣城老家,幾乎一週出一次門,總是想着我要是考不上怎麼辦。上大學的時候,家裏各種親戚長輩給的生活費和壓歲錢攢了一些,不是很多,夠我自己在老家生活一段時間。我媽知道我有一些存款,就沒有再給過我生活費,那段日子,我是壓力非常大的。

當我提出想再考一年的時候。其實家裏沒有人支持我,我媽心裏想的是,「你一直備考,要是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在家裏不願意出門的人怎麼辦」,而老家另外一個長輩則是直接罵了我一頓,「你要是再不去找工作,我就把你趕出去」。

我就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去找一份輕鬆一點的工作,既能減輕蹲在家裏的壓力,又能在下班之後複習備考。

我們縣城在湖南省北部,常住人口超過70萬。這裏最發達的是娛樂和服務產業,最近一兩年,縣城裏還多了一個巨型商城,幾乎所有的網紅店和你想吃的東西在縣裏都能找到。在這種情況下,我看到的招聘信息都是跟服務員有關的,例如火鍋店招服務員,從早上到晚上,一個月休息一天,工資還只有兩千元左右。也有一些前台文秘之類的工作,招聘信息上寫的是四五千元的月工資,但你去了就知道,根本沒有這麼多。

2023年3月18日,中國廣東省佛山市,求職者在招聘會上尋找就業機會。攝:VCG/VC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3月18日,中國廣東省佛山市,求職者在招聘會上尋找就業機會。攝:VCG/VCG via Getty Images

我在一個微信公衆號上看到了社保中心的招聘信息,裏面提到的東西很簡單:招一個實習生,工資一個月2000塊錢,再加800塊錢餐補,上班時間是標準的早九晚五。我覺得還挺合適的。上班之後我才知道,除了工資,單位也會發一些購物卡。

面試非常簡單,面試官讓我帶上了本科的畢業證和學位證,接着給了我一張個人信息表。我就這樣入職了。在這之前,我只在大學時去過炸雞店兼職打工,這算得上我第一份正式工作。

我得到這份工作還有一個契機。這個崗位要招應屆生和實習生,要求應聘者從未有過社保繳納記錄。我後來聽說,在其他城市也有類似的崗位,是為了給沒有就業的大學生一個就業機會。

2 無人知曉的社保細節

在小縣城,人們對社保唯一關心的事情是:我到退休年紀之後能拿多少退休工資?我幾乎每天都要被問到這個問題,但真的沒有答案。

實習生的作用就跟一塊磚一樣,哪裏缺人就頂上去。我起初是在一個辦公室裏處理數據,沒過幾天,有一個窗口的工作人員即將離職,我就去跟着她去學習窗口業務了,準備隨時頂替。

事實上,實習生是不能獨立處理窗口業務的,坐在窗口的必須是擁有編制的正式員工,但我後來聽說,許多有編制的員工會嫌棄窗口的工資低、事兒多,所以在我們這兒,坐窗口的都是外包員工和實習生,而在我的窗口對面的辦事員, 常年是一個和我一樣的實習生。

我們社保業務一共有四個窗口,我在四個窗口都工作過。工作內容主要是辦理退休、負責年檢、收發資料、回答關於社保信息的諮詢問題,也處理一些例如獨生子女津貼之類的補貼發放。

在大城市裏,社保也許有很多複雜的意味。例如你的社保繳納數額和你的工資掛鉤,例如在一些城市裏,社保政策跟買房資格一類的事情息息相關。但在我們這個中部省份的小縣城,社保只意味着一種安心,人們對社保唯一關心的事情是:我到退休年紀之後能拿多少退休工資?我幾乎每天都要被問到這個問題,但真的沒有答案,沒有人知道再過幾十年到退休的時候,你的錢會變成多少,或者社保政策有什麼新的變化。

在我找工作的時候,我發現縣城裏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是不會給你買社保的,當我開始在這裏工作之後,我又發現,縣城裏大多數人是以靈活就業的方式購買社保的。在縣城,社保是一個你需要自己去操心的事情。

