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與抒情:從粵語片到新浪潮(1949-1979)》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作者:易以聞
文/端生活文化組
一部《港囧》,上映一週,票房突破十億。在大陸電影市場進入「十億」時代,滾滾湧入的熱錢像極了香港電影的某個時代。
《港囧》之「港」,是大陸70後、80後的青春記憶。片中男主角的初戀情人說:「是時候和過去道別了。」但這部電影卻讓大陸觀眾的記憶留在過去的「港產片」。今天的香港電影,今天的香港,都不重要。葛民輝、李燦森、苑瓊丹……這些港產片繁盛時代的黃金配角,在大陸電影的票房競逐中繼續做配角,作為一種icon.
港產片中除了警匪、武俠、殭屍,這些成功的類型片,還有過很多先鋒實驗作品。這本書的作者易以聞寫到:「這不會是一部關於香港電影的全史,也不是為每部電影排名打分的影評集。若硬要以一句話概括全書,我想,也許就是關於一個本來不屬於那年代的觀眾,拿着放大鏡走進時光隧道,從一個個斑駁片段中,所領會到的,種種參差的對比。」
不是只要老舊的東西就值得懷戀。那不是對時間的敬畏。儘可能還原過去的多樣性,知道故事的始末過程,才是重要的。吳回、程剛、李鐵、李晨風、左几、楚原、唐書璇、陳韻文,對大部份觀眾來說可能都是陌生的名字。但卻在粵語片發展史中舉足輕重。1950年代,粵語片如何被南來的電影人影響,後來怎麼在借鑑中西的同時,建立起文化身份上的獨特性。左翼電影運動的政治力量如何滲透香港電影。這些不僅是學術研究的範疇,更是所有熱愛香港電影的人應該了解的。
香港電影和本土文化又是如何聯繫的?那些作品所展現的「社會洞察與文化自信」「所流露的深厚的情感與人文關懷」都值得我們今天探究。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三十年,香港電影年產數百部。幾大類型片也在那時奠定了基礎。這不是一本學術論文集,其中的取捨割愛有作者的個人趣味。易以聞很坦誠,他說「這本書並不打算以一種懷舊的態度,去將所有老去的東西理想化。」詳實的資料能幫我們理解過去,釐清偏見、誤解,這樣的努力是為了「將半世紀前香港電影的獨特性勾勒出來,從而突顯幾代電影人為建立本地文化孜孜不倦的努力,也向他們多年來源源不絕的創作,致以衷心敬意。」
城市、街巷可能都面目全非,但影像留在時光里,看我們要尋找怎樣的香港故事。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