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大裁員的有線記者冼程峰:繼續做記者,可以做多久就多久

「我不是說做了很偉大、很曠世的採訪。有線的做法是,不要只講一方面,要去舖陳整件事——這是basic 新聞101。」
前有線新聞記者冼程峰。
反修例運動一年 香港 媒體

新聞部裏突然傳來裁員消息時,冼程峰正在電腦前查資料。12月1日早上9時,他如常回到香港有線電視大樓工作。消息指海關檢獲價值百萬元的受管制乾海馬,他正仔細研究海馬品種,預備新聞報導。約10時20分,採訪主任開完編輯會議後,傳來爆炸性消息:有線新聞部將被裁員40人。

「沒人知道(裁員)準則,是年資、經驗、薪金、能力?此前,(也沒有)上級特別留意誰表現的消息和跡象。」冼程峰今年30多歲,入行跑電視新聞16年,其中12年都在《有線新聞》度過,一直跑到成為高級記者。聽到裁員消息,他的雙手止不住微微顫抖。

身邊的同事,突然陸續收到沒有來電顯示的電話,電話鈴聲在新聞部此起彼落。11點多,冼程峰的手機也響了。

在壞消息不斷的2020年,有線電視台新聞部大裁員的消息,震撼了年末的香港。其中,負責調查報導的《新聞刺針》全組被解僱,港聞、中國組、攝影、剪接及美術組等等亦有人被裁;《新聞刺針》和有線中國組被視作《有線新聞》的王牌內容,獲獎無數。裁員標準的不透明引發新聞部的憤怒和心痛,有小組主管直指最優秀的人都被炒了。裁員事件更引發香港新聞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辭職抗議。中國組員工當日宣布集體總辭,及後港聞組16人先後請辭,至少26人主動遞交辭職信。

在香港,除免費電視台TVB、公營電視台香港電台外,還有有線電視和Now TV等大型付費電視台。有線電視(Cable TV)於1993年開台,是有線寬頻集團旗下的電視台,其有線新聞台最受歡迎。不過,單看今年8月,《有線新聞》已遭遇不少人事變動——資深傳媒人馮德雄從有線執行董事轉任顧問,新高層空降;及後,有線裁走3名資深工程部主管,逾220名新聞部員工聯署促管理層交代。再把時間推前一點,這家近30年歷史的電視台,早於2017年電視台易主之時,已遭遇大變。

「刺針組沒了,港聞同事每天跑來跑去;深入跟進查地址、查冊,查一間公司千絲萬縷的又會是誰呢?會否變成新聞日日清,觀眾看完、水過鴨背,明天再重覆?」托着紙皮箱離開電視大樓之後,冼程峰仍憂心《有線新聞》的未來。世道動盪,一切都在快速變幻,他目前唯一確定的是,自己以後還想做記者。

2020年12月1日有線電視台,《有線新聞》新聞部宣布裁員40人,記者們在送別一位攝影師離開。
2020年12月1日有線電視台,《有線新聞》新聞部宣布裁員40人,記者們在送別一位攝影師離開。

有線寬頻。

香港媒體公司,1999年創立,主要提供收費電視服務、住宅固網電話、互聯網、多媒體、電視節目製作等。原持有者為九倉,2017年易手,永升亞洲入股。目前有線寬頻董事會主席為永升亞洲創辦人、遠東發展主席邱達昌,副主席為地產商、新世界主席鄭家純。

新聞會議室變刑場

12月1日的新聞部惴惴不安,冼程峰記得,在外拍攝的攝影師正趕回公司,行家不斷發訊息來問候,他在公司到處走動,視線落在牆上許多的同事合照,「看到每一張熟悉的面孔,待會要走的是我、是他們,抑或大家一起走?」

「準備好紙皮箱吧。」也有一些同事輕鬆調侃。大家暫時放下手頭工作,討論着要開機拍攝自己新聞部的事態發展,「那天早上的(其他)新聞似乎對我們不重要,我們變成了新聞。」

