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科學:三篇最新的新冠肺炎相關論文,都講了什麼?

讀者需留意當下仍有許多與 2019-nCoV 相關的研究正在進行,本文摘錄的三篇文章的研究發現,也有可能不是最終結果。
2020年1月26日,武漢的一條街道上有一個廢棄的口罩。
台灣 公共衛生

【編按】:本文首發於台灣科學網站及社群「PanSci 泛科學」,端傳媒獲平台授權轉載。

2019年12月,不明原因肺炎在中國武漢出現。2020年1月7日,經全基因組定序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 2019-nCoV(2019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1月下旬,關於 2019-nCoV的相關臨床統計、病理研究與傳播模式的學術研究,以及與疾病管制科學有關之評論陸續發表。在這篇文章裏,「泛科學」挑選了首批發表的三篇最新相關研究,摘錄分析要點,以幫助大眾理解新冠病毒。

目前學術研究發現的重點摘要:

  • 確認 2019-nCoV 與 SARS 類似
  • 可以跨城市、人對人傳染
  • 發現有出現無症狀感染的病例
  • 封城隔離成效有限,有可能蔓延到北上廣等大城市,台日韓等國有較大蔓延風險

    注:(該結論未經同儕審查)

本文於2020年1月27日刊登,讀者需留意當下仍有許多與 2019-nCoV 相關的研究正在進行,本文摘錄的三篇文章的研究發現,也有可能不是最終結果。

嚴重症狀患者臨床症狀統計

武漢金銀灘醫院統計41位中重症患者的臨床症狀,研究成果於2020年1月24日發表於知名醫學期刊 The Lancet(台譯刺胳針;中、港譯柳葉刀):

文章名: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該研究針對本次疫情初期症狀較嚴重的 41 位病人,進行臨床症狀的統計,發現 2019-nCoV 與 SARS 有類似的症狀,如發燒、咳嗽、肌痛與疲勞。

所有患者在電腦斷層掃描中,均觀察到肺炎症狀;

其他常見症狀有:發燒37.3度以上(98%)、咳嗽(76%)、肌痛或疲勞(44%)、痰(28%)、頭痛(8%)、咳血(5%)、腹瀉(3%)

註:百分比為該研究統計中的患者比例

55%的患者有呼吸困難,這些患者從初始症狀發作到呼吸困難的平均時間為8天;併發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的有29%、病毒血症的15%、急性心臟損傷的12%、繼發感染的10%。有32%(13位)患者送入加護病房、15%(6位)患者死亡。

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發病後時間表。
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發病後時間表。

須留意,這些病人是在本次疫情初期已確診有肺炎症狀的病人,可視為中度至重度症狀的病人,完全不等於感染 2019-nCoV 的症狀表現,目前針對其他患者的觀察,仍有相當比例是未產生肺炎的輕症表現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張上淳教授,在「2020/1/26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上,則指出目前針對患者的初步觀察,粗估致死率約為 3%,但仍須繼續追蹤。

此外,該研究聲明目前尚無對冠狀病毒的感染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但過去針對 SARS 和 MERS 的研究中,已發現有藥物可能有助於該類疾病的治療,目前也已經展開將該類藥物應用於 2019-nCoV 的治療研究。

2020年1月18日,武漢一名受感染患者被送進醫院。
2020年1月18日,武漢一名受感染患者被送進醫院。

確認人傳人途徑與發現無症狀病例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針對一個深圳的家庭,研究了病毒傳播方式,研究成果也於2020年1月24日發表於知名醫學期刊 The Lancet:

文章名:A familial cluster of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dicating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a study of a family cluster

該研究針對一個深圳的家庭進行研究,該家庭中有6人前往武漢旅遊1周,並於旅遊期間接觸已被 2019-nCoV 感染的家庭,導致6人家庭其中5人於旅遊期間被感染,其中4人於武漢旅遊期間已出現發燒、虛弱或腹瀉等症狀。

感染的5個人都沒有接觸過武漢的市場或動物,僅有其中2人曾前往當地醫院,返回深圳後,又感染1名未前往武漢的家庭成員,因此可以相信是傳染途徑為透過人傳人。

受感染深圳家庭成員的旅遊、 疫情發作與就醫時間表。
受感染深圳家庭成員的旅遊、 疫情發作與就醫時間表。

該家庭於深圳就醫時,確認感染 2019-nCoV,受感染者肺部出現「放射狀玻璃樣混濁變化(radiological ground-glass lung opacities)」,且年齡較大(60歲以上),擁有更多與更嚴重的全身症狀。

