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父母該做的,不是成為第一個讓孩子心碎的人

育兒是需要學習的,孩子來到人世間多長,我們當父母的資歷就多長,育兒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並在彼此心碎的時刻互相陪伴。
小孩地雷多,隨便一件小事都能生氣確實讓人厭煩,但我也羨慕小孩能爽快承認自己在生氣,還有好好「生完氣」的機會。因為不知何時,我已經成為明明在生氣還要說「沒事」的成人。
家庭

最近我和四歲的兒子有一段關於「生氣」的對話。

在廚房洗碗的我,聽到他在客廳大吼大叫,似乎某個玩具站不好,他氣得亂摔那個倒楣的玩具。我一邊洗碗,一邊隨意回答:「你現在很生氣是嗎?可是生氣對這件事有幫助嗎?」他大吼:「沒有幫助,可是我真的很生氣!」我順口回答:「嗯,雖然生氣沒用,有時候就是會很想生氣耶,我正在忙沒辦法幫你,那我陪你一起生氣好了。」兒子又是一句大吼:「好,我真的很生氣,我快受不了了!」伴隨這段對話的是乒乒乓乓亂摔玩具出氣的聲音。

我漫不經心地附和:「好,我也好生氣喔,幫你生氣!」兒子聽了,突然說:「媽媽,不用啦,每個人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我自己生氣就可以了。」繼續大喊:「我真的快受不了了!」我聽了沒再說話,等到整理好流理台,兒子這次的喊叫聲帶着喜悅:「我弄好了,沒問題了,我現在不生氣啦!」

看着一名四歲幼兒「走完」從怒到喜的情緒,我想到許多教養專家或育兒網紅會說:「生氣對這件事沒有幫助,與其生氣不如想出解決事情的辦法。」坦白說,小孩地雷多,隨便一件小事都能生氣確實讓人厭煩,但我也羨慕小孩能爽快承認自己在生氣,還有好好「生完氣」的機會。因為不知何時,我已經成為明明在生氣還要說「沒事」的成人。我從小聽到的提醒與責備都是「不可以生氣」,當我生氣摔玩具時,爸媽會把我的玩具一把撕爛或是直接丟入垃圾桶,如果三十年前就有臉書,也許他們還會拍照上傳。

以暴力讓孩子屈服,名之為管教

就像藝人宥勝一樣,「孩子的意願是可以被尊重的,但是不能不懂『規』與『矩』。」他擔心什麼事都順着孩子,會讓孩子不懂怎麼跟社會相處,變成霸王或公主,所以把孩子不收拾的玩具直接摧毀,還要痛哭的孩子跟垃圾桶裏的玩具說對不起。 一時之間,帶着幼兒周遊列國的暖爸瞬間變虎爸,網友抽絲剝繭翻出舊新聞,原來宥勝不是第一次失控,他還曾經因女兒屢次翻倒牛奶,要求女兒握緊寶特瓶,自己再用力打掉多次,直到女兒「學會」正確握住東西,另外,談及體罰女兒的經驗,他還有句名言:「華人小孩非常需要揍。」

各種規矩都由成人所設,但成人有不遵守的自由,還焦慮如果孩子不守規矩未來可能殺人放火,所以必須先以暴力讓孩子屈服,並名之為管教。
各種規矩都由成人所設,但成人有不遵守的自由,還焦慮如果孩子不守規矩未來可能殺人放火,所以必須先以暴力讓孩子屈服,並名之為管教。

宥勝的貼文顯露出他對兒童發展是多麼無知,也點出台灣教育缺乏人類生命周期發展、心理社會發展論的問題。如果他願意花點時間Google,就會知道幼兒手功能發展十分緩慢,滿周歲的孩子即使能扶着行走,其實才開始學習使用大拇指和食指指端抓取物品後,再往手掌心放(例如撿起硬幣放到手掌);接下來孩子的手部控制能力逐漸進步,但手指小肌肉還在發展中,所以兩歲多的孩子握不住、拿不穩、頻頻掉落物品,種種父母眼中的「故意」,其實是非常正常的發展過程。

