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倫比亞西北部,加勒比海與太平洋形成的夾角地帶,阿特拉託河與人們的生活交織在一起。從喬科省首府基布多向南,河流會把你帶到一個叫略羅的小鎮,隨即,道路就會消失,只能藉獨木舟繼續行進。
這裏是世界上最潮溼的地方,幾乎每天都下雨。在夏季,河水是密林一樣的綠色。木質或金屬的小舟在潛伏着巨石的湍流中起伏,穿過群山與雨林,抵達沿河社區 COCOMOPOCA。這裏聚居着 60 到 100 個家族,絕大部分為非裔哥倫比亞人。幾個世紀前,他們的祖先被殖民時期的西班牙人作為奴隸帶到這裏,從此定居。這些社區沿襲了非洲的一部分傳統,又與哥倫比亞的主流相融合,形成了一套色彩明豔,非常樂觀的文化。
「我一直覺得那是哥倫比亞上最好的地方之一。有很多民間音樂,舞蹈,人們的生活與土地息息相關。」Viviana Gonzales 說。她是來自波哥大的一名律師,為 COCOMOPOCA 代理了多場權利訴訟。「但同時,也存在着一種恐懼。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永久的脆弱性。人們生活得非常幸福,但絕望如影隨形。」
因為山巒下埋着金子。喬科省是哥倫比亞最大的黃金產區,又位於巴拿馬與南美洲連接處,踩在美洲毒品運輸的「黃金」路線上。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不同的武裝團體長期在此盤踞,爭奪資源。到 2000 年初,跨國企業開始在此投資,以遠超傳統開採手段的規模,改變山川與河流的面貌。就在這條支流末端,離最深處最後一個村子不遠的地方,一個金礦幾經易手,於 2020 年進入到一家中國礦業龍頭紫金礦業手中。
然而,該項目受到了社區抵制,直到今天都尚未開工。這樣的故事正在世界範圍內發生。原住民長期站在保衛自然的最前沿,對抗採掘業對土地的入侵,藉助氣候變化成為全球議題,如今這種行動在國際上得到更多認可,而中國企業則越來越多地站到了被抵抗的那一端。
土地歸還裁決
從最近有道路的城鎮,沿着阿特拉託河支流,隨波逐流近四個小時,才能到達末尾的村莊。這裏有一座叫做 Dojurá 的山。計劃於此開工的金礦項目也叫做 Dojura。「他們用這座山來為項目命名,但目的卻是為了要毀掉它。」Viviana 感到其中的諷刺。
該礦產合約簽訂於 2007 年,最早簽署者是哥倫比亞喬科勘探公司,與南非礦企 AngloGold Ashanti 關聯密切。哥倫比亞前總統烏里貝(Álvaro Uribe Vélez;2002-2010年出任哥倫比亞總統)將採礦視為國家發展的主要引擎,將土地進行了瓜分。2003 到 2008 五年間,哥倫比亞礦業局向大型跨國企業大舉發放了 22 個採礦許可證,為期 30 年。
許可證的範圍覆蓋了非裔社區大面積的領土。這正是 COCOMOPOCA 的武裝衝突和暴力最為嚴重的時期,數千人流離失所。
2011 年,經過 12 年的爭取,COCOMOPOCA 居民被授予集體領地的所有權,「人們回到家園,才發現領土已經被一塊塊邊界分明的合約覆蓋。」Viviana 表示。因此,2015 年起,社區又開始了一場長達 6 年多的訴訟。
2021 年,訴訟迎來結果。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省高等法院認為,跨國企業不合理地利用了武裝衝突帶來的脆弱真空。法院裁定,歸還 COCOMOPOCA 因武裝衝突被侵犯的領土權利,所有礦業項目方,開展勘探或開採活動之前,都須徵得社區理事會同意。
自那時起,區域內所有採礦活動都陷入停滯。企業需重新與社區進行協商才能開工。其中就包括了 Dojura 礦產的擁有者中國龍頭礦企紫金礦業。
