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周二向美國海軍歸還於上周五奪走的無人潛航器,這場在過去數天引起中美雙方針鋒相對的事件,表面看來自此結束。中方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一度令不少評論員困惑──過去兩年,中國雖然積極於南海爭議海域建造人工島與軍用設施,但其海軍一直避免與美軍展開正面衝突;再加上南海主要爭議國菲律賓在現任總統杜特地治下,一直與中方修好、同時與美國漸行漸遠,杜特地近日甚至公開表示無意就南海仲裁結果執法,中國理應沒有誘因再重新挑動南海局勢。那麼,如此貿然進犯,其背後動機究竟是甚麼?中國此舉又會否預視著中美在亞太海域更宏大的軍事部署與實力較量?
有論者一度猜測,中國海軍這次掀起軒然大波,其效果有違中國外交政策的既有考量,手段並不明智,事件似是出於偶然多於有事前計劃。
台灣前海軍副參謀長、退役中將蘭寧利接受端傳媒記者訪問時表示,不肯定這是否衝著特朗普最近發表的台海立場而來的下馬威之舉,但從表面看來,解放軍的行徑「魯莽」,似有「失控」之嫌:「特朗普不了解、也不太特別重視南海情勢。而北京外交部對特朗普的反應一直都是低調的,中美關係向來是以和為貴。現在這個舉動跟過往的態度完全相反,既不聰明,時機亦不對,讓美國右翼、好戰的輿論有了把柄,只會引起特朗普班子往負面的方向去走。」
中國公然挑釁美軍 動機不在竊取技術
儘管習近平上台後對軍方的掌控有所加強,蘭寧利傾向相信,「感覺他們(此舉)沒有事先經過北京的同意。當軍的不能跟政府唱反調,這個全世界都一樣。」他亦不忘補充,中國海軍在過往也不是沒有冒進的行徑。過往不時有聞中國船隻跑到美軍後面撈截聲納系統,這個舉動其實有一定危險性,「沒有其他海軍敢這樣做」。
不論北京是否有直接參與事前計劃,論者傾向相信中國海軍撈截潛航器屬偶發行動。然而,專研海洋法的菲律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巴湯巴卡(Jay Batongbacal)向端傳媒記者補充,「事發時該海洋勘測船『鮑迪奇號』(USNS Bowditch)明顯處於菲律賓蘇比克灣對開的50海里之內,而肇事的潛航器亦有美軍識別,中國海軍沒理由不知道『鮑迪奇號』進行勘測活動已有一段時間。」再加上事發地點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定義下的「國際水域」,從國際法的觀點來說並不涉任何爭議,「是次撈截行動明顯是干預別國在國際水域進行勘測的權利,缺乏任何正當理由。」換言之,這是中國對國際規範的公然漠視。
事發地點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定義下的「國際水域」,從國際法的觀點來說並不涉任何爭議,「是次撈截行動明顯是干預別國在國際水域進行勘測的權利,缺乏任何正當理由。」
這場風波看似鬧劇,但其性質遠較2009年中國船隻干擾美軍勘測船「無瑕號」(USNS Impeccable)的事件嚴重。「首先,『無瑕號』事件中肇事的五艘中國船隻均非軍艦,其中甚至包括兩艘民用漁船,相對而言,中國海軍在這次事件中的角色屬官方行動無誤;其次,不同於滋擾與武力干預,此舉明顯涉及美方財物及技術被搶奪;第三,『無瑕號』事件爆發於中國海南島以南海域,今次事件卻遠離中國沿岸海域、靠近菲律賓沿岸,」巴湯巴卡如此分析。
新一輪軍備競賽的興起?
