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Life on the Road
出版社:Random House(纽约)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作者:Gloria Steinem
文/端生活文化組
電影「女權之聲」正在香港上映,有關女權的討論再次掀起。說到女權運動就不得不提美國60、70年代的領軍人物葛羅莉亞·斯坦能( Grocia Steinem )和她在10月底出版的新書「 My Life on the Road 」。
葛羅莉亞在很多女人眼裏是美貌與智慧的結合體。她做過記者。1963年,她潛入「花花公子」雜誌創辦人建立的花花公子俱樂部,當了數月的兔女郎,其後發表了一篇新聞調查類文章,揭露了那裏兔女郎的許多工作細節,包括她們如何滿足男人們的性要求。她是女權運動的活躍分子,參與創辦了美國女性雜誌「 Ms. 」。這本雜誌沒有任何廣告,是一個探討女性問題的論壇,也是一個非盈利組織。 今年,她81歲了。直到今天,她仍是女權運動的重要人物。
「 My Life on the Road 」是她近十年來第一本書。這本回憶錄,記錄了她近五十年來行走、流浪的路途中的見聞。這些人和他們的故事影響了她在女權運動中的很多決定。
她早年留學印度,在那裏的經驗給了她很大的影響。她曾跟隨甘地主義組織者進入暴亂發生地,見證了當每個人都被給予平等的表達機會時發生的美好奇蹟。「每個人都依序輪流說話,其他人只能聆聽不能說話,這種默契的重要性大過時間。」這本書和她在旅行中的交談,都是這種討論的西方實踐。
葛羅莉亞認為學校中學到的理論太過空泛,有時生活遠不是理論那麼簡單,作為一個女權運動者她不希望自己脫離實際,而旅行,並在旅行的途中與這些人交談就是她不斷前進的力量源泉。她在書中記錄的人物有的顯赫,有的平凡到不能再平凡。如果你要想像一個與葛羅莉亞在飯桌上的閒談,讀一讀這本書大概就可以了解。
這本書不同於以往的回憶錄,它並不是按照時間順序展開。除了第一章裏她講述了少年時代父親帶著她們全家流浪旅行,從此養成了她這種旅途上的人生和追求不安定的習慣外,書中記錄的故事似乎是隨機排序。
這本書雖然沒有觸及到很多當今熱議的性別話題,卻帶領我們回顧了很多即將被時間遺忘的女權運動史上的事件。這是本屬於葛羅莉亞自己的回憶錄,卻因為她的重要性,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對美國女權運動的回顧。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