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核酸支配的生活,什麼成了「新常態」?

常態化核酸一年究竟要花多少錢?錢花在哪裏、由誰負擔?被常態化核酸支配的日常何時能恢復「正常」?
2022年3月17日,江西省南昌市,人們在臨時檢測站排隊進行核酸檢測。

5月23日,因核酸檢測超時20分鐘被地鐵保安攔下的宋玉,坐在的士裏忿忿不平:「生命保質期比麪包還短。」

當晚11時許,追趕末班地鐵的宋玉被保安攔了下來,要求查看核酸檢測報告。深圳自3月底解封后,便在全市推行常態化核酸檢測,最初要求乘坐公共交通需持48小時內的核酸陰性報告,4月5日後延長至72小時。宋玉看着手機健康碼頁面顯示「72小時陰性」的綠色方塊變成了「7天陰性」,便指着上次檢測的時間試圖與保安理論。對方卻盯着她的眼睛說:「超一分鐘也不行」。

同一時間,保安又攔下另一名趕末班車的乘客,這名乘客核酸檢測時間未超過6小時,因此健康碼頁面的核酸方塊顯示「檢測中」,也同樣被保安拒絕入站。在該乘客與保安理論時,宋玉試圖趁機衝過攔截,一旁的保安頓時大喊起來:「誒!你幹什麼!來人!給她拍照!拍照!」

5月中旬,中國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在黨媒《求是》雜誌撰文表示,面對Omicron變種,中國要「完善常態化檢測機制」,包括在省會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城市建立15分鐘「核酸採樣圈」,提前規劃「永久性方艙醫院」等。

如今,高頻次的定期核酸檢測,已成爲很多中國居民的新日常。據端傳媒統計,自4月初以來,已有5省32市宣布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即全體居民均需依固定頻次進行核酸檢測,搭乘公共交通和進入公共場所(如學校、公司、商場、醫院等)時,需持規定時限的核酸陰性報告。

這些省市在街道和社區中搭建的「15分鐘核酸採樣圈」,在擠入居民生活日常的同時,也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觀。據端傳媒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29日,中國大陸境內已建成超8.4萬個採樣點。其中,浙江省以逼近2萬個居首,全國參與常態化檢測的總人口規模近6億。

中國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5月底對此表示,常態化核酸檢測利於及早發現地區風險,並指「『防』是成本最低的」。同時,在財經報告成本測算及民間輿論的倒逼下,衛健委5月22日再度下調核酸檢測價格,多人混檢成本不得超過5元/每人份,政府機構的常態化檢測更被壓至3.5元/每人份。醫保局也在醫保負擔爭議後於26日表示,常態核酸的檢測費用由各地政府財政承擔,不動用醫保存糧。

儘管如此,人們心頭的疑問並未因有關部門表態而消除:核酸常態化在各地有怎樣的不同?常態化核酸一整年究竟會花多少錢?錢花在哪裏、由誰負擔?中飽了誰的私囊?常態化核酸可以讓生活從疫情中恢復「常態」嗎?端傳媒綜合採訪、資料及數據,試圖找尋一些答案。

困在核酸裏的生活

地鐵被攔並非宋玉第一次感受到核酸的捆綁,此前,她險些因核酸報告過期而無法就醫急診。

5月中,宋玉的寵物狗舔了她右腳未癒合的傷口,翌日晚發現創口疼痛,皮膚上一條紅色血管凸顯蔓延至腰部。擔心感染狂犬病的宋玉立刻趕到附近醫院看急診,保安因其沒有72小時核酸報告將她攔在了醫院門口。由於核酸結果需要3至4小時,即使宋玉當下做核酸,也要等到凌晨才能就診,保安建議她第二天再來。

「那我今晚死了怎麼辦?」宋玉說,雖然如今想來當時的感受有些矯情,但也有真實的擔心,因狂犬病病發很快。她當時腦子裏便閃過4月上海數名患者因等待覈酸無法及時就醫離世的新聞。