那中國海軍是否為了竊取美國的先進無人潛航技術?然而公開資料顯示這款潛航器屬常規裝置,不涉特殊的先進配備與敏感技術,除了軍事用途,同樣應用於海底油氣開發項目的勘探工作。「這款潛航器裝備屬於『glider』(海洋滑翔機),它本身沒有內置的推進器,主要是借助浮力引擎在海浪中產生前推力,以測量海底的地型結構。」蘭寧利對此說不以為然,「這當中沒有特別新的發明,我們甚至把它視作『大玩具』。」
既然肇事的潛航器並非甚麼先進偵測技術,有論者因此將事件與上月底香港海關扣查新加坡軍車事件相提並論,認為兩者皆是中國政府藉機宣示台海立場的事例,以此警告美國及其盟國與台灣的軍事合作。
台海問題固然是主導南海局勢的關鍵因素,但潛航器事件所牽動的,更大可能是一場長遠海底軍備競賽的序幕。
台海問題固然是主導南海局勢的關鍵因素,但潛航器事件所牽動的,更大可能是一場長遠海底軍備競賽的序幕。事件爆發當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楊宇軍指責美軍「頻繁派出艦機在中國海域進行抵近偵察和軍事測量」;隨後,解放軍官方媒體「中國軍網」更刊出文章,指控肇事的「鮑迪奇號」是「貨真價實的間諜船」,勘測為名、偵察為實,在2002年曾涉於中國經濟海域進行「非法情報活動」。
此說雖然有失實之嫌,卻並非空穴來風。美國早已將空中無人機部署視為美國在南海增強軍力的重點計劃;而外媒亦早有報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海事強國正在爭相研發配備先進感測器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水底無人潛航機,以對敵國潛艦進行長達數月的自動追蹤;假以時日,這些水底無人機成功進行測試,再將之配備攻擊能力後,要在海底進行大規模部署,從而取代傳統的海軍驅逐艦及核武潛艦,當非難事。
「上山下海」的無人機部署攻勢
而中國也不甘示弱:截至2014年,中國已有77艘主要水面作戰船、67艘潛艦、55艘兩棲艦及85艘小型戰鬥艦;相對美國海軍的太平洋艦隊有96艘主要水面作戰船、71艘潛艦,兩棲艦及小型戰鬥艦則只有分別30及26艘,數量明顯遜於中國。目前,若不計戰鬥力而單以數目計算,中國唯一尚未能匹敵的海事領域是航空母艦。假如美國成功測試水底無人機,中國海軍屆時或將失去重大優勢。
中國對美國的無人機部署一直非常警惕。去年五月,有外媒報導中國曾在地面發射無線電,以干擾美國在南沙群島上空進行偵察的無人機。據指,中國利用這種無線電干擾技術試圖「誘捕」美方無人機。到底是該技術尚未夠成熟足以成功俘獲美方無人機,還是中國意不在竊取而在於試探實力,則是不得而知。同時,中國也積極研製軍用的無人機,並已於今年七月進入批量生產。
可以想像,水底無人機技術成熟之時,上空與海底將會雙雙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這片海域或更難安寧。
而中國的長遠海軍部署,著眼點也不單限於台海與南海的主權爭議。英國作家文思淼(Simon Winchester)在去年出版的著作《太平洋》(Pacific)中重提在上世紀80年代,由有「中國現代海軍之父」之稱的劉華清上將提出的「島鏈戰略」之說,這包括從日本南部延伸至菲律賓沿岸海域與婆羅州以上的「第一島鏈」、由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延伸至關島與巴布亞新畿內亞的「第二島鏈」,及由主要屬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島(Aleutian Islands)到夏威夷的「第三島鏈」,直堵美國領土對出海域。
台灣是「第一島鏈」的重心,而中國主張的「九段線」亦與之重合。目前,中國雖然未能控制這條橫越東海與南海的島鏈,但已足以對這些海域發揮實際影響。