11時,人事部職員和保安到達新聞部門外。冼程峰身旁的同事先收到一通無來電顯示的電話,接聽後吐出一句:「有線新聞中心1號會議室,現在入來?」「隔了一分鐘不夠,《新聞刺針》組同事就中了電話。不夠20秒,到我接電話。那一刻證實自己要離開有線,改變不到了。那個會議室是刑場,入去是受靶、聽判決。」

走入房間後,一個資深而能幹的剪片師也來到房間,為了讓同事好受一點,他嘗試輕鬆地喚他:「來,你坐我旁邊。」

被裁員的人聽候發落,新聞部的其他同事則聚起來,向新聞及公共事務副總經理謝燕娜、許方輝,新聞總監陳興昌及李臻詢問裁員準則。這是4名參與決定此次裁員的有線高層,面對員工詢問,陳興昌一度指員工是「爛仔講數」。多名部門組長指高層無事先與他們商討裁員名單,不斷提問假如是因為疫情裁員和重組,為什麼選擇解僱有能力、優秀的同事。

那天早上的(其他)新聞似乎對我們不重要,我們變成了新聞。

冼程峰

走出會議室,冼程峰身處同事群中,消極地感到一切都沒用了,但心裏又很感激同事據理力爭,一刻出神還在心裏讚嘆:「果然是記者,這句Q(問題)問得好……」

裁員一事引起意想不到的離職抗議。繼中國組全員總辭後,港聞組有人首先提出主動請辭,10多名組員們圍了起來。大家逐一分享去留的想法,有人哭着,有人振作道不要哭,有人只是皺眉頭。

冼程峰記得,有同事說,留在這裏沒有意思,「怎樣再替這公司打工?已經不能令我們信服這是《有線新聞》了」;也有部分人提議不要意氣用事,「外面(經濟)這樣,大家都有負擔。」

對於部分組員集體辭職,冼程峰除了感激也不乏擔心,「前路茫茫,這個決定要小心做,不能輕舉妄動。」離開公司後,他從訊息群組得悉同事們正點算呈辭的人數,最終,有11名記者和5個主管遞信,8人留下。「離開的人覺得這裏已不是自己的家。留下的人有個人原因,也有人想看看還有什麼可以做,作為見證《有線新聞》的興衰也好。」

這天塵埃落定後,冼程峰返回公司收拾物件。他打開抽屜,發現最多的不是什麼財物,而是許多舊同事送給他的合照、心意卡和工作便條,「有些紙條寫多謝、江湖見;有些再微小一點的,說對不起、昨天不小心弄污你的桌面。」

抽屜裏,還留着一塊他一直不捨得吃的曲奇,上面寫着「快樂新聞部」。

有同事提議他,不如繞路離開有線大樓,避過媒體的鏡頭,但冼程峰拒絕了。「我沒有做錯事,從哪裏進來,就從哪裏離開。」向公司交還記者證後,他從正門托着紙皮箱離開,這一刻被不少傳媒同行拍下,成為當日有線裁員新聞的封面照片。

2020年12月1日有線電視台,《有線新聞》新聞部宣布裁員40人,冼程峰是裁員名單上的其中一人,他拿著紙皮盒離開公司。
2020年12月1日有線電視台,《有線新聞》新聞部宣布裁員40人,冼程峰是裁員名單上的其中一人,他拿著紙皮盒離開公司。

報導不能只搬字過紙

今年8月,前有線首席記者鄭思思曾經撰文,解釋「有線快樂新聞部」稱呼的由來:「那美好的時代,Cable是一個心無旁騖、專心志業的新聞部,我們囊括大部分的新聞獎項,我們在觀眾欣賞指數名列前茅,而我們的WhatsApp谷名是『Cable快樂新聞部』。」

冼程峰於2004年大學畢業,先在香港寬頻新聞台當記者,2008年初次踏入有線新聞部的辦公室。(編按:原屬香港寬頻旗下的香港新聞台開辦於2003年,已於2013年停播。)

「我入去時手都震。每一個人做事、思考、說話都很快,你的採訪主任給你一單assignment(採訪),你要盡快做好。」冼程峰說,《有線新聞》追求嚴謹持平,在新聞部他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不可以錯。」

