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密碼:做一名新時代的中國媒體人

煽動民粹,有償新聞,當政府喉舌……系統就是這樣運行。我們勸自己:你若光明,結果就是公司倒閉,全員失業。
大陸 媒體 社會運動 科技

前幾天跟香港的同行閒聊,談到我平時的工作內容,便如實相告:作為一名媒體從業者,我的主要工作是蒐集早已存在於互聯網上的資料,整理發送,然後等待軟文廣告的降臨。我本以為,這是很常見的工作內容,是每個當代新媒體工作者都在經歷的三點一線。但在香港傳媒工作的朋友對此表示大吃一驚,告訴我這些行為在香港相當罕見。我忽然意識到,原來司空見慣的大陸媒體工作盈利模式,其實是自成一體。

在高校學新聞

我沒有新聞理想,至少之前沒有。一定要追憶的話,高中老師在課堂上放過柴靜的《穹頂之下》;有節自習課,我買來《南方人物週刊》看《白銀往事》;我還加入了負責出版報紙的學生社團,起初當記者,後來做主編。但我從沒有在某個時刻問自己:要不要把記者作為職業?

到高考報志願的時候,我對職業仍然沒什麼概念的,只對專業有一些道聽途說:工科生要下工地,理科生要掉頭發,只有文科看起來輕鬆,還不用學數理化。但我高中是理科生,可選的文科專業實在不多。正好看到一所傳媒類的重點大學自主招生,便前去報名,最終順利通過,如此就成了新媒體專業的一名新生。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評論區 67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评论说是不是校花驴的,乐死我了

  2. 全世界媒体环境都这么烂吧,都是煽动情绪为王。都tm后真相时代了,你以为就中国这样吗?

  3. 国内新媒体从业员分享他的经历,管中窥豹,大陆媒体越来越失去媒体功能“堕落”的原因,可见一斑。

  4. 同情他,但同时又鄙视他…

  5. 全文透露出一个理想主义者面对现实的无奈,感觉像是踌躇满志的传媒专业学生走出校门,大喝一声:我要揭露世上的不公,为人民发声。结果突然一棍子打在膝盖上,给武举人老爷请安了~

  6. 這篇討論也不少了,但也想多提一筆,「教育辨識假新聞」,這真的是國安教育啊。
    假新聞,以及帶風向等,也可用資訊戰心戰或鬥爭視之。須知戰場上,有用的兵器還是不須分敵我,好用就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教曉辨識假新聞之術外,怕還是要再強調假新聞之源率皆非我,我們或否仍是第一原則,兵器重要,誰拿著誰用更重要。否則把兵器都否定盡了,有事就來不及了。

  7. @one1 我负责任的告诉你是真有这样的人,我几个同学就是,一开始可能是网评员带节奏,但带着带着就会有大批人相信

  8. 大陸如果能同時看到環球時報和自由時報,輿論環境是不錯的

  9. 新自由主義環境下財團對媒體控制力不如不受限制政府權力親自控制厲害,法治控制下環境還是有異議的空間。以前紙媒時代挺厲害的,社交媒體時代打破這個格局,當然這樣也造成民粹崛起,這好像顯得紙媒時代沒有那麼糟糕了,算是回不去時代了。

  10. 以前在評論區見過大陸的國家主義者大致的觀點認為評論區都那些批評當局都是陰謀論,當局為大陸人設置防火牆是有好處的,覺得牆外輿論環境很糟糕還不如回牆內刷抖音;這也有可能是機構的網絡評論員的評論,不清楚是否大陸真有一批國家主義者是這個觀點,如果真有這種國家主義者,既然這些人認為牆外輿論很糟糕幹嘛費力氣翻牆,為什麼認為當局願意看到它們這些人翻牆瀏覽資訊,這種觀點在牆外表現出來有些行為藝術。牆內資訊言論管控把人的思維塑造什麼樣

  11. 其实很多时候像我这样的一般读者也能想到,财新都只能读节选,其他媒体诸如虎嗅这类都是全文阅读,还没广告的那种,它总要有收入来源啊

  12. 我的天,连穹顶之下都能当作启蒙了,现在学校已经到这程度了

  13. 平庸的恶

  14. @Siamei 認同。
    很多人認為台灣的自由就是好,但是沒想過中國的媒體被中共把控,台灣很多媒體也是被大財團把控。
    在新自由主義下,這些大財團的資本權力,就和中共的政治權力一樣,是不被監督,不能被制衡的存在。

  15. 题外话,配图看得我密恐

  16. 角色互换一下,立刻可以从环球时报切换到自由时报。

  17. 牆內有真正的媒體?

