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李登輝、謝雪紅……,以及他們定義的時代

「他總說,了解兩岸的人才能填海,這是他嚮往的世界。」──陳來幸
陳舜臣、李登輝、謝雪紅……,以及他們定義的時代。
台灣

「來,我們應該說北京話、閩南話,客家話,英文還是日文呢?」在總統府內,李登輝朝陳舜臣走近,微笑問候。這一年5月,他正式接任總統,還稱不上握有權力,敵人仍然環伺,見到舊人不免欣喜,又感安心。他們之間有着共同的醫生好友何既明,還曾打算合夥開書店。

「還是講日文最容易溝通吧。」陳舜臣回答,他見着總統不時向隨行人員說明他們的對話,彷彿是個口譯。如此輕鬆的景況,過去難以想像,畢竟,將近半個世紀,受家庭背景影響,陳舜臣屢受駐日使館刁難,作品雖曾被翻譯,在報紙副刊上連載,但媒體上的訊息量之少,和他的名聲遠不相稱。直至1990年底,在何既明協助,與李登輝幕後支持下,終於踏上睽違41年的台灣土地,這也象徵一個時代的句點。

陳舜臣上次踏上台灣是1946年2月。和其他留日青年一樣,陳舜臣興奮又期待,當時的心情都記述在半自傳《半路上》: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編輯推薦

評論區 5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K君
    我也沒有說「作者認為中共是二二八的主因」,只是很多讀者未必了解二二八,故就本文內容作出補充而已。

  2. 這篇文章又沒講共匪黨是二二八主因,老是有人要腦補一下才開心。此文講的是二二八之後有不少台灣人開始傾向中國共匪黨,就因為痛恨蔣幫中國國民黨,這也是常識等級的事實好嘛。

  3. 二二八時哪來「閩南人」這種分類。「閩南語」、「閩南族群」是蔣介石政權在1950年代的台灣才「發明」出來的啦。中國人不說謊就會不舒服對吧。
    二二八豈會是單純語言不通,去看看之前一年半的報紙,早就民怨衝天,隨時要爆發了。

  4. 二二八的發生,已有很報導,我也問過一些親身經歷事件的閩南老人家,絕大部分都表示是語言溝通不良,產生誤會引起,再被一些地皮流氓,趁機發難所致。

  5. 共產黨不是二二八事件發生的主因,不過是當時政府的推託之詞,只引用政府片面的言論,很容易誤導不了解該事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