然而,家庭中有兩位兒童成員,其中一位兒童成員雖同行至武漢,但並未感染 2019-nCoV,另一位兒童成員雖沒有顯示發燒、咳嗽等狀況,但電腦斷層掃描仍發現肺部有異狀,確診為感染 2019-nCoV,代表 2019-nCoV 可能可以有無症狀感染的特性。

研究團隊的基因組分析亦支持 2019-nCoV 與 SARS 相似,基於 SARS 病原被證實來自蹄鼻蝙蝠(horseshoe bats,又稱菊頭蝠)。且本次疫情起源與華南海鮮市場高度相關,研究建議應對野生肉類的食用與貿易加以管制。

總括而論,研究結果確認 2019-nCoV 與 SARS 類似;可以在家庭與醫院中,達到人對人的傳播;可以跨城市傳播;可能可以無症狀感染。研究者亦建議應該盡早隔離患者,並追蹤與隔離接觸。

傳染程度評估與預測

以英國 Lancaster 大學醫學院為主的幾位專家,基於既有 2019-nCoV的病例資料,提出了傳染狀況的未來預測,與達到成功疾病管制的目標門檻與限制:

文章名: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early estimation of epidem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epidemic predictions

該研究尚未經過同儕審查,應對該研究持保留態度

2019-nCoV 的基本再生數

該研究利用2020年1月21日以前病例報告,套入傳染病的傳染模型,估計出 2019-nCoV的基本再生數(R0,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為 3.6-4.0(95%信賴區間)。

基本再生數的意義是指,1個病人在易感染的人群中,平均能感染的人數。R0= 3.8-4.0 代表在此研究的統計中,平均1個病人會再感染到3.8-4.0人。如果能透過措施使基本再生數小於1,也就是平均1個病人,會再感染不到1個人,則該疾病就能被撲滅。因此,須確保至少72-75%以上的感染者,能被控制不再傳染給他人,則該疾病就能被阻止傳播。

以 SARS 為例,WHO 有研究估算 SARS 在香港的傳播初期,R0為 2.9,但實施控制隔離措施後,R0降為 0.4,代表疫情被有效控制。

阻止傳播疾病的方法通常可透過增加社會距離措施(social distance measures),例如停班停課或管制公眾場所;治療與隔離;疫苗接種或抗病毒藥物的預防性投藥。來降低基本再生數。

2020年1月24日,韓國首爾高速鐵路站的螢幕上播放著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
2020年1月24日,韓國首爾高速鐵路站的螢幕上播放著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

不過 R0 的估算受到統計資料品質與傳播模型選用的影響很大,WHO 針對 2019-nCoV的估算則為 1.4 – 2.5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MRC 全球傳染病分析中心(MRC Centre for Global Infectious Disease Analysis)則估算為 2.6(不確定範圍為 1.5 – 3.5)

確診人數偏低

研究估計確診人數僅佔總感染人數的 4.8-5.5%(95%信賴區間),有可能代表社會上仍有大量人口未被確診。

感染人數可能持續上升

研究認為如果疾病管制或傳播方式沒有改變,則自1月21日起,預估至2月4日的兩周後,武漢的受感染人口將會超過19萬人(預測區間為 132751 人至 273649 人),且可預期在中國大陸的其他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進一步爆發疫情,並加速傳播到其他國家的速率,風險最大的國家或區域為:泰國、日本、台灣、香港、韓國。

封城效果有限

研究表明就算封鎖 99% 的武漢對外交通,至2月4日時,武漢以外的疫情也只會減少 24.9%

但仍須強調,該研究尚未經過同儕審查,必須對此研究的所有數據、方法與論述等持保留態度,並關注後續論文同儕審查的進度。

2020年1月25日,在北京景山公園觀賞日落的遊客都戴上口罩。
2020年1月25日,在北京景山公園觀賞日落的遊客都戴上口罩。

評論、限制與持續警覺

針對 The Lancet 期刊上,武漢金銀灘醫院與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研究, The Lancet 期刊編輯部亦發表了編輯評論:

文章名:Emerging understandings of 2019-nCoV

編輯評論認為,中國大陸當局從過去 SARS 不充分的感染控制措施中成功吸取了教訓,而能在本次疫情中迅速分離病毒並完成基因定序,而能使各國藥廠開始製作篩檢用試劑盒。評論認為在多數的狀況下,中國大陸當局在隔離病患與接觸者、診斷與治療,以及公眾教育上正在達到國際標準。並引述了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 Director-General) Dr.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的論點,Dr.Tedros 讚許了中國大陸在本次疫情中的透明性、資料共享與快速反應。