曾任職有線的記者林彥邦在大裁員事件後撰文說,香港新聞內行人都知道,在新聞現場看到冼程峰要格外留神,「他總是能在閒來迅去間,在不知何處的神秘入口鑽進現場,然後全身而退,到你發現時為時已晚。」

這個神出鬼沒的場面,來自2008年8月10日,當時,旺角彌敦道嘉禾大廈爆發大火,冼程峰剛剛入職《有線新聞》兩個月。這是香港2000年代唯一一宗5級大火,導致55人受傷,4人死亡,其中兩人為消防員。大廈內的閣樓夜總會最先起火,火勢迅速蔓延,湧出混濁濃煙,人們在窗前揮動毛巾求救。

冼程峰到場後,與攝影師同事站在另一個天台從早到晚做現場直播。上司馮德雄發來指示說,要帶觀眾走入大廈內部,看看能否看清楚火災起因是什麼。

火災現場被嚴密封鎖,如何潛入大樓?隔了一天,他跟攝影師在周邊探索,抬頭一望,旺角大廈大多緊密連接,他們於是走上嘉禾大廈旁邊一所大廈的天台。冼程峰向攝影師提議:不如跳過去?攝影師回:「驚乜嘢(怕什麼?)?」兩人拿着器材,慢慢從這個大廈天台,跳去旁邊低一點的天台,進入了嘉禾大廈。

起火位置在較低樓層,兩人沿着樓梯一直往下走。12年後,他還記得其時採訪所見:好幾層的防煙門被綑上索帶、無法關門,一路上還有過期的滅火筒,一條已經被完全燻黑的救生梯,以及被遺忘於籠中的狗。

這個官說了這些話,呈現出來不難的,但他們的話真抑或假,有多少是實際(可行)?要去問相關的人回應,呈現所有說法出來,讓觀眾看完之後,由他們決定。

冼程峰

拍攝完,兩人從嘉禾大廈的正門離開,把其他待在門前的新聞行家嚇個正着。有行家在嘟噥:為什麼冼程峰進去大廈了?上司一定問為什麼Cable上到樓、你上不到?

這單獨家新聞,揭露了嘉禾大廈內部的種種防火漏洞,消防處後來積極巡查3百多間卡拉OK場所的防火設備。回想當年,他說自己最初在有線新聞學到的一課其實很簡單,就是努力帶觀眾去看到更多的事。

「公司對你有要求,想把新聞做得更好,帶觀眾看更多的事。而你要怎樣做呢?Cable會教你想多點、走多步,不只是報導眼前所見,要花多點精神去把新聞找出來。」

面對官員和權力部門的說法,更要如此,不斷求證、拼湊真相。「這個官說了這些話,呈現出來不難的,但他們的話真抑或假,有多少是實際(可行)?要去問相關的人回應,呈現所有說法出來,讓觀眾看完之後,由他們決定。」

今年11月底,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提到,強制護老院員工自行到社區檢測中心,每兩星期做一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如果你照搬字過紙報導,大家看完新聞覺得局長也說得對。那麼,業界聲音是怎樣呢?」當時,有護老院表示員工下班後前往檢測,往返、等候過程反而增加感染風險,政府派員到院舍檢測更為合宜。冼程峰訪問兩位業界代表,均指出(員工自己去檢測中心)行不通,會增加風險。

「這是很簡單的fact check。我不是說做了很偉大、很曠世的採訪。有線的做法是,不要只講一方面,要去舖陳整件事——這是basic 新聞101。」

去年反修例運動爆發,冼程峰留守公司留意各區事態進展,與同事、採訪主任和剪片師一起在50吋大電視面前,同時收看10數個現場直播。他們看着同事在荃灣的催淚煙霧中暈倒被抬走,又收到同事傳來不夠電池的求助訊息,作後勤支援。另一邊,他們撰稿的同時,剪片師亦早已記下最好的聲畫時間,幫忙組織。