諷刺的是,這個本來源於美國在冷戰時圍堵亞洲鐵幕的戰略概念,反過來模塑了中國在2040年前的海事戰略藍圖。台灣是「第一島鏈」的重心,而中國主張的「九段線」亦與之重合。目前,中國雖然未能控制這條橫越東海與南海的島鏈,但已足以對這些海域發揮實際影響。文思淼亦指出,中國「宋級」潛艦在2006年尾隨追蹤美國「小鷹號」(USS Kitty Hawk)航空母艦一事,顯示中國亦已啟動「第二島鏈」計劃,循步加強他們的軍事影響力。
醞釀三十年 島鏈戰略成形
而按照當下的區域形勢來說,中國佔盡了時機。目前,特朗普有多大程度會把貫徹奧巴馬的「重返亞太」策略視為重要外交綱領,仍是未知之數;而中國的策略籌碼──包括中國在2013年於東海設立的防空識別區(ADIZ)──都令美國現有的軍事部署更呈弱勢。
而東盟對此也無力發揮促進區域合作的角色。自2002年起,東盟內爭取中國就南海問題商討與簽署「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的聲音此起彼落,但直至今天,這項議程仍屬一紙空言;同時,柬埔寨、寮國,以至最近的馬來西亞與菲律賓,都陸續靠向中國的一方,共識與和談無從談起。
南海仲裁案未有阻止中國造島擴張的大計,中國今次越權阻撓美國進行勘測甚至搶奪美軍財產,更加被視為對國際法的挑釁。種種跡象都似是顯示,中國在背離「以規範為本的秩序」(rule-based order)之區域發展目標。
潛航器事件到底是錯有錯著的挑釁,還是乘美國政權易主在即與中菲關係好轉之機而精心部署的示警行為?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美國實際發揮的抗衡角色受到削弱,南海在短期內將難平靜。新加坡、印尼、日本以至澳洲這些中等強國,能否造就多元局面?這場風波,預視著這片海域的欲來山雨。
中共會極其小心軍事衝突…見好就收..對中共而言還有政冶上的後座力…戰爭不只是戰爭而己…中共要攻台是個政治策略….美中兩國制約下机率很低…
海洋公約並不適合所有國家!
而中國也不甘示弱:截至2014年,中國已有77艘主要水面作戰船、67艘潛艦、55艘兩棲艦及85艘小型戰鬥艦;相對美國海軍的太平洋艦隊有96艘主要水面作戰船、71艘潛艦,兩棲艦及小型戰鬥艦則只有分別30及26艘,數量明顯遜於中國。
———————————————————–
這樣對比是不是實在太粗糙了一些?直接把主力艦艇歸類為「主要水面作戰船」太不專業了還容易誤導.比如美國現在擁有22艘巡洋艦,63艘驅逐艦(截至2014年是59).均為神盾級別(這些主力艦大多數包含在了太平洋艦隊裡面) .而中國沒有巡洋艦,驅逐艦只有27艘(截至2014年光神盾艦就要少4艘).其中神盾艦只有6艘而已.然後雖然中國護衛艦規模龐大目前大概有77艘但其中相當數量實際上是擔任的岸邊巡防任務而不是主力作戰艦,(比如近年大批下水的56級)其中很多還等待著退役.美國則已退役所有護衛艦將岸防任務交給了新建造的瀕海戰鬥艦.至於筆者文中的「兩棲艦」我猜是筆者將那些美國萬噸級別的兩棲攻擊艦還有船塢登陸艦將中國的的那些二戰冷戰水平的小中大級登錄船登陸艇混為一談了.
所以這樣看的話只是比單純的數量然後說中國海軍規模比美國太平洋艦隊大實在是有誇大中國海軍之嫌,論實際規模和噸位就是刪除航母中國可能還是遠遠不如美國的.朝鮮還拿大批砲艇也當主力艦呢.
而且文中用的數據也比較老舊.因為這幾年中國海軍發展巨速變動非常大,不太適合用在時評文裡面.
謝謝讀者的回饋。文章引述的數字是希望提供一個概述,原稿未有針對兩國軍備與實力作出多方面比較分析。為免混淆,本文作者已作出了修正,註明文中的相關段落是單以數目計算而不計戰鬥力。
美國到處佈置實力,中方當然要有所戒備以防萬一啦
就說台海只是中美爭霸的起始點而已~等著看好戲
國際海洋公約,美國一直都沒有批准,
何談中國冒犯了公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