和保安僵持不下的宋玉,還是進入了發熱門診準備做核酸。醫生待宋玉說明情況後,問是否10天內都沒有做檢測。宋玉的核酸結果恰好隔了9天,醫生便表示可以跟保安說明情況到非發熱門診就醫。她氣呼呼地回到醫院門口準備質問保安,但這次對方什麼都沒說便讓她順利入院。

端傳媒查閱資料發現,深圳各醫院對就診者核酸檢測要求不一,有的僅要求住院病人持72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有的則對所有就診者要求48小時內核酸證明。宋玉猜測其就診醫院的保安對相關規定可能並不熟悉,只是按照目前深圳統一的72小時進行查驗。

目前,已開展核酸常態化的省市,對核酸檢測的頻次最短要求是48小時,最長則有一週一檢,較多省市採用72小時爲要求檢測頻次,這也與Omicron變種病毒2至3天的潛伏期相合。浙江杭州、紹興等曾要求48小時核酸效力的城市,近期也延長至72小時。擁有近億居民的人口大省河南,計劃自6月1日起推進全省核酸常態化,並擬成爲「全國第一個在全省範圍實行『48小時核酸』的省份」。

爲了保障如此高頻次的檢測,各地開始以不同的方式鋪設核酸採樣點。

杭州、寧波、深圳是最早開始核酸常態化的城市之一,這些地區多依賴原有的醫療機構、藥店、學校、小區、社區等設置檢測點。江蘇無錫與河南省,則大量鋪設專屬的「核酸小屋」,小屋內部氣壓高於外部以防止外部空氣進入,採樣員因此可以不穿防護服在其中工作。上海則兼有固定採樣點、採樣小屋及移動採樣車,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甚至研製出核酸採樣機器人,30秒可以完成一次無人檢測。北京則以與第三方檢測機構合作爲主,以朝陽區爲例,5月6日,朝陽區設置了292個常態化採樣點,其中191個爲第三方機構承接。

大量檢測點的好處是儘可能避免了排隊擁堵的情況,給了需要檢測的居民更充分的時間,無論午休、下班還是路過,都可到鄰近檢測點完成當日檢測份額。相應的,人手緊缺就成了難題。例如,杭州爲了填補採樣員人力缺口,除了公立醫院醫務人員,當地政府還動員民營醫療機構和藥店的工作人員,以及學校校醫、離退休醫務者等。

而在部分例行全員檢測的城市,則將人力投入壓縮在固定的一天。例如,在每週五例行全員檢測的陝西西安,社區核酸檢測員清晨5點至6點便會提着喇叭在居民樓下呼喊:「某某(小區名)的下來做核酸咧。」社交平台中也不少見西安採樣員清晨開始上班的短視頻宣傳。於是每到週五清晨5點,一些西安市民的微信群就會跳出幾個人罵罵咧咧幾句,過一會又都消失睡回籠覺。至於爲什麼要在凌晨5點開始檢測,沒有人給出答案。

核酸經濟賬

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需要花多少錢?縱觀各地,核酸檢測的總花費可以拆分爲檢測試劑費用、人力成本和採樣小屋等建設成本三個部分。

自2020年年初疫情爆發至今,中國境內的核酸檢測價格已經過5輪降價。以北京爲例,2020年核酸檢測有過240元/每人次、180元/每人次等標價,私家醫院做加急有加價至300元/每人次以上。2021年1月,中國統一下調公立醫院核酸檢測政府指導價,將單人單檢價格降至80元。

2022年5月25日,中國國家醫保局進行了第五輪核酸檢測調價,要求各地在6月10日前調整核酸檢測價格,單人單檢降至16元/每人次,多人混檢降至5元/每人次,由政府機構組織的大規模篩查和常態化檢測,則降至不高於3.5元/每人次。

根據不同機構財報測算,3.5元/每人次已是核酸檢測單價底線,這一點已成共識。以較多省市採用的72小時檢測頻次計算,常態化核酸後,一名市民一年要進行至少121次核酸檢測。僅目前已參與核酸常態化的6億人,就要花費超過2.5千億元人民幣。

