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李永峰:香港與一帶一路有什麼關係?

香港政商界,最近對於「一帶一路」的熱情似乎越來越高。但實用主義的中國政府還並未有很多實際投入的「一帶一路」戰略,真的會對香港有很大影響嗎?
圖為香港中環交易廣場。

梁振英在1月13日的施政報告中,提了40次「一帶一路」,表示香港在金融、貿易物流、高端服務業、旅遊以及新興產業方面,都可以配合國家的「走出去」和「引進來」策略。香港政商界,最近對於「一帶一路」的熱情似乎也越來越高。但,實用主義的中國政府還並未有很多實際投入的「一帶一路」戰略,真的會對香港有很大影響嗎?

「一帶一路」分別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中央在2015年2月份成立「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和推進這一戰略,副總理張高麗擔任該小組組長。

絲綢之路是宋朝之前,中國主要的對外貿易通道。而從宋朝開始,海上航運技術的發達,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陸上絲綢之路貿易的衰落。再到後來,工業革命之後,以機器為動力的遠洋輪船出現,又導致了主要依靠沿近海航行的海上絲綢之路的終結。而香港是工業革命之後遠洋貿易中的重要一環。

香港的成功,是建立在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失敗的基礎之上。所以,從歷史來看,香港與「一帶一路」的關係,其實是有所背離。在香港成功的時代,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中重要的貿易中心,比如敦煌、喀什、撒馬爾罕、泉州、占城、古裏等城市,都早已沒落。

但歷史、現實、未來,三者之間並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未來,在中國政府所推動之下,絲綢之路沿線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或許真的可以重現貿易與經濟繁榮,香港參與其中也再創輝煌,而非「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那麼,香港在其間,會發揮什麼作用呢?

如果「一帶一路」成功,香港真的能發揮大作用嗎?

1974年4月,重新獲得啟動的鄧小平,在紐約聯合國第六屆特別會議上,代表毛澤東詳細闡述了「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思想。中國團結廣大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與第一世界的超級大國和第二世界的發達國家進行對抗的思路,並不是今天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以後才有,而是源遠流長,在毛時代就根深蒂固的。只不過毛鄧時代,中國經濟基礎薄弱,無法做到大規模的雙邊貿易。1997年,江澤民在十五大報告中提出,中國經濟要「引進來」變「走出去」,在那前後,中國的對外投資和貿易,才獲得飛速發展。「走出去」過程中,也成就了華為、中興這類深耕於第三世界的中國大企業。

在中國資本和商品,以及生產能力走出去的過程中,金融的作用非常關鍵。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發揮了巨大作用。現在國家想在過去的基礎之上,把面向第三世界的的政策,整合成「一帶一路」戰略,金融上也升級成立亞投行。因為金融業是香港的核心競爭力,所以,藉「一帶一路」,香港金融業可否進一步獲得發展呢?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說,為配合「一帶一路」策略,香港可以成為集資融資平台;香港可以提供調解和仲裁服務;香港可以繼續推動離岸人民幣業務;香港可以建立有利伊斯蘭金融發展的平台……等等。

看上去似乎很好。但,情況未必會朝梁振英想的方向發展。

國家發改委巡視員歐曉理,2015年11月在香港的一個會議上說「香港很難擔當『超級連繫人』角色,因為『一帶一路』計劃沿線的很多國家都不是以西方的手法做生意。」

於此同時,成立於香港的匯豐銀行,正在進行全球性的大收縮,出售巴西、墨西哥、土耳其等地業務,在從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撤退。

如果說香港金融業有競爭力,那麼最能代表其競爭力的,應該莫過於匯豐銀行了。如此說來,因為手法不同,香港擅長的是西方式手法,香港金融業未必能在「一帶一路」中發揮太大作用。

那麼,「一帶一路」會成功嗎?

說了這麼多,只是假設。回到最初,在中國政府推動之下,絲綢之路沿線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真的可以重現貿易與經濟繁榮嗎?也就是說,「一帶一路」戰略真的能夠成功嗎?

中國政府極其強勢,固然有很多政策都成功了,但是失敗的也不知凡幾。在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股市熔斷機制,剛剛上馬,四天內兩度熔斷,引發股市暴跌,於是剛過一週,1月7日便趕緊宣布暫停。政府推的熔斷機制顯然失敗了。「一帶一路」就不會失敗嗎?

ISIS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坐大、土耳其和俄羅斯近乎兵戎相見、沙特和伊朗斷交、中亞的哈薩克斯坦陷入貨幣貶值經濟衰退的魔障……從「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到現在,絲綢之路沿線的局勢恐怕已經變得更糟而不是更好。至於海上絲綢之路沿線,中國在斯里蘭卡的投資遭遇反覆波折、中國在印度的高鐵競爭敗給日本,唯一不惜代價贏了印尼的一個高鐵項目,後果如何還不好說,中國同樣似乎也沒什麼太大成就。

中國計劃通過「一帶一路」消化產能過剩更是近乎天方夜譚。廣東過去搞「騰籠換鳥」,想轉移低端產能,引進高端技術,在國家內部搞尚且沒啥效果,更何況跑去國情千差萬別各有不同的「一帶一路」沿線呢?

對香港來說,機會成本很重要

中國政府是實用主義的,策略性調整隨時可能進行,中央上層對於「一帶一路」只是提出規劃和指導,具體的工作由十八大以來權力日漸被消減的發改委負責領導。

在目前並沒有太大實際投入的情況之下,「一帶一路」的戰略成敗與否,對於中央政府以及中國經濟影響不大。不過,對於一門心思抱住「一帶一路」的香港來說,因為規模小,機會成本就很重要了。

近代以來,香港始終自外於中國的主流發展,沒有經歷過五四、沒有經歷過國共內戰、沒有鎮反和文革,改革開放來雖然也有參與中國的發展但是畢竟並不同步。迴歸以後,中央也曾有過「西部大開發」戰略、「振興東北」戰略,香港離得太遠加上特首「只想做好這份工」,所以並不算積極。現在看到中央總算有一個外向型的戰略了,可以跟香港掛上關係,所以香港要緊緊擁抱?

自我期許應該挺高的梁振英,一連講了四十個「一帶一路」,他是打算藉此將香港納入中國的主流發展嗎?但香港自外於中國主流太久,真的要把握住、以及能把握住中國發展的脈搏嗎?

(李永峰,資深媒體人,觀瀾學社召集人)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