前幾個月,我的一個親戚退休了,過去十五年裏,她都按照最低基數繳納社保,也就是每年交8000塊錢,算起來一共是12萬元左右。到她退休的時候,她拿到的退休工資是每月1100元左右。在縣城,這個數字就是普遍水平了。1100元不算高,對於那些相對富裕,不太缺錢的家庭來講,一千多元其實幹不了什麼事情,而對於那些比較貧窮、真的指望這筆錢來養老的人來說,這點錢又遠遠不夠。

體制內公務員的工資和退休金我不太清楚。來我窗口的人,我見過退休金最高的也就是兩三千左右了。幾乎沒有人滿意自己的退休工資,一些人交了三四十年的養老保險,最後對到手的金額也不滿意。很多人抱怨,「怎麼這麼少」。到後來我就學會了安慰人,「你這還算多的,其他人比你更少」,他們聽到這句話臉色就沒那麼難看了。

有些人來窗口查自己的賬戶,我們為了快速區分對方是社保賬戶還是農保賬戶,會問「你每個月拿多少錢」,TA們很不好意思地笑一下,「就100多這樣的」。那種笑裏帶着一點尷尬,我能感覺到,人們對自己拿到的錢少不是毫無知覺的。

保險覆蓋面非常廣。哪怕是一些沒有工作的人,也會對買社保(養老保險)這件事很上心。相比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一類的,縣城裏的人們對養老保險更熟悉。但與這種熟悉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大多數人都不是真的了解我國的社保政策是怎麼一回事。

2021年8月25日,中國北京,居民在一家高檔購物中心附近聊天。攝:Qilai She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1年8月25日,中國北京,居民在一家高檔購物中心附近聊天。攝:Qilai She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我其實非常困惑,為什麼在生活中,我們能獲取的常識和信息如此之少,社保作為一種非常普遍的面向公衆的政策,它應該被當成一個常識。

我在工作之前,對社保一無所知,更不知道五險一金是什麼,這些詞從來沒出現在我的生活裏。我是從這份工作開始慢慢了解社保常識的,弄懂的第一個政策點就讓我大吃一驚:一個人買完社保之後,只有40%是進入你的個人賬戶的,60%進入社會公共資金池,這部分要交由社會來統籌。但我去問那些來買社保的人,幾乎很少有人知道這一點。我後來就時常跟身邊的人講這一點,我覺得人要知道自己交過的錢流向了哪裏,同時這也意味着,在其他的公共資源分配上,你有權利去知道更多信息。

我其實非常困惑,為什麼在生活中,我們能獲取的常識和信息如此之少,社保作為一種非常普遍的面向公衆的政策,它應該被當成一個常識——像「1+1=2」「吃香蕉要剝香蕉皮」那樣的常識被普及,可惜從來沒有任何人來做過這件事,社保到底是怎麼計算的,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很多人對於買養老保險這件事非常焦慮。比如我媽,她時常唸叨着她要去買保險,不然老了沒人給她養老。我也見過在我們當地有一種情況:家裏有兩位老人的,兩人會商量着拿出積蓄給其中一個人買養老保險,兩人共享一份退休金來解決養老問題。

但急於買養老保險的同時,大家的困惑也是存在的,購買養老保險需要投入的錢對很多縣城家庭來講不是小數目,這麼多錢投進去,將來到底我能拿到多少錢,大家心裏也沒底。

在購買社保的時候,不會有人提醒你,一旦買了就只能一直買下去,不會有回頭路了。去年,我經常面對同一種人,他們跑到窗口來告訴我,自己的社保交了幾年,現在不想交了,理由有很多:生病了,失業了,或者沒有發生什麼變故,但手裏的錢不想用來交社保了。TA們會問我交過的錢能不能退,但這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會妥協繼續咬着牙交下去,因為交了幾年了,不想交過的錢打水漂。這種感覺像,你只要交過了社保,你就被這東西綁定了,再也別想全身而退。當我開始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再也無法坐視不理了。我有些時候忍不住在工作中也會偷偷提醒TA們,要自己想清楚,如果那個人只是剛交了一兩年,損失並不算太大,但如果接着五六年繼續交下去,沒人知道五六年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包括錢會不會貶值?領到的退休金會不會更少?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

