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曾柏文:爆紅的台北世大運,與曖昧的台灣共同體

世大運後,柯蔡兩人的應對,隱約勾勒出未來台灣認同政治的兩條路線,預示其交互辯證的未來。至於國民黨呢?
台灣 體育

8月30號晚上,世大運(2017 Summer Universidad,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在台北落幕,一個香港朋友充滿不解地問,「台北世大運怎麼會火成這樣?」

如何「火」?12天的競賽期間,台灣民眾熱烈購票入場,各競賽場館共售出72萬張單日門票,營收破億。高達 87% 的售票率創下史上最高紀錄,讓FISU(世界大學運動協會)官網都盛讚本屆有「卓越的觀眾支持」(exceptional spectator support)。

而台灣各家媒體,以及臉書台灣用戶的頁面,這兩週來更是成為世大運的「另類主場」。各種成績更新、評論分析、選手故事、拍照打卡跟場邊花絮,川流出一場橫跨實體與虛擬的集體嘉年華。

對比於開幕前夕各界對「場館不完備、行政機關消極」的奚落,對「售票率低落」的抨擊,過去兩週內世大運在台忽然掀起的全民熱潮,更顯奇蹟。

活動行銷的傳奇?

何以致之?當晚,有兩篇流傳甚廣的文章,拼湊了部分答案。

第一篇是《經理人雜誌》關於世大運「如何翻轉品牌行銷」的獨家專訪。該文描述2016年11月世大運宣傳影片爆出抄襲危機時,由市府秘書長蘇麗瓊集結成立的「世大運品牌諮詢小組」,如何把世大運形象從小組成員姜漢威(沛肯品牌視覺行銷藝術總監)口中「沒救了」的慘狀,翻轉成為台灣人的驕傲。

這個小組納入11位橫跨各界的專才,訂下「捍衛主場」的宣傳行銷主軸,陸續運用捷運泳池彩繪車廂、連續幾段製作專業精良的廣告短片,乃至連續一週推出跟不同網紅 YouTuber 合作的宣傳視頻,成功吸引的人們關注。

第二篇是《蘋果日報》上王浩威的專欄文,出人意表地宣稱是「女性情慾救了世大運」。王文聚焦的,是賽前由荷蘭代表處釋出的該國水球隊宣傳照。那張照片中,水球隊員全體身著泳褲,露出陽光而健美的肌肉,在社群網站引爆一波,從女性與男同的情慾視角「來世大運看小鮮肉」的言說潮流。

這股半真半戲謔的小流行,意外地,讓外界對世大運的想像,從「場館、售票」這些冰冷元素,首度轉移到賽事主角──這些即將登場,有血有肉有身材有面孔有溫度的運動員身上。隨後,當各國運動員紛紛抵台暖身練習,也出現各種聚焦於魅力運動員的跟拍報導。

確實,不管是台北市政府籌備團隊重整後的行銷戰,或荷蘭代表處的「神救援」,都成功在賽前緊鑼密鼓的籌備期,激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加上大台北地區(包括台北與新北)在2012年到2016年間,陸續落成啟用11個國民運動中心,規律運動人口也隨之增加,形塑了一批懂得也熱愛欣賞運動競技的觀眾。這些,都共同構成了世大運能夠成功的基本盤。

但觀察售票率變化,實際上的快速爬升仍發生在開幕後。這代表,還有更重要的因素。

8月19日世大運的開幕式,受反年改團體抗爭影響,只剩形單影隻的國旗代表進場。
8月19日世大運的開幕式,受反年改團體抗爭影響,只剩形單影隻的國旗代表進場。

開幕式戳中的敏感神經

8月19日世大運的開幕式,已註定寫入台灣這一代人的集體記憶。當晚,正當各國運動員列隊進場時,隊伍竟遭到場外反年金改革團體的抗爭阻斷,導致在布基納法索(Burkina Faso,台灣稱布吉納法索)隊之後,就只剩下一個個孤零零的國旗手,走進空曠的田徑場,讓全場陷入驚愕靜默。當時,連在電視機前我的八歲女兒,也大喊「好尷尬」而躲回房間不想看。

那種「丟臉丟到全世界」的恥辱感,熱辣辣地刺痛每個目睹的台灣人——特別是,「熱情待客」原本就是深植於台灣民間文化的基本價值,也體現在近年「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種自我想像;而台灣半世紀來在國際地位上的孤立,更讓台灣人對各種形式的國際友誼,與「世界如何看我們」,特別在乎!