雖然世衛組織尚未針對本次疫情發布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作者註:如2019年7月剛果伊波拉病毒即被列為PHEIC)而引發諸多評論與猜測,但編輯評論仍讚許世衛組織未屈服於壓力的判斷。

編輯評論中也提及了煽動恐懼的新聞報導方式,會損害執政當局的感染控制策略成效。且隔離等感控措施,有很大程度取決於執政當局與在地公眾之間的信任。評論中也強調醫護工作者的感染風險仍令人極度擔憂(extremely worrying);也尚無法確認隔離措施所帶來的成效。

但是,對比之下 Lancaster 大學等團隊的研究,則較不支持封城隔離的成效,並認為不應輕忽未就醫或未確診的黑數。且中國大陸當局的媒體輿論控管策略是否增進公眾信任,仍有諸多評論與批判,例如:

One more thing… 不要再說「武漢肺炎」了

「武漢肺炎」、或是「武漢肺炎病毒」叫起來很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好長,為何不用俗稱就好?而且它的確也是從武漢開始的啊,「中東呼吸系統症候群」、「西班牙流感」不也是這樣?

在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人類傳染病命名指南,認為傳染病命名應該避免使用:

1、 地理位置(例如中東呼吸綜合症、西班牙流感);

2、人名(例如庫賈氏病、恰加斯病);

3、 動物或食物的種類(例如豬流感,禽流感);

4、 文化、人種或職業(例如退伍軍人症);

5、引起過度恐懼的術語(例如未知、致命)。

而最佳的命名法應由:

1、疾病的症狀(例如呼吸系統疾病)和一般性的描述詞組成;

2、使用更具體的描述,來彰顯疾病的特徵,例如季節性、嚴重程度、影響對象;

3、若是已知的病原體,則應將病原體並名稱的一部分(例如冠狀病毒,流感病毒、沙門氏菌)。

所以,「武漢肺炎病毒」、「武漢肺炎」雖可作為簡易口語或俗稱使用,但 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仍是較為理想且精準用法。可以的話仍盡量避免,或至少於作為俗稱使用時,明確聲明為俗稱,並提及病毒正式名稱。

當疫情還在蔓延時,多一點認識就少一點恐懼。

參考資料:

Zhou, P., Fan, H., Lan, T., Yang, X. L., Shi, W. F., Zhang, W., … & Zheng, X. S. (2018). Fatal swine acute diarrhoea syndrome caused by an HKU2-related coronavirus of bat origin. Nature, 556(7700), 255-258.

WHO.(2003) Consensus document on the epidemiology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WHO. (2020/01/23). Statement on the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Emergency Committee regarding the outbreak of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15

Report 3: Transmissibility of 2019-nCoV

Wuhan seafood market pneumonia virus isolate Wuhan-Hu-1, complete genome

WHO best practices for naming of new human infectious diseases

看懂武漢肺炎病毒命名學避地名防污名化| 生活| 重點新聞

讀者評論 1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武汉金银滩医院统计41位中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研究成果于2020年1月24日发表于知名医学期刊 The Lancet” 应该是“金银潭”医院而不是“金银滩”

  2. 柳葉刀是台灣慣用譯名

  3. The Lancet港譯《刺針》,柳葉刀是什麼鬼

  4. 武漢的傳染病醫院是「金銀潭」醫院哦

  5. 那个 香港不聚会了吗。。

  6. 如果柳叶刀都不可信,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可信的医学杂志了。

  7. 這文章救人n命

  8. 奶共可还成…
    这就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吧

  9. 楼下那个奶共还行,真是丢人啊
    1.柳叶刀是医学杂志,当然更偏向于从医学本身出发讨论问题,更少讨论政府决策和制度问题
    2. 报道也已经明确说到这还是比较早期研究报告,后续才逐渐会有更多的研究出来
    如果这就叫奶共,我建议你还是退订端,别丢人了

  10. 建议写一篇如何洗楼的报道
    在香港,洗楼跟灌消毒水进渠口弯管防病毒近乎常识的讯息,在大陆几乎闻所未闻
    如果像淘大花园那样爆发的话不得了

  11. 怎麼寫這三篇研究報告和《柳葉刀》的編輯都像是奶共的?三篇研究報告的可信性確實存疑。

  12. 综述科普型文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