實際上,該金礦在裁決不久之前才成為紫金的資產。十八年來,Dojura 的合約幾經易手。Anglo Gold Ashanti 後,加拿大礦企大陸黃金接手,2019 年,紫金礦業宣布以 70 億併購大陸黃金 100% 股權,2020 年三月完成交割。據交易公告,這筆交易將大陸黃金在哥倫比亞境內多個礦產,包括著名的大型金礦 Buriticá,納入紫金囊中。此外也包括 Dojura 地區的 2 個勘探許可。
2024 年二月,該企業派出代表來到基布多,與 COCOMOPOCA 法定代表會面,Viviana 作為法律顧問也參與了這場對話。她印象中,這是合約易手之後,這家接盤的企業第一次如此密切地想要與本地社區建立聯繫。「他們全程都表現得非常友善,很有禮貌。」她回憶。
對方表示,希望採集一些土壤樣本考察礦業潛力,包括金、銅等元素。他們還表示,會僱傭一些本地人來開車、開船和做飯,帶來就業,並強調,這是小規模和淺層的採集,不會對生態造成破環。Viviana 感覺,「他們很擔憂,也很緊張。」
她認為,這場裁決的結果讓對方感到緊張,企業意識到社區比過去擁有更多權力,離開社區的合作,開採就無法進行;但對於社區,勝利並沒有立刻降臨,雖然拿回了參與的權利,他們仍處於強烈的信息不對等中。
由於擁有者持續變化,人們對於項目背後的企業是誰感到困惑,常混用紫金與大陸黃金的名字。非裔社區有手工採礦的傳統,這是一種小規模、非機械的採礦模式。「他們對跨國公司這種大型項目很陌生,也不知道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懸滯與未知中,社區已經開始擔憂。為避免不公平的對話,他們希望在正式談判來臨前,先在內部組織起來。他們發起與河流相關的公益活動,一些居民和社會機構擔當起教育者的角色,向社區中的年輕人、女性和兒童傳授有關環境與社會問題的知識,提供法律培訓。
發生於 2024 年二月的對話沒有達成共識。礦業公司試圖主張,前期勘探這種低影響活動並不在判決所涵蓋的範圍之內;而 Viviana 所代表的社區意見則強調,「在完成與社區的事先協商之前,企業不能從這裏帶走任何東西,包括泥土」。
守衛者、軍隊與暴力集團
Maryury Mosquera Palacios 在阿特拉託河的河畔長大。如今,她守護着這條河流。
自上世紀末,長期的非法採礦和伐木毀林,讓阿特拉託河流域,這個世界上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區域之一,遭到嚴重破壞。大型疏浚機械在河流上留下巨大瘡疤;用於提煉砂金的汞成噸進入河流和魚類的身體,再進入人們體內;孩童在含汞的水中中毒死亡。
Maryury 是一位農學家,也是社區層面的河流守衛者組織成員。他們作為社區的眼睛,密切觀察着河流上的活動,積極組織對居民的法律和環境科普。對於當下的局面,她感到不滿,「因為政府簽訂的、我們不想要的合同,我們被迫與企業協商和對抗。」
開採金礦意味着要建設道路。對於本沒有道路的社區,這頗受爭議。Luz Enith Mosquera Perea 也是河流守衛者之一。她表示,COCOMOPOCA 擁有一種建立在整體之上世界觀,「從我們的角度,叢林、河流不是被佔有的客體。我們不認為自己是森林的主宰,而是森林的一部分。」
他們根據月亮的相位進行播種,或讓大地靜止,也遵循祖輩教誨,世世代代保護着本地的種子。維持平衡的觀念嵌入對發展的理解。「(在現代社會),森林、神靈,往往被視為發展的障礙。我們也時常會面臨這樣的提議:必須修建一條道路。但修建道路會影響森林的存在。而對我們而言,森林是重要的,就像道路的存在對發展非常重要一樣。」
他們更擔憂,新勢力進入可能讓本就嚴峻的局勢更不穩定。
2016 年哥倫比亞簽署歷史性的和平協議,卻沒有帶來和平。反而,一兩年的短暫停火後,衝突加劇。隨着與政府簽署協議的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退出,新的勢力湧入,搶佔其留下的權力真空。其中包括哥倫比亞如今最大的武裝力量民族解放軍(ELN),以及最大的販毒組織哥倫比亞蓋坦派自衛隊(AGC,又叫「海灣家族」)。