「就像長年被排擠的國際孤兒,好不容易能在自家辦一場大型國際派對,卻在此時被鬧場砸鍋。」這種憤怒不甘,不是台灣人不易體會。

幸運的是,這種尷尬的救贖也來的快。

當場外騷亂獲得控制後,大會緊急變通,安排各國舉牌手排成列隊方陣,跟在最後一國的國旗後入場,後方跟著所有運動員。遲來的相見歡,迎來現場觀眾最熱烈的歡迎歡呼。那晚司儀一再大喊「讓世界看見台灣」,呼籲掌聲尖叫不要停,也獲得觀眾賣力呼應。某種意義上,這份稍嫌刻意的熱情,可以視為是替稍早「抗爭者造成的怠慢」代位補償。

隨後安排的文化演出,集結台灣多年來厚植的劇場專業能量,從鯨魚身影轉化的海島創生、動人的原民傳承,到大紅囍字下在圓桌奉上的民間喜慶文化等等,一幕幕不只讓人驚艷,更勾出這片土地的集體記憶與自我認同,醞釀出某種共享的尊嚴驕傲。

從尷尬到驚艷,巨大的情緒反差衝擊了場內外的台灣人,更激起不少人購票入場,想用地主的熱情替開幕的尷尬扳回一城。

原來可以如此自信?

正式賽事開展後,這股炙熱的參與動能又汲取了更多能量。以「中華台北」(簡稱中華隊)名義出賽的台灣選手帶來的一連串驚奇,或不捨,鼓動更多民眾「到場相挺」的熱情。

8月21日,女子舉重場上的郭婞淳先帶來第一個驚奇。她才在抓舉破了大會紀錄,又加碼打破幾分鐘前甫創下的新紀錄;到了挺舉早已金牌在握,更又加碼挑戰並打破挺舉世界紀錄。她成功舉起 142公斤槓鈴時全身肌肉顫抖,雙眼飆出淚水,那個痛楚與堅毅並存的片刻,讓許多人激動而泣。

8月23日的體操場上,曾出現在 2005 年紀錄片《翻滾吧,男孩!》的李智凱,以流暢、富有力度的「湯瑪士迴旋」奪金,替鞍馬運動定義了新門檻。不少人還記得當年螢幕上那個拉筋痛到哭的男孩;這天他們看見的不只是一次精湛演出,更是十二年前那個追夢男孩,蛻變成為金牌得主的奮鬥與堅持。

8月24日,楊俊瀚在男子一百公尺競賽奮力奪金,讓多數過去對田徑「零期待」的台灣人跌破眼鏡。26日的標槍決賽,更上演了台灣黃士峰、鄭兆村,與德國霍夫曼三人輪番打破個人與大會紀錄,最後由鄭兆村擲出 91.36公尺奪金的精彩競技——這個成績不僅打破亞洲紀錄,也超越上屆奧運冠軍,份量十足。

除了奪牌,許多選手更以風骨留下感動。例如女排綽號「自由女神」的楊孟樺,賽前骨裂仍打石膏上場,在一場場對戰中以奮不顧身的身影,鼓舞了隊友與觀眾。又如網球國手李冠毅、李亞軒姐弟,在炎熱的球場上打到鞠躬盡瘁——前者抽筋坐輪椅離場,後者在女單決賽貼滿繃帶硬是把比賽挺進第三盤,都讓人心疼。還有羽球「世界球后」戴資穎,為了幫台灣留下世大運金牌,放棄更高級別的世錦賽,也讓不少人敬佩。

這一波波驚奇與感動,其實正反映著台灣不是體育強國,民眾對國際賽事成績也少期待的過往。這次看到台灣擠身獎牌榜前端,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那到底,為何這次表現特別亮眼?顯著的理由是「主場優勢」——這不只是指地主觀眾加油的氣勢,選手「在家鄉更不能丟臉」的求勝決心,外來選手可能面對的種種水土不服,以及主辦方自選運動項目的優勢