  18. 在中国,要么填饱肚子,要么承受一种身份的撕裂,你只能从善良和薪水中取其一。这是这片土地的生存之道。

  19. 在海中心說話表示:

    很特別的分享。最後看來作者有點為自己的平庸之惡找借口,不認同,但能理解。每天清醒地在做明知的傻事,痛苦和身份的撕烈感受強嗎?心口不一,如果是我,我做不到。

  20. 看到不少台灣人留言似乎認為這只是中國共產體系下才產生的問題,事實上台灣也早就已經是如此。
    對財團來說,經營媒體並非為了成為監督、為民喉舌,只是想掌握「話語權」。
    更不用説多少上位者本身專業根本與新聞專業八竿子打不著,故整體的氛圍,營運模式皆會連帶影響到底下的員工,如文中作者所述,當你身處的環境即是如此,要說推翻幾乎不可能,只能黯然離開,但現實不一定允許。
    台灣的讀者,建議你們去讀看看
    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黃哲斌
    https://www.feja.org.tw/39909
    你或許再一次打開電視,打開網站
    眼睛可以戴上一層濾鏡
    如果你覺得為什麼看個「純」新聞要這麼麻煩
    那就花錢支持願意堅持新聞專業意理的媒體。

  21. 啊,感谢分享。当然,这件事和从事烟草大麻酒精饮料职业差不多,就看良心有没有卖个好价钱…

  22. 归因难免片面。但其中新媒体工作的细节,能帮助大家增加过滤信息的经验。在算法引导及流量引诱下,内容生产者是如何一步步失守,成为“元宇宙”中失落的纵火者。

  23. 你若光明,就会被封杀。
    这样的结局不限于传媒行业。

  24. 至少感谢你写了这篇文章

  25. 感谢分享,难得的新闻内幕👍

  26. 感谢分享可以帮助大家迭代过滤信息能力的细节与经验
    新媒体除了需要警惕逐利的算法推送,另外和公共教育一样都是墙国系统性扭曲信息的重灾区,专门生产一些服务于党国统治并合理化其既得利益的大是大非

  27. 无能为力,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媒体人,真的既可怜又可悲。可怜没有独立施展的空间,可悲也成为庞大洗脑机器中的一环。在这个强大的专政机器下,每个人都在所难免,可每个人都在共同炖制一锅毒汤,不知何时是个头。
    生活在这里,你总是被这些条条框框束缚着,鲜有自己施展的空间。在这里,所有理性的探讨都被迫消失,那些为真相而进行认真调查的记者,不是在监狱,就是在去监狱的路上,或者在他国流亡,最后这片土地只剩下无知者的狂欢

  28. 很可悲的是雖然中國在意識形態控制和市場結合方面做得很露骨或「出色」,社群媒體時代一切訊息都在廣告化卻是全世界存在的問題,這大概是為什麼衰仔樂園會創作出廣告化身的人。Influencer在包裝精緻的內容中間夾入商業內容,只要吸引觀眾什麼內容都可以製作,而只要能夠賺錢什麼商業內容都可以夾雜。人們越來越享受把時間花在觀看質量優美的廣告。曾幾何時我們都非常痛恨電視裡插播的廣告,而如今我們使用YouTube跳過插片廣告的功能來跳至正片廣告(廣告就是正片,正片就是廣告)。我們吝嗇為新聞支付的費用,寧願讓我們閱讀的食糧變成企業或政界炮製的迷魂藥。即便在香港和台灣,有多少相信了川普關於大面積舞弊的假新聞?有多少youtuber和政治人物高度綁定充當傳話筒?