信息不透明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帶來非常多謠言。有一次,一個老年人來給我遞資料,說她有失地證,可以領一筆錢。由於我只是一個實習生,對政策並不熟悉,我就先收下了她的資料,打算再轉交給我的同事或領導。結果那兩天,接二連三有人來詢問失地證領補貼的事情,我覺得不對勁,叫來了同事,我的同事比較有經驗,就問他們是從哪裏看到的信息,一個老人說,是抖音上說的,村裏的人刷到了這個視頻,全村的人都想來領錢。但事實上,根本就沒有這個政策。

3 沒有道理的事情

有時候,一些地方小領導也會自己定一下規則,這些規則有些也許是有道理,有些沒有,但通過我們這種辦事人員傳達下來,很少有能反抗或商量的餘地。

在整個龐大的體系中,有非常多層級的決策者。比如來自中央的決策,你能在網上查到紅頭文件的那種,中央政策上的東西是毫無辦法的,如果你不認同,真的就只能像網友說的那樣,「繳250元退籍費滾出中國」。就算是來自省級的決策,地方上只能照單全收。

去年六月,整個湖南省的辦事系統升級,領導說6月1日到15日升級,16號能繼續辦業務。有個人從北京回湖南來辦理退休,他正好是3號左右來的,到了政務大廳發現辦不了,但因為往返一趟挺麻煩的,他就找了個酒店住下來,想等到16號再來辦。

16號那天他來了,但是系統依然沒有開放,也沒有任何通知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能辦。那個人特別失望,他要是發脾氣,我可能心裏還好受一點,但他沒有,他非常有禮貌問我,「我這一趟來又是機票又是酒店的,你能不能告訴我大概還需要多長時間」,但我真的不知道,他就走了。結果他離開之後三四天,系統突然又開放了。

在我的工作中,我幾乎想不起來有什麼通融過的經歷。尤其是這種,你壓根不知道是誰決定了系統到底開不開放的時刻。有時候,一些地方小領導也會自己定一下規則,這些規則有些也許是有道理,有些沒有,但通過我們這種辦事人員傳達下來,很少有能反抗或商量的餘地。

比如去年,我們地方的領導為了他自己的業績好看,想讓更多人開通社保卡,他就決定以後退休工資只能打到社保卡里,不能再用自己的銀行卡。

這其實毫無道理,但我也只能照做。

在這件事中,我作為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承受了兩方面的壓力。一方面來自領導,雖然我只是實習生,也不太在乎我的工作,但還是很難拒絕領導的工作,那段時間我每天都要加班。我手動停發所有人的工資,等他們按照要求辦好了所有的卡,我再在系統裏確認名單,把這個人的權限改為繼續發工資。

2023年1月16日,富陽鄉村的老人坐在路邊觀看傳統戲曲表演。攝:Sheldon Cooper/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1月16日,富陽鄉村的老人坐在路邊觀看傳統戲曲表演。攝:Sheldon Cooper/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另一方面,那些被停發了退休工資的人,會來窗口問我。他們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突然收不到工資了。很多老人會一早搭車從農村來問,去重新辦一張社保卡對他們來講也不是那麼方便的事情。面對他們的時候,我非常愧疚。

我沒有問過領導,如果有人就是不去辦社保卡,那他們的退休工資要怎麼辦呢?現實中,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問出過這個問題,幾乎所有人都接受了這件事,最多隻是在窗口吐槽幾句麻煩,就乖乖去辦了新的社保卡,他們拿着社保卡回到窗口,我在系統裏確認名單,他們就能繼續收到自己的工資了。

只有兩個人,他們沒有這樣做,隔幾天我們收到了投訴,領導知道這件事之後,把這兩個人的名單單獨圈出來了,讓我們不要停發這兩個人的退休工資。

投訴也是一個刷新我認知的事情。

我脾氣不好,再加上我只是一個實習生,我壓根不會顧忌那麼多,也有很多人是真的不講道理,我就經常收到投訴,投訴我辦事態度不好。這些投訴大多來自市長熱線,然後通通都是轉到我這裏來,需要我本人回覆,而我在看見投訴內容的時候,也能看見投訴人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和電話號碼。最可怕的是,我收到過這麼多投訴,沒有一條投訴真的讓我受到了什麼懲罰,領導甚至壓根沒跟我提過類似的事情。