然而不可諱言,中華隊相對亮眼的表現,還應歸因於其他國際大賽(例如日期完全重疊的東南亞運)時程的重疊,實力強大的中國隊對本屆賽事的消極參與,以及最根本的,不同國家對世大運不同的定位與態度。

不論是哪些因素,造就這12天中的滿滿驚奇,真正關鍵的結果是:這是台灣在大型國際賽事中,首度感受到「我們原來可以如此自信」。

世大運下,曖昧的台灣共同體

半世紀的國際孤兒當起東道主的自我期許,加上運動場上仍顯陌生的自信,在這12天裏,共同搓揉成一團如夢似真的正能量,罩在這個長年困於政治內鬥、批評嘲諷、發展頓挫的島。那像是一場未曾被充分預期的嘉年華,一場久違的治療與救贖,在許多人心中留下厚實的感動與懷念,也至少在某些片刻,讓台灣許多人覺得「被團結在一起」。

已有不少論者闡述,這次世大運對「台灣民族形構」的貢獻。確實,不管是成功舉辦大型賽事的驕傲,競技場上捷報連連的光榮,或僅僅是面對「想像中的世界凝視」時的自我敘事(例如開閉幕典禮的演出),都有助於凝聚島嶼上的共同體想像。

從對外關係觀察,世大運讓各國運動人員有機會認識台灣,支持台灣。在本屆閉幕典禮中,不少運動員在入場時,披上原本場內禁掛的中華民國國旗,或戴上有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假髮,顯見是目睹受限於北京政府堅持的「奧會模式」,台灣身為主辦國竟無法懸掛自身國旗,出於不平或感激的聲援。

別說什麼「別讓政治污染運動」,回顧歷史中競技運動的發展,總是交織著各種人類群體的形塑與劃界。19世紀以來的民族主義浪潮中,競技運動更常被用於民族形構。即便到了「後現代」的年代,看似高度全球化的跨國運動產業,仍也持續形塑人們對「國家文化」的感知。

只是這股正能量,本身仍無法跨越島嶼過去的分裂認同,留下的諸多矛盾符碼。

例如,閉幕典禮上,柯文哲市長致詞中11次提到「台灣」,徬彿在這個循「奧會模式」只能自稱「中華台北」的場合,偷渡了一種對多數觀眾更親切的自我標籤;但同時,又傳出手持 TAIWAN 標語的台灣國(倡議組織)成員被制止、逮補的消息,造成獨派社群的不滿。

又例如,閉幕典禮上「聲援台灣」的運動員,穿戴的其實仍是中華民國國旗——一個在最執著於台灣主體性的獨派眼中,標記著被殖民者歷史傷痛,而須在轉型正義的實踐過程中去除的符碼。但在常被描述為「天然獨」的青年世代,卻有相當比例能接受那面旗 ,並且毫無困難地將之等同於代表台灣。甚至連形式怪異、飽受批評的「中華台北」,調查顯示,對於「以這個名稱參加世大運」,台灣仍有四成多民眾持正面態度。

世大運的成功,或許讓台灣人滋生出更自信強健的共同體意識。但這個共同體的邊界與符碼,仍存在許多曖昧。

認同政治的兩種路線

但或許,這種邊界曖昧鬆散的共同體,才是這個時代的必然。畢竟在流動而多元的全球文化地景中,人們擁有更多資源與自由去拼貼自己的認同——特別是在社群年代高度個人化的媒體地景(mediascape)中,瀕臨瓦解的大眾媒體也失去昔日作為「想像共同體」載體的可能。即便身處於同一個島嶼的人們,也往往承載分歧的生命記憶,擁有不同甚至多元的身份認同。

我們是否能接受這樣一個台灣:你住在這,但大家都能大方接受你能保有越南人、馬來西亞人、日本人,甚至中國人的文化或血緣認同——一如我們能接受客家人、阿美族、福佬人等身份?我們是否能接受:除了身為公民共同享有的法律身份外,文化認同屬於基本人權,沒有人有資格規定其他人必須有什麼認同?我們是否能接受,社會上對於同一個象徵物(如國旗)的意義,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與解讀?

