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將有豐收年?2019年8部科幻片前瞻

從《銃夢》到《未來戰士6》,展望2019年,不單可能科幻電影豐收,更可能是華語科幻電影正式啟動的元年。
《明日戰記》電影劇照。
影視 風物

科幻小說口味小眾,科幻電影卻常是賣座的類型,因其常結合動作場面,有時淪為純粹感官刺激的爽片。可幸觀眾欣賞水準日漸提升,科幻電影的表現和思考都更多元,前些年《觸不到的她》(Her, 2013)、《皮下之慌》(Under the Skin, 2013)、《智能叛侶》(Ex Machina, 2014),《天煞異降》(Arrival, 2016)以及《滅.境》(Annihilation, 2018)等,都因其刷新舊有水準而令觀眾耳目一新,皆造一時之勢。
展望2019年,不單可能是科幻電影的豐收年,更可能是華語科幻電影正式啟動的元年。於此謹推薦八部今年即將上畫的科幻電影,可堪期待。

《鐵幕蒼穹 2(Iron Sky: The Coming Race)》電影劇照。
《鐵幕蒼穹 2(Iron Sky: The Coming Race)》電影劇照。

01《鐵幕蒼穹2》

Iron Sky: The Coming Race,1月上映

這系列第一集《鐵幕蒼穹》(Iron Sky, 2012)的大綱很簡單:納粹黨在二戰戰敗後沒有滅亡,而是躲在月球背後建立基地,而且發展出高科技要反擊地球。不簡單的,卻是電影的製作經過。製作人萌生電影構思後,架構了網站去募資,也幾乎令這部電影成為一部百分百眾籌的電影,即使這案子後來吸引了大筆行內電影投資,片尾仍可看到長長的「fan donations」和「fan investors」名單。而粉絲不只為電影貢獻資金,也為情節出謀畫策,畢竟「眾包」(crowdsourcing)本來就不限於資金。電影雖然不乏戰爭場面,配樂也引用納粹推崇的華格納,但本質是黑色幽默和政治諷刺,調子像《希特勒回來了》(Look Who’s Back, 2015)而不是電視劇《高堡奇人》(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2015-)。

如今第二集同樣募資,拍了整整五年,背景設在第一集發生二十年後,地球被核戰摧毀,幸好我們腳下的地底別有洞天,另有一個太古洪荒的世界。在預告片裡,貌似希特勒的人物騎恐龍出場,爬蟲類部族成為人類的新敵人,符合某個陰謀論的假設。

《銃夢:戰鬥天使(Alita: Battle Angel)》電影劇照。
《銃夢:戰鬥天使(Alita: Battle Angel)》電影劇照。

02《銃夢:戰鬥天使》

Alita: Battle Angel,2月5日上映

《銃夢》出自木城雪戶的經典漫畫作品,一如《攻殼機動隊》是日本cyberpunk的殿堂級作品。全套九集單行本,這次電影內容只來自前四集,導演是成功把美漫《罪惡城》(Sin City, 2005)搬上大銀幕的羅拔洛迪格斯(Robert Rodriguez)。

故事是說在廢鐵鎮,人在身體壞掉後可以換上機械身軀變成合成人,正因為徹底死亡變得困難,殺戮變成社會日常。主人公被發現時幾乎只剩下頭,給接駁上機械戰士的身體後成為強悍的賞金獵人,不只去殺人,也成為被獵殺的對象。為了治療情傷,她跑去參加追遂死亡球的戰鬥賽⋯⋯

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自1995年起就想拍《銃夢》,但被其他項目和技術所限,一拖就超過二十年,但最終仍忙於《阿凡達》續集,只能負責《銃夢》的監製和聯合編劇。按說日本漫畫被荷李活改編為真人版時,常出現水土不服,像在2017年推出的《攻殼機動隊》(2017)和《死亡筆記》,除了失去原著神髓外更被指「漂白」(whitewashing)。但幸好《銃夢》雖是日本漫畫,但故事舞台設在美國,而且主角經過動畫特效展示漫畫風格的大眼睛,不致和原作相距太遠,但內裏如何,且待2月分曉。