「每一格代表一個同事在外直播搏命,你會不想辜負現場記者。」做好新聞的定義不只是快,還要準確無誤,冼程峰說,有線記者在示威新聞的操作上盡力做到客觀持平,「不去詮釋發生什麼事——每件事把時間線拉長,事發前後發生什麼事,不單憑一個畫面去判斷因果關係。」

頂着跑新聞的各種壓力,冼程峰跟同事們上班時努力工作,下班後互吐苦水,他說,有一段日子,新聞部真的很快樂。「那時氣氛是真心想做新聞報導——很辛苦,但做到成品,大家很滿足開心。」

2020年12月1日,有線新聞部突然裁約40人,至傍晚,港聞組全數採訪主任、11 記者集體辭職,其後眾人離開有線電視大樓。
2020年12月1日,有線新聞部突然裁約40人,至傍晚,港聞組全數採訪主任、11 記者集體辭職,其後眾人離開有線電視大樓。

Cable還可以是Cable嗎?

在冼程峰看來,製作好新聞有賴整個新聞部的Team work,也靠上司在新聞判斷上的敏銳和膽量。說到有線,行內不時會談到有線的傳奇人物馮德雄。馮德雄在新聞界工作30多年,曾輾轉任職TVB、亞洲電視、商業電台,大多時間在有線工作,為新聞部帶來不少重要的革新——包括推動當時電視台較少做的法庭新聞、調查報導等等。

「當時馮德雄作為Team leader,大家有種『睇佢頭』(看他領頭)的感覺。有些要求你不會想到,是一個很叻的人才想得到。你覺得impossible,怎樣做啊,但想想法子,最後又真的做到。」冼程峰直言,馮的某些提議堪稱瘋狂。2011年日本海嘯,馮德雄讓冼程峰和攝影師沿着海邊一條高速公路拍攝海嘯巨浪,「很瘋狂,但如果做到,會很有滿足感。」

2014年,時任副總裁馮德雄因個人原由請辭。數年之後,有線被拋進易主漩渦中,人事變動席捲新聞部。

2017年3月,九龍倉集團宣布停止注資有線寬頻,並會撤出通訊、媒體及娛樂業務,當時有新聞指出,有線寬頻自2008年起至2017年,連續9年合共錄得16.53億港元的虧損。同年9月,亞視前老闆邱德根兒子、遠東發展主席邱達昌創辦的「永升亞洲」獲批入股有線寬頻,持有約43.22%的有線具表決權股份。由於永升的股東囊括眾多中港地產商,其中不少富商與建制關係密切,這一輪易主,讓輿論憂慮有線新聞的報導空間。

「易主之後沒有即時看到很大的變化。」冼程峰回憶說,最初公司提出投放更多資源做應用程式、大灣區新聞中心等等,他都抱持觀望態度。永升主席邱達昌曾經在訪問中表示,電視業務需要轉型,簡化採訪模式,亦可參考德國新媒體,由公眾提供片段。

自2017年起,有線不時傳出裁員消息。冼程峰說,消息傳多了,大家一度習以為常,裁員的陰影,成了員工的「日常」。

2019年,被稱為有線「一哥」的《有線新聞》執行董事趙應春榮休,馮德雄回巢接任其職位。2020年上半年,消息傳出,有線新聞刪除六四天安門母親張先玲評論港區國安法的訪問內容。馮德雄接受《立場新聞》訪問,承認他決定剪輯報導,他指當時認為張未必適合評論國安法,這是新聞判斷而非自我審查。而資深傳媒人、前有線《新聞刺針》編輯主任羅淑儀則在訪問中提及,馮回歸的時期,新聞部的互信開始流失;這些改變促使她於2020年初離職。

透過玻璃看着房裏的人,他們在談整頓新聞、抑或是做好新聞?不知道。

冼程峰

今年8月,馮德雄突然轉任顧問,新聞部交由外部空降的四人來主管,包括:從有線國際財經台主管來接管新聞及公共事務副總經理的謝燕娜,從有線寬頻內容業務總經理來接管新聞總監的李臻,從有線旗下「香港開電視」節目製作助理總監來接管新聞總監的陳興昌,以及從TVB轉來有線的許方輝。