據我所知,大多數投訴內容都是關於辦事人員服務態度差的。大家很少投訴別的,比如某個政策不合理。我其實會覺得,情緒上的問題就是很難避免的,我每個月就拿那麼點錢對不對,我要怎麼才能做到情緒穩定?(但這一點我也反思過,是因為我不敢將工作中的煩躁情緒灑給領導,我只敢對着來辦事的人這樣做。)

還有的時候,你辦事不順利,多跑了幾趟。有可能只是因為給你辦事的工作人員不熟悉業務。但你甚至壓根意識不到這一點。

還有的時候,你辦事不順利,多跑了幾趟。有可能只是因為給你辦事的工作人員不熟悉業務。但你甚至壓根意識不到這一點。

坐在我對面工位的,是另外一個實習生。他比我遲來到單位,我有一天聽他給人解釋某個政策,意識到他完全是在隨意亂解釋。我忍不住提醒他,讓他認真一點,如果有什麼不懂的,一定要去問領導或者其他年長一點的同事,不然別人發現自己的事情被搞錯了,會回來罵你的。

但他絲毫不在意,反而說「沒事,我以前是當兵的,我不怕吵架」。我當時真的很生氣,我的意思是這樣明明會給別人帶來非常大的麻煩,但他只想到自己。

工作中經常有一些變動。比如原本領取下崗職工補貼的人,如果當年無法返鄉的話,是可以次年再來領取的,但是去年突然之間,我們就接到了通知,不能再次年領取了。有些人回來的時候,就發現領不了去年的錢了,我猜這件事可能是有一些商量空間的,我一般會把樓上某個辦公室的領導電話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去問自己的情況還能不能領取。但我發現對面的實習生就總是把人都打發走了。

以前,居民是可以在退休之前一次性買齊十五年的社保的,但現在不能這樣了,只能一年一年買下來。我們領導有一個親戚,原本是準備買社保的,但我領導跟他說,不如等到退休年紀一次性買齊,他們當時的想法是,等到退休的時候,交的錢越多,拿的錢也越多,但2016年的時候,突然全國性改革,那個人後來就沒買成社保。

聽同事說,前幾年,每次到年底的時候,是會有企業主來請整個辦公室的人吃飯的。但現在沒有了。我猜測一方面的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另一方面是那時也許還有一些可以商量的辦事的空間,需要打點。

許多方面的補貼正在變少了。最近幾年,撫卹金也變少了,在以前,交了同樣年限同樣基數買養老保險的錢的人,能拿到的撫卹金是比現在多得多的。這些事情都只能接受。

甚至還有停發的,比如去年七八月,有長達三個月的獨生子女津貼未發放,那段時間,來諮詢獨生子女津貼的人一個接一個,其實這個補貼不高,一個月幾十塊錢,但是很多人會起很早從很遠的地方轉車來問。我其實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同事的回應是可能系統出了問題,但我們內部都猜測,也許是財政緊張的原因。到了9月,這個津貼突然又繼續發放了。這件事其實是更讓他們心慌的,這意味着前面三個月的錢也不會再補上了,也不會再有任何解釋。

4 被改變的自己

我每天面對如此多的老年人,他們手上沒有絲毫權力,又總是看起來非常無助,比如會有一些老人,你能非常明顯感覺到,他總是用一種「求你」的態度在跟你說話,非常卑微。

像當初招聘上寫的那樣,我每天九點上班,下午五點下班,中午有一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我發現人們總是喜歡一大早來辦事,尤其是那些農村裏的老人,他們要起很早來跟你反覆確認這件事怎麼辦才會安心,而到下午快下班的時候,幾乎就沒人來了,原本還在排隊的人也會自覺走掉,可能大家對這種行政機構的印象是絕對不會加班。