  29. @第十一個觀察者
    但依照文章內容所說的「台灣傻事」很多取自台共或中天,這些頻道所流出的新聞應該不像您舉例的美軍駐台一樣對中共是屬於負面消息的新聞吧?反而絕大多數是讚揚中共、貶低台灣的新聞,這些新聞應該不會被官方找碴吧?
    還是說文中的主管怕被莫須有或是不小心踩到雷,所以先矯枉過正的把自己腳給砍了?
    望指教

  30. 文字精煉。形象及意思都達到了,謝。

  31. 第十一个观察者表示:

    @Weber @天上人间
    根据我的经验,“我们还是要有一些底线,台湾的那些还是不要做了”这句话里“底线”指的应该不是老板自己的“良心”或者什么“道德困境”,这里的底线应该指的是“政策法规”的“红线”。
    所谓的政策法规底线即《即时通讯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规定》,这个政府监管主体要求文中类似的自媒体未得到批准不得发布或转载时政类新闻的规定。因为台湾问题在大陆的敏感程度是要高于其他“国际新闻”的,比如美国xx地发生枪杀案死了xx人这种,其实在分类里敏感度其实不是很高,所谓“时政内容”大概率是涉及到中国政府本身的,比如美军在台协助训练这件事情,当时在大陆很多自媒体从推特或者其他外媒上得到消息认为是个爆点,起了很吸引眼球的标题比如“美军已经驻台xx”云云,这种标题当然很吸引人,也更容易炒作起来民族主义情绪来增加流量,但是他们犯了个错误,就是他们的速度比外交部和官媒表态还要快了,这其实是会惹怒监管机构的,监管机构想要的是对媒体的控制力,而不是让自媒体逾越“权威发布”的官媒,对外交事件的“定义权”必须在官媒手上,其实“上头”(中国外交部,几大中央媒体)没定性之前,美军到底是否驻台是个严肃的外交问题,毕竟“协助训练”和“驻军”在政府层级的外交辞令上是完全不同的含义,这就导致自媒体太过于追求爆点反而有可能会触怒监管主体,导致自媒体的账号被删除或者封禁,所以我想那位老板大概是害怕自己公司的自媒体人僭越了导致得不偿失吧。

  32. “台灣人民共產黨”是啥?

  33. 其實做好防護,看一看把廣告偽裝成新聞、煽動對立、進行意識形態灌輸的媒體也是有用的,可以有針對性的做好反洗腦工程。

  34. 可悲的是就算将此文的内容告诉内地的普通人,也没有多少人在意,一方面是被愚弄久了反而说你是标题党引战,一方面是根本就不care因为要忙着赚钱

  35. 作為媒體消費者,假若沒有給予金錢,看了包裝成新聞的廣告,這不太能抱怨,但前提該廣告寫明「廣告」。這前提下,立場新聞的廣告新聞,我能接受。
    反而,蘋果網上新聞(雖然已被消失)的做法令我反感,連付費用戶都要看廣告。app廣告太佔空間,又有廣告新聞,我寧願給多些錢去掉廣告。最後為了去除廣告,我放棄用app用browser算了。
    插入式廣告都有高手低手之分,太低手衹會令人反感。香港媒體而言,低手代表為TVB,先不談他們新聞觀點如何偏頗,單是那些「直插式」廣告已令我避之則吉。

  36. 哎,真是不知地说什么好。

  37. 第一次听到把广告伪装成新闻这种说法,受教了。幸亏我平时没看短视频、今日头条,也没看新京报这一类的。我是没理由,也没权利说作者是逐利之人,年轻人谁不想赚钱养活自己。我也是看了你的文章,以后会记住广告和新闻的区别