《流浪地球》電影劇照。
《流浪地球》電影劇照。

03 《流浪地球》

2月5日上映

劉慈欣的《三體》電影拍畢,但製作公司最後決定永不公開,令無數科幻迷大失所望。
幸好,這失望只是暫時,如今,我們就快等到《流浪地球》。太陽因氦閃而急速老化,將會膨脹並吞噬地球,人類為求生,不得不離開太陽系。為了讓全人類離開,地球給安裝了一萬座「發動機」脫離原本軌道成為諾亞方舟。流浪的不只是人類,而是整個地球。人類社會也分裂成「飛船派」和「地球派」,彼此看不順眼。而劉慈欣嫌這個設定不夠,加入了地球遠離軌道必須繞太陽再轉九次(一如擲鐵餅)才能逃逸,因而出現近日點和遠日點等出現極端天氣的情況,令生存變得更凶險。一貫以來,劉慈欣的作品除了結實的科技細實,恢宏的氣勢更令人驚嘆,相信《流浪地球》不是以娛樂特效而是以宏觀的視野吸引觀眾,和同年上映的另一部華語科幻電影《明日戰記》將在風格上大不相同。

《噪反(Chaos Walking)》電影劇照。
《噪反(Chaos Walking)》電影劇照。

04《噪反》

Chaos Walking),3月1日上映

在一個女人死光的世界,小鎮裡的每一個人都被各種聲音包圍。聲音不只是他們的心聲,也是他們的怨恨和忿怒。這世界沒有隱私,每個人的想法都不經過濾公諸於世,成為噪音污染其他人。小男孩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安靜的角落,慢慢發現他生活的小鎮,和他認識的世界全由謊言構成。這故事改編自 YA 小說(young-adult fiction)作家派翠克奈斯(Patrick Ness)的《噪反》三部曲第一部《鬧與靜》(The Knife of Never Letting Go)。原著因其創意和深度,甫推出便獲獎連連。電影版除了上調男女主角的年齡,似乎也在「噪音」的設定上做了改動。

YA小說改編電影不再是賣座保證,這幾年陣亡的包括《未來叛變》(The Giver , 2014)、《波西傑克森》(Percy Jackson, 2010, 2013)、《第五天劫》(The 5th Wave, 2016)等。看來青少年受反烏托邦小說啟蒙後,要他們以粉絲心態一廂情願支持改編電影已不再容易。《噪反》的聯合編劇包括查理·卡夫曼(Charlie Kaufman),其代表作是代表作是《玩謝麥高華治》(Being John Malkovich,1999)的和金像獎得獎作《無痛失戀》(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導演是道格·李曼(Doug Liman),最轟動的作品為《神鬼認證》(Bourne Identity, 2002),不過,我認為他最了不起的是處理時間迴圈的科幻大片《異空戰士》(台譯: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 2014)。

05《雙子殺手》

Gemini Man,10月4日上映

李安的電影類型多元化得令人驚歎,成就極高,但也難免有敗筆。包括以漫畫方式分劃畫面的《變形俠醫》(Hulk, 2003),雖然頗有新意,但畫中畫和淡出淡入卻令不少觀眾眼花瞭亂。《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2016)同樣雷聲大雨聲小。其實,與其說李安水準不穩定,倒不如說他不願墨守成規,敢於冒險和失敗,所以他這次又回到遭遇滑鐵盧的科幻片上。

故事講一個準備退役的美國國安局職業殺手反過來被追殺,對方是他自己的複製人,但年輕二十五歲。這前設,簡單得就像《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一個青年在大海飄浮」。《Gemini Man》的構思早在1997年已成形,但受技術所限,延至2016年才正式啟動。外媒報導李安會為本片加入前所未有的視覺特效,這也令本片成為2019年最令人期待的電影,不限類型。