端傳媒發現,不同財報機構的核酸成本測算中,人力成本是否應涵蓋在核酸檢測單價中,計算方式並不一致。不過可以明確的是,由於3.5元/每人次已接近生產單劑次的成本價,因而在公立醫療機構之外僱用的採樣員或技術員的人力成本無法涵蓋在核酸檢測試劑價格中。

4月以來,在招聘網站中不斷可以見到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高人口密度城市高薪招聘核酸採樣員、檢驗員等,月薪5000元至1.5萬元不等,甚至有月薪2萬元或日薪過千的招募貼。招聘公告有的由招聘網站代醫療機構發布,有的是當地國企發布,有的則是第三方檢測公司的招募。

據中國國家衛健委,截至5月13日,中國大陸共15.3萬從事核酸檢測的專業人士。據東吳證券測算,若所有二線以上城市都推行48小時的核酸常態化,共需要73萬從業者,需補充相關人員58萬人。核酸時效的要求越久,需補充採樣員越少。據河南省2022年初發布的《關於開展核酸檢測相關人員項目制培訓工作的通知》,僅河南一省,便計劃培訓採樣員5萬餘人。而浙江杭州、寧波、溫州3市的採樣員,均已突破萬人。

73萬
據東吳證券測算,若所有二線以上城市均進行48小時常態化核酸檢測,則需投入檢測人力73萬;若延長至72小時核酸,需人力49萬;延長至7日,則僅需21萬檢測人力。

採樣亭的搭建和維護也是花費的重頭。目前,一個採樣亭的公開報價是1.5萬元至4.68萬元不等,河南省近期採購的4.68萬元/個的採樣小屋,在各地政府中單價最高。據東吳證券測算,若以每3000人設1個採樣點計算,全國一二線城市在採樣點購置上需花費47.5億元。

華創宏觀則綜合計算了人力與採樣小屋的成本,其以採樣小屋單價3萬元、每萬人3.5個核酸小屋、人力成本每日3*300元(1至2名採樣員和1名信息登記員,日薪300元)計算,今年年內(5月至12月)將產生費用約600億元。

5月12日,中國人民大學學者許光建對媒體指出,雖然核酸檢測價格一再降低,但常態化核酸檢測仍可能給地方財政帶來較大壓力,北京、上海、廣州等原本財政富裕的城市或許可以負擔,但中小城市將面臨較大壓力。

有網民對河南省「48小時核酸圈」做過粗略計算,以一億人混採單價4元計算,一年需花費765億元,佔河南2021年財政收入的1/6,超過當地醫保支出的一半。

那麼,誰來負擔常態化核酸數千億元的花費?

5月22日,華創宏觀有關常態化核酸成本的分析一度被大量網民轉載,其分析指出,常態化核酸的花費8成由醫保負擔,其餘2成由財政填補。而目前3.6萬億元(含生育保險)的醫保結餘,可以承擔大規模核酸開展3年半。這也意味着,常態化核酸可能帶來嚴重的醫療資源擠兌,「看病貴」可能再次引發社會問題。

5月25日,中國國家醫保局回應南方某地的請示時表示,不可用醫保支付大規模人群核酸檢測費用,常態化核酸的費用由各地政府財政承擔,醫保只承擔到醫院就診時所需的核酸檢測費用。相關規定隨後被各地方政府轉載。

事實上,在醫保局發文之前,深圳、上海等地均有使用醫保基金支付政府組織的大規模核酸檢測費用。2022年2月,深圳市衛健委解釋「應檢盡檢」人群的核酸費用時表示,醫保承擔90%、財政承擔10%。另據上海市醫保局,截至2021年8月底,上海醫保累計支付Covid-19核酸檢測1500餘萬次,花費近12億元人民幣。

八點健聞,醫保還分攤了各地疫苗接種費用,而由於疫情地方財政早已捉襟見肘,財政爲醫療機構和第三方檢測機構的付款流程又極爲冗長,上海等多地第三方檢測機構費用仍未結算。同時,財政負擔成本均不包括醫護人力成本,這部分由醫療機構自己承擔。