快樂新聞部的氣氛慢慢轉變了。冼程峰感覺,這大半年來,管理層不再像以前對員工事事開放,記者無從得知一些編採決策。「很多事都關門『密密斟』(私下談)——是不是有什麼要發生了?是不是有新聞做得不好,哪些字要改?透過玻璃看着房裏的人,他們在談整頓新聞、抑或是做好新聞?不知道。」

這一切洶湧浪濤面前,前線記者念茲在茲的是守住自己的陣地,冼程峰說,「公司不論是換老闆抑或有新人加入,同事們都沒有放慢手腳,想用僅餘的資源繼續做好。」然而,今年6月30日深夜開始,港區國安法落實,大家無可避免感受到新聞以外的各種混亂和壓力。

前有線新聞記者冼程峰。
前有線新聞記者冼程峰。

「這大半年的氣氛不同在於多了一種顧忌——Cable還可以是Cable嗎?可以有一句說一句地報導嗎?」看着有線裁員,有經驗的同事又一個個遞信辭職,冼程峰一口氣拋出了許多的疑問。「換走舊人,請新記者、新採主,他們會是怎樣的(做事)路向?一些新人沒感受過以前有線如何做事,能不能照做Cable的新聞?抑或是行屍走肉,報導每天發生什麼事、有聲有畫面就可以?」

「你看有個管理層做『開電視』的訪問,做得怎樣呢?日後打開Cable,仍然會給觀眾呈現新聞,再由觀眾自己決定;抑或換了新人加入,多了其他評論和觀點去影響觀眾的想法?」

今年3月,李臻於香港開電視「八時恭候」節目專訪警務處處長鄧炳強,談及鄧如何應對上任壓力、改善警隊與各界關係,引起新聞業界爭議。另外,有線大裁員當日,網上流傳影片,疑是早前李臻專訪特首林鄭月娥時,中間休息時二人對話,林鄭月娥說李臻提問溫和,「怪不得我新聞秘書說好合作」,李臻則尷尬指,接下來會強硬些。

跑了16年新聞,冼程峰認為,記者的公正持平,是不能讓自己的立場觀點影響到一宗新聞,而這正是有線新聞一直在做的事。「這正正就是新聞自由——打開電視的其中一個自由,我可以看到正在發生什麼事。」

對於新聞同行,他有一個老土的寄語:既然入行做記者,大抵不為榮華富貴,如果還能記得入行的初心,就堅持下去。動盪過後,他也還想要留在新聞這個行業,「繼續做記者。不知可以做到多少,可以做多久就多久。」

「小時候,我的志願就是做記者。」冼程峰說,這個理想的開端很單純。小時候,他蹲在電視機面前,看着記者趕赴各個重要現場直擊報導,思疑為什麼電視機會拍到這些畫面?母親在身邊告訴他:「記者報導現在和曾經發生了什麼事,我們才會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可能那一刻就入了耳。」這句一直留在他的心裏,「哦,原來記者是這樣的。」

讀者評論 1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請問 端傳媒做到收支平衡嗎?
    千萬別結業。

  2. 原來九年虧了這麼多億,難怪接手的新上司會想裁員

  3. 好勁。共進退,cut 有線,你不仁,我不義。(好想睇返當年拍o左o既嘉利大廈片。)

  4. 冼記者加油!

  5. 这么好的一个选题 又被不懂写故事还强行写成故事的记者写烂了

  6. 新聞有價。

  7. 冼同學加油

  8. 感謝各位認真做新聞的朋友!你們使世界不一樣!

  9. 感謝🙏🏼

  10. 感謝採訪團隊讓我們更認識有線的朋友

  11.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啊

  12. 辛苦了!😭

  13. 多謝你地每一個盡力報新聞既記者🙏🏻

  14. 希望端传媒可以继续存在。

  15. 辛苦了各位記者

  16. 香港記者的精神,謹慎、熱火,跑得快,不畏強權,不理你是誰,說話都要查證

  17. 支持記者,香港人一定堅持到低.

  18. 注一 没有标好,留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