《未來戰士 6》電影劇照。
《未來戰士 6》電影劇照。

06《未來戰士 6》

Terminator 6,11月上映

《未來戰士》這個經典系列自1984年面世以來,觀眾早已過了 Skynet 啟動和醒覺的1997年8月4日和審判日(Judgment Day),準備迎來第六集。除了占士金馬侖執導的前兩集是科幻電影史上不可撼動的經典外,其餘三集水準都說不上好(包括電視劇《終結者外傳莎拉·康納戰紀》Terminator: 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不過是滿足影迷對系列的期待和聽阿諾的名言「I’ll be back」。第六集直接上承經典的第二集,回來的不只阿諾,還有叛軍領袖母親 Sarah Connor,連金馬侖也回來任監製和創意顧問,因此這一集血統純正,有機會再次成為經典。

《未來戰士》頭兩集裡的打鬥場面和特效早已不值一哂,但第三至五集仍不及頭二集的原因,在於金馬侖用心設計的除了一個人性化的機械殺手跟人類出現情同父子的關係,還有一個從端盤子時會被小屁孩作弄、連會計也做不好的侍應,成為了保護兒子而武裝自己並訓練他為軍事領袖的傳奇女人。前者在死前舉起大姆指,跟後者在面對宿命時絕不妥協在桌上刻下「No Fate」兩字深深打動無數觀眾。

07《星戰9》

Star Wars: Episode IX,12月19/20日上映

比《未來戰士》更歷史悠久的科幻系列不多,其中一套就是《星球大戰》。2019年上映de 這部不只是迪士尼拍的續集三部曲最後一部,也要為這42年的堂堂九部正傳,畫下完美句點。

上一集《最後的絕地武士》(The Last Jedi)評價兩極,第九集找回《原力覺醒》的名導J·J·艾布斯( J. J. Abrams)重新執導,並決定搶攻聖誕檔期。執筆時,預告仍未釋出,片名未公佈,劇情我們一無所知,不過,鐵粉根本不受影響。第九集除了是銀河系各方勢力之間的正邪大戰,也是地球上一間娛樂巨無霸的名譽之戰,希望票房不會像《星球大戰外傳:韓索羅》(Solo: A Star Wars Story, 2019)般慘烈。

《明日戰記》電影劇照。
《明日戰記》電影劇照。

08《明日戰記》

Warriors of Future

香港不是沒拍過科幻電影,撇除改編自衛斯理的《霸王卸甲》(1990)和《藍血人》(2002),還有《星際鈍胎》(1983),《鐵甲無敵瑪利亞》(1988),《2046》(2004),《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2014)等,儘管這一連串電影只證明科幻不是香港電影的強項。

直到古天樂這位用一個大貨倉收納模型珍藏的科幻迷決定自己來,情況可能會改變。
《明日戰記》這部超級大製作投資超過四億港元,前期準備花了36個月,後製再花18個月。導演由初代的陳木勝,換成羅志良,到現在第三代以動畫特效出身的吳炫輝。製作資源和過程,跟荷李活同等級的相若,從預告可見一斑。這部以2055年為背景的戰爭科幻片,雖然釋出預告,但相關劇情未公佈。據吳的訪問,可能和空氣污染或能源危機有關。

讀者評論 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2019年上映de 这部不只是迪士尼拍的续集三部曲最后一部,也要为这42年的堂堂九部正传,画下完美句点。
    这里de 应该是“的”

  2. 很奇怪端的图文编排。
    怎么都是图片在上,
    相关文字反而在下方,
    包括各条的小标题。
    大陆读者表示不太理解。
    港澳台的编辑习惯?

  3. 我对这个2019电影系列分外深度栏下感到困惑

  4. 个人最看重的是科幻电影的设定——给人物设定一个专属于ta的道德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