相比 FARC,他們的組織與行事方式更不規律,難以被外界理解。COVID-19 後,兩股勢力在喬科省的衝突升級,安全局勢不斷惡化,導致數萬人流離失所。
「我們現在正處於暴力的頂峰。」Viviana 表示。根據 Global Witness 的報告,2023 年全球 196 名環境守衛者被殺,有記錄以來,這個數字呈上升趨勢。其中,拉丁美洲一直是對於環境守衛者最危險的地區,哥倫比亞則連續第二年是最危險的國家,79 名遇害者中近一半為原住民,6 人為非裔社區成員。
Maryury 與 Luz 這些守衛者長期處於武裝團體的威脅下。一些成員被綁架,收到死亡威脅,門下被放置子彈作為恐嚇。
採礦活動意味着更多武裝力量進入。因為,為保障安全,礦企常會向政府軍隊購買安保服務。軍隊成員的存在可能讓本地團體感到威脅。Viviana 所屬的法律支援機構 Siembra 研究了這種力量關係,「武裝衝突是游擊隊、準軍事組織和軍隊之間的衝突共同組成的。當一個行為體與衝突中的行為體之一——政府——有如此明顯的聯繫時,會加劇該地區與武裝團體之間的緊張關係。」她認為,跨國公司應關注衝突地區,並儘可能不要進入。
Viviana 特別指出,盤踞於 Dojura 地區的主要勢力 ELN,對跨國企業尤其抱有敵意。他們曾為阻止石油企業,摧毀運輸管道,再將石油傾倒回土地——儘管實際上這也對環境造成污染。「因為他們認為,跨國企業盜取了屬於這個國家的資源,而政府與跨國企業簽署資源合約是出賣國家。」她擔憂,這些來自其他國家的礦企並不了解這種意識形態的複雜性。
這份擔憂不無道理。在臨近的安蒂奧基亞省,紫金礦業在哥倫比亞的旗艦金礦 Buriticá 屢屢遭阻。該「明星項目」由於體量和礦產質量吸引全世界的關注。在當年併購的新聞稿中,這家礦企預計, Buriticá 建成投產後將成為哥倫比亞最大的獨立金礦。
但接手以來,該項目一直麻煩不斷,從接連的罷工停工,到與本地武裝團體發生直接衝突——這片礦山裏,企業的正規礦道與非法採礦挖掘出的細小礦道,密密麻麻地連接在一起,像巨大的蟻穴。這背後存在來自「海灣家族」的勢力。
衝突自前年以來不斷升級。2023 年 5 月 17 日,Buriticá 遭到爆炸襲擊,導致 2 名工作人員死亡,14 人受傷,其中包括 4 名國家警察。據 Dialogue Earth,僅 2024 年一至九月,該公司就記錄了 74333 起非正規礦工造成的炸藥爆炸事件。2024 年七月,這家企業通過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 ,對哥倫比亞政府提起訴訟,指控其未能提供足夠的措施保障金礦的經營安全。
儘管如此,Viviana 回憶,在與 COCOMOPOCA 的會面中,該企業的代表仍試圖將 Buritica 的項目作為一個成功的案例來進行展示。「但新聞裏都在說(他們遭遇的麻煩),我們也都看到了。」這讓她覺得有些荒誕。
作為夥伴而不是敵人
從空中俯瞰,赤道從地球的腰部橫穿,連出一條植被茂密、動物繁衍生息的地帶。這裏潮溼又炎熱,其中,剛果盆地、亞馬遜和東南亞,這來自三個大洲的泛熱帶地區受到重點關注,他們擁有世界 80% 的熱帶森林和三分之二的陸地生物多樣性。
然而,在這裏,採掘活動也在持續增長。採掘業將完整的生態系統割為細小格塊,帶來森林砍伐、棲息地破碎、污染、社會衝突等問題。對於氣候局勢,這也是一個壞消息。據 2010 年的評估,它們森林中的生物質、枯木與土壤儲存了全世界 42% 的碳。
原住民和本地社區同棲居在此,深受侵犯。在亞馬遜地區,原住民與本地社區 900 萬公頃的領土被特許採礦佔據;印度尼西亞東部的北馬魯古,自願與世隔絕的部落與鎳礦特許開採發生衝突。據估計,全球 64 個國家近 60% 的原住民土地受到工業發展擴張的高度或中度威脅。
原本,在原住民與本地社區領土上,生物多樣性退化要比別的地方更為緩慢;然而他們的作用和知識一直未得到充分認識。