我以前對政府辦事人員的印象就是TA們很神聖,我們之間是有距離的,我會害怕TA兇我,害怕TA拒絕我的請求。普通人去辦事的時候壓根不會想那麼多,比如誰是決策者,工作人員告訴你這個東西是怎麼回事,你聽着就行了。這麼多年,我知道自己作為普通人是更弱勢的,出於這個原因,我非常討厭手上有一點權力就趾高氣昂的人。

在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完全保持着善意,尤其是我每天面對如此多的老年人,他們手上沒有絲毫權力,又總是看起來非常無助,比如會有一些老人,你能非常明顯感覺到,他總是用一種「求你」的態度在跟你說話,非常卑微,用很多敬詞小心翼翼提出自己的需求,當事情辦完之後,他會不停地說,「小姑娘,謝謝你啊!」我其實內心是有點過意不去的,我只是一個工作人員,這就是我應該完成的工作,這些人憑什麼要「求着我」呢?

我後來有一點覺察到,我們和來辦事的人之間隔着一長條堅固的大理石台,我坐在裏面,來辦事的人站在外面。坐在裏面的人是有一些權力的,裏外的人都非常熟悉這種權力差異的存在,也自然會有矛盾產生。我記得有一個人來辦事,跑了好幾趟,每一趟都沒有人跟他講清楚這件事到底要怎麼辦,只是簡單地給他丟下一句「你去找xxx部門」,潛台詞是「這不歸我管」,到第三趟的時候,他終於爆發了,站在大廳裏,指着工作人員破口大罵,「你們這些吃國家飯的公務員,拿着那麼高的工資坐在空調房裏,不管我們死活」。

2023年4月11日,中國上海,外灘的人們走過一個大型的廣告板。攝:VCG/VC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4月11日,中國上海,外灘的人們走過一個大型的廣告板。攝:VCG/VCG via Getty Images

在他的視角里,櫃檯後面的人都是公務員,是來自另外一個階級的,我也知道這是大多數普通人的想象,包括我家人,會在親戚面前到處說,我們家小孩在社保中心上班,哪怕我明明只是一個實習生。在我們這個櫃檯後,也有很多被劃分出來的階級,最底層的是我們這種實習生,只有工資和餐補;在我身後,那些坐在辦公室裏的外包的全職員工,據我所知工資也不高,年底有一些年終獎,沒有人給他們購買完整的五險一金;而那些真正有編制的公務員坐在樓上的辦公室裏,TA們的工資比我們所有人都高,也有完整的五險一金。

我是什麼時候發現我變了呢?

作為窗口工作人員,每天跟大量的人打交道,我們要直面太多情緒。每天也都有蠻不講理的人,上次有個男的,一來就講了很多好聽話,我聽完之後就明白了,他想插隊。這當然不行,除非遇到年紀很大、身體不好的人,我一般都不允許插隊的情況發生。我拒絕之後,那個男的馬上拍桌子破口大罵,「你們不是為人民辦事的嗎?」

也有很多沒什麼錯,但一直消耗我情緒的人。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我的領導教我,一定要聽懂那些人的需求。我當時還很奇怪,一句簡單的話有什麼聽不懂的呢。後來我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解釋清楚自己要什麼。比如有一個人來到我的櫃檯,把他的社保卡扔給我,「給我查一下社保」,我反覆問了好幾遍他究竟要具體查什麼東西,但他只是一直重複,「給我查一下社保」,這種情況我就非常惱火。

我同時還要負責接熱線電話,我們工位上的電話,很像一台諾基亞,總之非常老舊,非常不好用,我們的工位也是完全開放式,大廳又非常吵,為了讓電話那頭的人聽清楚,我就只能近乎「吼」地來回答那些問題。我的保溫杯水永遠是滿的,嗓子真的很疼。但電話那頭的人能感受的只有「這個工作人員怎麼一直在吼我?」

我是什麼時候發現我變了呢?有一天,我的同事們叉着腰站在我後面,吐槽一個來辦事的人「活該」,她們覺得是那個人自己很傻,搞不清辦事流程。我在那一刻感覺到一種很爽的感覺。人真的很容易感受到自己有一點權力,有時候我也煩躁,一個人反覆問些什麼問題,我會在心裏想,能不能別來煩我。