5月28日下午,四川閬中市「健康閬中」微信公衆號發布「閬中市疫情應急指揮部關於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的公告」,表示該市自5月30日起推進常態化核酸檢測,要求鄉鎮、街道組織居民到指定核酸檢測點「自覺自費檢測(3.5元/人次)。」隨後,當地有關部門人員回應媒體稱,政府財政無法負擔常態核酸費用,工作人員也是聽令辦事。

據中國衛健委相關規定,核酸檢測分「應檢盡檢」和「願檢盡檢」兩種,但並未劃定常態化核酸的分類。因此,四川閬中通知中「自覺自費檢測」的文字遊戲,雖掀起輿論風波,卻難以評定其涉違規。

2022年4月26日,北京,一個臨時檢測點,一名工作人員穿著防護服,替排隊的人登記進行核酸檢測。
2022年4月26日,北京,一個臨時檢測點,一名工作人員穿著防護服,替排隊的人登記進行核酸檢測。

錢流向了誰

財政和醫保支出的巨額費用,最終流向了哪裏?端傳媒梳理發現,核酸檢測產業鏈的受益方,可粗略地分爲第三方檢測機構與試劑廠商。

第三方檢測機構此前多以腫瘤檢測、妊娠檢測爲主營業務,2020年之後轉爲Covid-19核酸檢測。目前,中國大陸共有千餘家第三方醫學實驗室,不過7成都屬於頭部4家公司,尤其是佔據市場份額34%的金域醫學。

截至2021年底,金域醫學有超過700家實驗室(含自建與合作共建),分布在全中國700多個城市。據其財報顯示,金域醫學2021年全年Covid-19檢測服務營收47億元,佔其總醫學診斷服務營收40%以上。2022年第一季度,金域醫學營收42.51億元,財報未精確計算Covid-19檢測營收,但其預測收入規模約24億元。

僅次於金域醫學的是迪安診斷,2022年第一季度Covid-19檢測業務營收高達18.81億元,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20%以上。而Covid-19檢測試劑盒的龍頭企業之一達安基因,在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中並未提及Covid-19檢測的相關營收,不過在2021年,試劑盒爲其帶來43.38億元的利潤。

並非所有企業都過得如此順風順水。由於核酸檢測單價不斷被壓低,相關機構的利潤紅利也漸漸走到盡頭。同時,由於財政支付流程緩慢,不少檢測機構自行墊付了大量未結款項,在醫保局五次下調核酸檢測價格後,第三方檢測機構應按多少單價向地方財政索要支付,已成一筆糊塗賬。

在第三方檢測機構中曾佔有一席之地的聖湘生物,2021年營收便不及2020年。華大基因2022年第一季度的營收也出現了同比下降。

隨核酸檢測單價的壓低,利潤率也被極速壓縮,檢測頻次目前可能已到峰值,加之地方財政吃緊需先自行墊付成本,中小企業或在去年底已被市場逐步淘汰吞併,或仍在觀望不願入場,因此,市場中關於如今是行業最後狂歡的聲音成爲主流。而此時,頭部企業早已賺得盆滿鉢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海爾生物通過建造採樣小屋,也在這條產業鏈上分得了一杯羹。目前採購單價最貴的河南省核酸小屋,由「海樂苗智能物聯有限公司」中標,該公司是海爾生物的子公司,依據河南省規劃的1.4萬個核酸採樣屋計算,海爾生物在河南省通過建造核酸小屋可營收超過6.5億元。

據海爾生物5月25日的財報披露,其公司的採樣工作站已進入上海、成都、北京、武漢、太原等200多個城市。

常態核酸能讓生活恢復「常態」嗎

常態化核酸似乎提供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病毒共存之路。多家財經分析機構的核酸成本測算中均提及,常態化核酸的花費遠少於大範圍封城帶來的損失。《環球時報》前主編胡錫進亦稱,中國堅持動態清零,常態化核酸就是最佳的選擇。