2024 年 11 月 2 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六次會議(COP16) 長達兩週的漫長談判在嚴重超時後,因為大量代表的離開戛然而止。在各項難以達成共識的議程中,圍繞原住民的決議成為本次大會最為重要的成果之一。各國同意,為原住民和本地社區設立一個新的常設附屬機構(SB8j),讓他們可以在生物多樣性締約方會議上直接參與和提出觀點。
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認可了原住民與被長期忽視的非裔社區作為自然守衛者的角色。協議要求,締約方尊重、保護和維護原住民和本地社區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相關的傳統知識,並鼓勵公平地分享這些知識的惠益。
而這屆會議主辦國,被譽為「黃金之國」的哥倫比亞,則在此前不久,通過立法認可了原住民守衛自然的作用。10 月 15 日,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頒布 2024 年第 1275 號法令,認可原住民為環境管理者。這些決策強調,原住民與本地社區不僅是自然遭到破壞時的受害者,也積極參與到土地的維護中,並能做得更好。
在 Joan Carling 看來,尤其在能源格局急劇變革的當下,這種認可十分迫切,否則便會重蹈覆轍上一個工業時代的災難性結果。
Joan 是菲律賓的一名原住民權利活動家,來自菲律賓北部山區的坎卡納伊部落。數十年來,她在本地開展反採礦運動,通過收集證據,向政府請願,成功阻止多個重污染項目。2018 年,她一度被菲律賓政府列入「恐怖份子」的名單。2024 年,她獲得 Right Livelihood Award。該獎項致力於表彰推進社會正義和環境事業的個人或組織,也被稱為「另類諾獎」。
如今,Joan 密切觀察着能源轉型帶來的礦業變化。「我們的土地早已被石油和天然氣佔據,以國家發展為名,以進步為名。如今,他們開始以保護生命為名獲取資源,並把這個叫做緩解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這就是綠色殖民主義。」
她尤其關注中國企業在這一輪能源採掘中壓倒性的存在。「在亞洲,電動汽車電池所需的鎳主要來源於印度尼西亞,其次是菲律賓。進行採礦的則是中國公司,且沒有任何監管。」根據商業與人權資源中心的記錄,2021 年初到 2022 年末,共有 102 起涉及中國企業海外業務的人權和環境指控。其中印度尼西亞的數量最多,有 27 起。超過一半的指控涉及本地社區,主要關於本地權利與協商不足。
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的鋰,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鈷,印度尼西亞的鎳,以及稀土元素,到 2040 年,這些過渡礦物全球消費量預計將增長六倍。而目前已知的能源轉型關鍵礦產,超過 60% 都位於原住民的領土上。
Joan 認為,因此,原住民理應參與到有關公正的能源轉型的討論中。這其中也包含風力發電機、太陽能農場、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這些活動佔用大量土地,會與本地社區發生更激烈衝突。統計顯示,圍繞能源公正轉型的攻擊事件正在增加。
「我們支持轉型,反對化石燃料。但當我們轉向可再生能源,我們需要吸取教訓,不能再按照以往的方式行事。我們應當被視為合作伙伴而不是敵人。」作為核心參與者,Joan 表示,原住民可以在項目設計之初就表達出自己的顧慮,和對負面影響的判斷。「有時項目規劃在錯誤的地方。有時候可能風車太大了,也許可以做得更小一點。有時則是因為它在我們的聖地。」
否則,她警告,只會產生更多的問題——在阿根廷,用水需求巨大的鋰礦已經開始造成一些河流的斷流;工人用燃燒的輪胎封鎖廠區入口抗議勞動剝削。
脆弱的時間窗
哥倫比亞和巴西現任政府積極推動採掘業和氣候領域的變革。但在政治變化面前,這種制衡非常脆弱。