但沒過多久,我就突然反應過來。我覺得很可悲,怎麼自己突然就變成了這種龐大系統的一部分。我也很怕老了之後遇到我自己這種工作人員。

評論區 39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好一個為人民服務

  2. 端傳媒會不會考慮做一期關於中國醫保在醫療機構實施層面的報道呢?例如那個普遍存在的住院半個月就得要出院的不成文規矩,還有最近的共濟醫療爭議等等。

  3. 这就是一个庞大的等级体系,越在上层越尊贵,掌握的信息越多,可操作的空间也越多,法律的约束性就越弱。

  4. 令人眼前一亮的視角,作者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在這種烏煙瘴氣的政府部門能夠察覺到自己發生的改變,並且有勇氣將這種在大陸會被“禁言”的消息呈現在觀眾眼前真的難能可貴。

  5. 不透明,就可以有好多位偷,𠱓,騙😅

  6. 中國需要一個台北市長陳水扁,徹底打破公務員高高在上的傲慢,成為真正的人民公僕

  7. 不管在什麼體制裡,沒有人是可以逃離環境對其的影響的,所以只能離開那個環境。被放在沙漠裡的企鵝🐧說自己很難受,給它抗抑鬱藥物或者讓它改變沙漠,企鵝只會越來越癲狂。

  8. 我觉得这类文章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大陆以外的中文读者对中国大陆体制了解的空白。以前常常能在评论中国大陆政治的文章下面看到其他地区读者的困惑,”为什么体制内没有人站出来阻止“诸如此类的不解,甚至把许多dilemma归因于个体的软弱和劣根性。相比香港的政治运动等等事件中的个体的故事,记录这种国家机器内的个体体验目前还是很少。

  9. 同为新手窗口工作人员,我们单位的一些同事有的时候还会私底下嘲笑过来办事的居民,真的很恶心。个人觉得政府人员其实就是服务人员,应该拿出做服务业的态度。现实政府里面认真做工作的人真的很少(会到政府上班的人大多就是图工作清闲来的)。以前在外企上班,同事都是卷的要死,现在你认真工作,同事还要阴阳怪气嫌你做的太多。

  10. 说的很好,我就觉得中国的行政问题很大,也不知道是因为管理有问题还是培训做的太差。
    特别是文中说到系统开放的问题,很多时候在中国你压根不知道某些事情是谁决定谁负责的。我有次在外国使用了工商银行的信用卡消费,信用卡自动将所在国的货币转换成了美元进行记账,但使用的汇率却出奇得低。我打电话询问银行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是“汇率是由内部系统决定的,我也不清楚”,当我询问内部系统又是依据哪里的汇率决定时,回复我说“看不到的,这个只能记账后才能知道汇率是多少”。
    我在俄罗斯生活过一段时间,俄罗斯的官僚主义与中国相比也不遑多让,但俄罗斯的行政责任制可以说能让中国望尘莫及。之前我女朋友跟我讨论过一个新闻,中国某大学的一名学生在期末考试取得了96分,但被教师失误登记为69分,学生打电话给教师后,教师说已经出国无法提供帮助,而学校教务处又称这是教师的责任,这是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踢皮球手段。至于原因到底是行政管理的混乱还是推卸责任,又或是中国人是否不愿接手麻烦事,我实在难以确定。
    而根据我的经历,类似的事情在俄罗斯就难以发生。我在俄罗斯交流时,发现政府机构或是学校,事件无论巨细皆有正式文书命令(称为Plikaz),从下令人是谁到负责人是谁,皆有据可查。比如在学校期末月份,关于成绩登记和考试事项,都会公布相关的文件,如果发生成绩登记错误的事情,只要寻找对应的文书和负责人就能直接解决。我并不是想说明俄罗斯官僚主义下的行政效率有多么优秀,我只是想说明在中国十分缺乏这种公开透明的明确到个人的责任制。
    或许正是中国这种不透明不公开的决策,也导致了政府公务员的懒政怠政吧。

  11. 很喜欢这样的文章。作者的感受真实而自然。把我们没有认真了解过的官僚系统的一个面向,展示在我们面前。希望能看到更多这种文章!