然而,端傳媒梳理發現,多地在推進核酸常態化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加碼」,引發輿論強烈反彈。4月中旬,深圳南山區居民若核酸時效超過72小時,便會接到街道辦打來的電話,目前相關措施已取消。另據紅星新聞,江西省、安徽合肥、湖北武漢、遼寧大連等地,若居民無故未按規定頻次檢測,健康碼將變成「灰色」或使用受限。5月31日,吉林省四平市甚至提出:兩次以上未參加核酸檢測依法行政拘留10天,並處罰款500元。

除中國外,目前仍有部分國家以大規模核酸檢測作爲監控疫情的主要方式。其中以丹麥最爲典型,過去兩年,丹麥花費超過23.6億美元,進行了共計1.27億次的核酸檢測。5月上旬,數名丹麥傳染病學學者、公共衛生學者向政府建議,不再進行全員核酸檢測,而將檢測重點放在老人等高危群體中。

德國華裔病毒學家、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陸蒙吉對端傳媒解釋,前兩年疫情爆發初期,大規模核酸檢測的目的是儘早找到陽性病例並將其隔離,以阻斷傳播。但隨着傳播力更強的Omicron出現,多國趨向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政策,檢測的重點便放在了高危人群,目的是及早介入爲其治療。

而面對中國疫情防控「動態清零」的目標,陸蒙吉認爲,依靠核酸檢測是無法做到(清零)的。他以北京、上海疫情控制情況舉例,北京朝陽區之所以疫情控制相對穩定,是結合了常態核酸與人員流動管制,若只有常態核酸與傳播鏈溯源,疫情便會如上海隨人員流動擴散。

「不是有了常規檢測,就能恢復社會正常運作,它不是一個萬能的措施,」陸蒙吉解釋,Omicron變種病毒傳播力強,聚集性感染的隨機性很強,大型活動中若有1例陽性病患,就可能造成數十甚至上百人傳播,在此情形下,大型活動的舉辦也將十分審慎。

事實上,大型活動的取消已初見端倪。5月6日,經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研討,原定於9月在杭州舉行的第19屆亞洲運動會宣布延期,而原定於12月在汕頭舉辦的第三屆亞洲青年運動會則被取消。

陸蒙吉補充道,爲實現「動態清零」,不僅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國際通行受阻,如今省際市際通行也受到阻礙,人員流動的受阻勢必會造成更多難以估算的經濟代價。

四五月份的上海,已經預演了「動態清零」的代價。5月31日,上海宣布6月1日起不再限制居民出入,結束長達65天的嚴格封控。據牛津大學Covid-19政策追蹤系統統計,除無資料的國家/地區外,目前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仍施行居家隔離等嚴格疫情封控措施的國家。

即使依靠高頻次的常態化核酸和硬隔離實現「動態清零」,人們被核酸檢測支配的日常,行程軌跡稍有不慎動輒2周、4周甚至更長時間的居家和集中隔離,擔心隨時而至長達數月的封城而瀰漫的不安,也遠稱不上回歸了「常態」。

讀者評論 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该跑路了,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还不懂吗!?

  2. 最後一張圖,台灣對居家隔離的要求,居然算是無措施的嗎?

  3. 不说钱了,先说说人吧,夏天要到了,这些露天核酸点,再穿个防护服,都疯了吗

  4. 社會主義vs資本主義。

  5. xj应该是指新疆

  6. 对比阅读了xj paper,一点有意思的观察是,内地的基层管制的底层逻辑和xj是打通的,甚至xj的官方用词也包括“网格化管理”、“应收尽收”、“常态化”,执行上也都依赖无法可依、无限制扩张的公权力,所以到底是武汉模式还是xj模式、甚至之后是hk模式,也许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7. 你都分不清初到底是河南人被妖魔化呢,還是河南這地方就真的成本比較高。

  8. 至於爲什麼要在凌晨5點開始檢測,沒有人給出答案。
    因為這樣一大早做完核酸大家可以去上班啊

  9. 水深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