某種意義上,作為本屆世大運最大政治受益者的柯文哲,意外地曾展現出類似前述的拼貼認同。所以號稱「墨綠」的他,可以輕易地在上海脫口「兩岸一家親」,然後回頭在世大運的演說,不著痕跡地勾畫台灣主體性。不少人批評他「欠缺中心思想」甚至「狡猾」,但這種批評成立的前提,是去假設「人只可能真誠擁抱單一而排他的認同」;但此假設,可能已只是一種懷舊。

過去國民黨的兩岸或外交政策,大量採取「創造性模糊」的戰略路徑。例如其長期堅持的「九二共識」,其實只是給欠缺共識下的「各自表述」一個看似有共識的外衣。以目前政治格局變化,柯正逐步承接過去淺藍的大片板塊。其在務實主義下高度彈性的立場表述,有可能把這種「創造性模糊」的可能推到極致。

相對於柯在閉幕演說中的擦邊球,由蔡總統發起,在世大運落幕隔日下午舉辦的「台灣英雄」遊行,則展現出對認同政治更強烈的介入意圖。

蔡英文在府內面對國手的演講,溫暖而細膩。她從選手中不甘與榮耀的淚水開始,逐一點名這幾天給讓台灣人激動或心疼的選手們,穿插對他們家人、暱稱、軼事的橋段。言談中更沒忘記教練、防護員的貢獻等,很容易觸動人心。她說,「所有榮耀屬於你們」。

但溫馨言語背後,活動安排仍傳遞出某些清晰一致的政治訊息。

首先,「台灣英雄」這個詞,本身就有朝台灣國族主義形塑集體認同的色彩。其次,「英雄遊行」這件事,雖在2004 雅典奧運後也為金牌選手辦過,但也不免讓人聯想到1950年代迎接「反共義士」的遊行。再者,府方送給選手的毛巾上頭的「國家因你而偉大」字樣,也飄盪著昔日愛國主義的話語殘響。

進一步看,蔡英文在府內的致詞,言必稱「台灣隊」,不復聞「中華隊」。府外遊行隊伍的車隊雖然保有紅車藍衣白字的「紅藍白」色組合,也不見任何中華民國國旗國徽等視覺元素。從標語、旗幟到司儀口號,更也只聞「台灣」。最後當英雄們列隊站在市府廣場,螢幕上的他們已經失去個別面容,只剩作為一個集合名詞的「台灣英雄」。

總體觀之,世大運落幕後,蔡總統用一場遊行,俐落地把大家對選手的感激敬意,轉化為台灣國族認同的深化動能。

柯蔡兩人對世大運落幕的應對,隱約勾勒出未來台灣認同政治的兩條路線,預示其交互辯證的未來。至於國民黨呢?這幾天,只剩下立院前寥寥的絕食身影——即便其針對立法程序的抗爭理由值得深究,竟卻絲毫無法引起任何關注。

(曾柏文,華威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端傳媒》評論總監)

讀者評論 1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我觉得在「端」这个平台,应该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以更直接的方式说出来。

  2. 長久以來被壓抑的台灣認同找到了出口更藉由世大運實際展現了台灣擁有參與國際社會及獲得各國肯定的能力,許多國家也因此注意到台灣在國際間所遭遇到的不公平對待,如德國內政部次長和警方來台參與活動和協助反恐,原本應是低調進行,但其卻大方接受媒體專訪並公布於德國內政部官網上,這要的國際趨勢,將是中國政府未來不得不去面對的現實。

  3. 好文!另外開幕時「鋒哥」陳金鋒的火球開球,也是吸引全台觀眾、覺得「沒有進場看比賽實在太可惜了」的原因之一。
    另外,籃球、排球等等比賽選手的全心投入,也是這次世大運會這麼成功的原因之一。 🙂

  4. 最後一段相當精準,國民黨那個絕食身影,已經在30以下世代成為了訕笑符號了。

  5. 天時地利人和 台灣國族藉世大運激盪表現出來罷了
    而非世大運push台灣主體性

  6. 我是認為虛構的台灣主體性,在一次次的國際活動中被慢慢的描繪出來了,並且愈來愈清晰。這點中國大陸看得遠比其他人清楚清楚

  7. 与之对应的就是世大运在中国大陆能见度接近于零了。

  8. 清晰地統整出這屆臺灣世大運的諸多感動和矛盾,好文大推!

  9. 看到哭是為什麼😢

  10. 2018韩国平昌冬奥会 2020日本东京夏季奥运会 2022中国北京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