  12. 很有人情味儿的口述报道,感谢作者和端带我看见

  13. 很好的文章,可是我们福建这里公务员退休工资都是上万的,哪里会只两三千?

  14. 很好的文章!新人进入 一个新体制有的发现 ,有诚恳有反思。

  15. 我刚毕业也有这种疑问,为啥没有人好奇五险一金具体的政策是什么样子的,没人较真过? 我在上海,想要查退休金的具体计算公式和医保的具体使用规则,得打好几个电话到12345市民服务中心,一开始咨询有时候不同的咨询员甚至有不同的回答,后来我直接问哪里能看到具体的红头文件,电话转几次线之后才有一个人告诉我去哪个政府网站搜索哪个关键字(是那种政府内部的术语,你绝对想不到要这样搜索),然后找到了具体的退休金计算公式pdf,接线员也提醒我可能文件最近会修改,看上面通知。
    退休金的计算需要综合前几十年你所在城市每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计算,但是我又查不到具体的数字,没法算,医疗保险的使用也有一套复杂的规则。大城市还算好的,因为貌似不同城市,省市医保的规则不同,退休金貌似是全国统一的,一些地级市你想要详细的规则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大家也都习惯了,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大部分人根本不关心。一些小城市,一些政策的制定,甚至都是那种上头领导一拍脑袋就决定的,比如拆迁款直接计算到你的社保中,但是计算进去之后你想要把社保账号转移城市又是十分的麻烦,反正就是都是乱七八糟的。
    在中国,大家貌似都是盲目的相信权威,因为的政府的保险,你只要交钱就对了对你没有坏处的。

  16. 想起韩国电影《下一个素熙》,讲的也是一个年轻女生进入实习工作后,体会到公司和社会结构的冷硬和异化。不同在于电影里的素熙是在公司工作,而口述者是在权力系统里,或者是这就是电影里在教育局里工作的素熙版本。

  17. //但沒過多久,我就突然反應過來。我覺得很可悲,怎麼自己突然就變成了這種龐大系統的一部分。我也很怕老了之後遇到我自己這種工作人員。//
    令人深刻的一段話,也不禁想像,可能我們這一代老了之後,面對的是望塵莫及的高科技申請方法,到時候我們就會像現在看到的老人家般無助......

  18. 希望有更多重視人的公務員在體制內,而且有像被訪者那種對權力差異的覺察。在沒有自由的國度裡,至少還有一點點的微光。

  19. 制度可以將人異化。
    欠缺反思能力的人,尤其容易。

  20. 所以社保到底是怎么算的?

  21. 根本不是这样的,现实比这惨多了

  22. 好什么好?这也叫好?

  23. 很好的文章!希望看到更多普通人的讲述

  24. 挺好的 这样的文章 能让人感觉到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面对权力 面对官僚机器的感觉。整天看太复杂的叙事也会很辛苦吧。

  25. 这很湖南

  26. 五险里面其中一个保险是“工伤保险”而非工商

  27. 写的真的是浅薄无比

  28. 希望多来一些这类展示小人物视角的文章!

  29. 做過服務性行業的人就知,投訴工作態度就象徵着你其他範疇的表現均很好。

  30. 很棒的思考,有时候憎恶的是大机器

  31. 很棒的文章。
    非常感謝。

  32. 很真诚的叙述,非常动人,希望能在端继续看到这类没有明显雕琢痕迹的文字

  33. 喜歡這類記載大城小事的文章。
    牆外報導大國新聞最多的是中美關係,頂多就關注一下幾個大城市的經濟數據及民生政策,縣城生活的報導少之又少。謝謝作者誠實的文字,讓我了解多了一些些主旋律以外普通人的生活。

  34. 很想說什麼,但是又不知道要說什麼。希望作者人生能更順利,來辦事的老人家能少走個兩趟。

  35. 如果感到快樂你就動動腦表示:

    內容又淺又無聊,稍微看看社會新聞就會獲得更豐富的內容。

  36. 有这样的工作人员好难得,感觉大部分人在没有觉察之前,就已经舒适地融入到系统里面去了

  37. Maru liked this article

  38. “工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