  38. 那位領導會認為台灣傻事的報導突破底線,我想要不是對台灣有感情跟了解,就是很單純是一個常識人:看中天新聞是很有趣,可變成自己名下的東西可是恥辱到無以復加。

  39. 另外做個補充,例如台灣『報導者』這家優質新聞媒體就是純網媒,而且是不收廣告跟商業贊助的。

  40. 端新聞很專業,很有價值,因為這些專題非大眾最關注的話題,亦不是其他媒體有興趣寫的,

  41. 『配合平台的議程。』
    『以字節跳動為例,今日頭條和抖音的運營人員會向媒體方提供選題和新聞線索,並表示一旦出稿,就可以獲得官方的流量扶持,甚至登上熱搜榜單。』
    這部分讓我好奇,所謂『議程』,從根本的源頭是由『誰』來決定的呢?
    實際上就是中國共產黨吧,這篇文章所有亂象的根源也源自於此。

  42. 这不会是笑话驴写的吧

  43. 是說,中國網路媒體的畸形發展其中一個原因應該也是源自它們沒有資格自行採訪報導吧,所以文中主人公才會反覆複製貼上。

  44. “或许是一种犬儒,但是做一名新时代媒体人,谁又敢理想主义呢?”还挺骄傲哈哈哈哈哈

  45. 我不懂那個領導的底線,相較於「外國的壞事」的天災人禍,「台灣的傻事」又不會死人,真要有底線也應該先是「外國的壞事」吧?

  46. 有意思,納稅人繳錢給政府在各大網站app下廣告洗自己的腦,自己努力工作為了自己更穩定的被壓榨,絕妙

  47. 真情實感勸作者轉行吧,我也曾經是媒體人,挖過企業黑料,批評敲打過地方政府,但大多數時間是給甲方寫稿恰飯。跟我同時期的記者編輯們有的重新司考當律師了,有的下海賣茶葉了,有的去公關公司給車企策劃活動,而我上學深造改行搞保險了。轉行之後終於覺得自己賣保險是實實在在為社會做貢獻…

  48. iPhone拼寫錯誤,寫成ipone了

  49. 為什麼報導「台灣的傻事」對領導來說是突破底線的新聞?

  50. 親共分子解釋下,何謂“煽動情緒顛倒黑白”。以黨給予你們的罐頭話術條件反射式地回覆,只可證明到馴化的成功罷了。
    動輒以此類模糊不清的表述,來指責自由世界的媒體,倒讓人想起一則笑話。
    “這個媒體辱華”
    “如何辱華?”
    “他把中共做的事重複講了一遍”

  51. 好文章,認識了大陸新聞製作方式。謝謝端及作者。

  52. 嘿!整天看著黨操控的媒體的人,卻認為自己能知下天事,以為香港媒體“顛倒黑白”。其實最顛倒黑白的,從來都是隻手遮天的共產黨。

  53. 新時代下可悲的傳媒

  54. 比烂是最不可取的,就算真的有香港媒体这样,也不代表这件事情正当起来了。

  55. 真的不知道香港的媒体有啥脸面批评大陆媒体啊….煽动情绪 颠倒黑白的事儿干的还少吗……呵呵 真的很好笑……

  56. 然後呢?繼續為正能量算法添磚加瓦?那作本文有何意義?

  57. 从今年8月某件事开始就发现了,自媒体早就不要底裤了,要底裤的干不了这个。不管多大的title,多高明的话术都一样。

  58. “我不偷,也会有人偷,不偷的话,老大会打我。”其实,你可以做一个人。

  59. 意犹未尽

  60. 而且你只想做挣钱的工作,不愿意做比较有新闻理想的传统媒体,还怪啥工作没有新闻理想呢。因为这工作的目标是挣钱啊。

  61.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认为新媒体其实不太是媒体。。。谷歌创造的这套算法奖惩机制下的媒体就是鼓励这种媒体的诞生。
    这种媒体获得的广告费用较传统媒体多确实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不值得。。。

  62. 错别字… iPone SE,配图为啥要配武汉高中?

  63. 这篇的延伸阅读没做好: 应该链接中国大陆媒体人全面审查自述那篇,再链接一篇网络审查员自述

    1. fisherman,謝謝你的建議,我們已添加你推薦的這兩篇。

  64. 饮鸠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