「在(巴西現任總統)盧拉之前,博爾索納羅執政時,這些做法就完全被打壓和抨擊。亞馬遜的土地被拱手讓給卡塔爾、俄羅斯。」Joan 表示。從全球範圍內看,一些國家的進步,另一些國家則調轉方向,「曾經一度推動原住民獲得土地權的泰國,如今甚至想要取締掉原住民這一概念。」
哥倫比亞如今的轉變就起源於政治變化。2022 年,經歷了前一年的血腥抗議,哥倫比亞選出歷史上首位左翼總統佩特羅。他一經就職便呼籲改革哥倫比亞的舊採礦法,反對其中對大型礦業跨國公司的優待,表示「國家應優先考慮小規模的,手工傳統採礦者。」
新採礦法的制定過程中,政府廣泛地諮詢了當地社區、非政府組織和企業的人士。Ronal Gregorio Cubeo Lopez 是其中的原住民代表。Ronal 是哥倫比亞亞馬遜土著人民全國組織 OPIAC 地理信息系統辦公室主任,負責和國家礦業與能源部聯絡。
他來自拉佩德雷拉,哥倫比亞南部亞馬遜省的一個城鎮。這裏居住着許多不同的原住民群體。人們在馬洛卡(maloka),一種傳統的公共圓屋中共同議事,咀嚼古柯葉粉,喝菠蘿奇恰和跳舞。
與北部加勒比沿海的非裔族群不同,Ronal 所代表的原住民群體歷史上並沒有採礦的傳統,「它不是我們民族宇宙觀的一部分」。不僅如此,這種活動被視為具有某種不祥的意義。
「用老一輩的話,創造之父創造世界時,給每個民族分配了一片需要保護的區域。這裏面,有些東西你可以觸碰,有些東西你不能碰,也就是那些埋在地下的東西。」 Ronal 說道,「礦物控制着疾病,也是薩滿和智者溝通的渠道,以便他們的知識能遍及整個領土。當你釋放這些礦物時,也是在釋放熱量、疾病,帶來戰爭、紛爭和污染。」
正是因此,原住民群體更加抵制採礦的行為本身。他們希望能完全停止採礦,不論是非法還是合法的活動。
但現任政府的時間極為有限。Viviana 表示,環境治理在經濟問題前阻力重重——採礦業在哥倫比亞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 3%,是出口收入的主要來源。而左翼政黨目前並沒有另一個突出的候選人可以接替佩特羅的政治理想。「下一次選舉很可能又是右翼,而且是極右翼。」 Viviana 預測。
過去十年,哥倫比亞各地湧現出許多環保運動。「如果不是人們的抵抗,哥倫比亞早就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採礦項目。」如果極右翼上台,環境守衛者可能再次陷入孤軍奮戰,甚至更加危險的境地。
Juan Carlos Puente 行駛在卡利的街道上。2021 年的抗議在這座城市最先爆發,最終引燃全國,事件中卡利數十人遭到警察的襲擊身亡。如今,新任左翼政府決定在這座城市舉辦 COP16 ,吸引全世界的環境守衛者至此。
作為哥倫比亞有史以來舉辦過的最大活動,數千名警力從外地調至此。「這座城市從未如此安全。」Juan 一邊開往大會會場,一邊感嘆。與宣傳的不同,正式會場並非在卡利市內,而是在周邊開車半個小時的工業區,那裏集中着來自各國的代表,機構,以及各個行業的說客;而在卡利市中心,由河流與公園組成的開放空間,一場「人民的 COP 」也在同時進行,原住民聚集在一座馬洛卡造型的建築中議事,提出自己的議程和主張。
Juan 為卡利當下的生機高興,但也感到擔憂。「佩特羅正試圖改變哥倫比亞在世界眼中的形象,人們對此是讚賞的。」他不安地說道,「但他並沒有真正得到生活在這裏的人的支持。」
佩特羅執政以來,哥倫比亞的政策改革讓外國投資者產生疑慮,導致經濟大幅下滑。這讓國民感到緊張。「哥倫比亞是一個建立在石油和採掘業之上的國家,非常脆弱。我知道亞馬遜在燃燒,洶湧的河流變得乾涸,美麗的巨樹被摧毀。但中國、俄羅斯這樣的大國應該負起更多責任,哥倫比亞沒法當衝鋒陷陣的那一個。」
本報道受 Internews Earth Journalism Network 的 2024 CBD COP16 報道計劃資助。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