更不用說兩歲兒還處於「我」的發展階段,他的世界就是從自己往外思考,對着路人大聲吼叫、在公園捍衛「領地」動手打人、在家不收玩具,幾乎所有的爸媽都曾經歷過這樣的折磨。若是無法理解小孩是個獨立個體,而且還是身體、情緒都還在「發展中」的個體,父母實在很難換位思考,為什麼成人偷懶時可以把衣服堆着明天再折、小孩的玩具必須立刻收拾;為什麼成人可以在餐廳車廂走動說話滑手機、卻要求孩子坐好安靜不要沉迷3C(電子產品)。各種規矩都由成人所設,但成人有不遵守的自由,還焦慮如果孩子不守規矩未來可能殺人放火,所以必須先以暴力讓孩子屈服,並名之為管教。

暴力,是放棄引導孩子自控

成為全職媽媽育兒四年多,我比誰都明白,暴力通常是因為各種負擔(經濟或心理)而心力交瘁下的產物,成人要合理化自己用粗暴手段遷怒於孩子非常簡單,但無論描述的文字多理性、說的道理能寫上好幾篇文章,都無法否認以暴力行為宣告「誰是老大」、並藉此管教或控制孩子的心理。

可是當一個孩子生命中充滿粗暴的對待,會讓他在羞辱、自我憎恨與憤怒中苦苦掙扎(竟然還要被拍照上傳到有111萬名粉絲的粉絲頁),很多人因此在童年時期早早關上感情的大門,成年後依舊無法了解或表達自己的情緒,在自己的婚姻或家庭裏繼續憤怒、焦慮、沮喪。

我並不了解宥勝的成長背景如何,他的家庭經驗是否影響了自己育兒的思考,但他可參考由兩位兒童心理學家丹.金德倫與麥可.湯普森合著的《該隱的封印》,理解一件事:成人在體罰時,不是試着教孩子什麼是負責、合乎道德的行為,而是放棄一個教育機會,放棄引導孩子以比較好的方式關照自我的態度與行為。粗暴的管教忽略了孩子自身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反而強化了一個觀念,管教必須依靠來自外在的力量,孩子無法學習到同理、尊重及合理;多年之後,孩子會忘記發生什麼事,但他會記得被處罰的情境與創傷經驗、感受到的恐懼與父母扭曲的臉。

儘管支持暴力管教的父母都特別愛強調自己是不帶情緒的體罰、毀壞玩具,但他們應該放面鏡子在孩子身後,才會知道孩子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模樣。因為在幼兒眼中,父母的身形是他的三倍,智慧無限,簡直是能解決任何困難的超人。他們很容易被成人盛怒下的言行嚇到,就算父母轉身接電話還能有說有笑,或是立刻打開臉書點了一排「讚」與「愛心」,但孩子仍會困在被拋棄、被否定的焦慮與不安中,直到父母招手呼喚,隨便牽動嘴角微笑,他們才能安心。

男性在成長過程中,因着社會的刻板印象、性別認同與對男孩身心發展差異的不理解,在幼兒階段就被迫壓抑情感、情緒反應與肢體本能活動。
男性在成長過程中,因着社會的刻板印象、性別認同與對男孩身心發展差異的不理解,在幼兒階段就被迫壓抑情感、情緒反應與肢體本能活動。

男孩世界的殘酷文化

宥勝認為,「人類如果想要成長,心碎是第一步,而忍於讓孩子心碎的人,只有爸爸。」這也點出了男孩世界殘酷文化的問題。

男性在成長過程中,因着社會的刻板印象、性別認同與對男孩身心發展差異的不理解,在幼兒階段就被迫壓抑情感、情緒反應與肢體本能活動(男孩要勇敢、要冒險、比女童更容易遭受粗暴的對待);求學後在同儕團體壓力下,殘酷文化裏強欺弱與惡意嘲弄情形更嚴重。雖然他們不一定會遭受生理的嚴重傷害,但許多男性在成年前,已經經歷了生命中許多重要事物的消逝,例如友誼、自尊、信賴,難以發展出熱情、敏感與溫暖等被認為較陰柔的特質,這改變了某些男性看待自己與世界的眼光,造成他們感情上的封閉,對於自身脆弱十分恐懼,甚至深信心碎的創傷是成長必然的過程。

這種專屬於男性的殘酷文化,讓台灣社會飽嘗苦果。家庭中,我們的父親、丈夫無法好好表達情緒,除了憤怒、激動與沉默,這些男性未曾有機會學會情感語言的表達。但現在,我們可以改變這種社會文化,不分男女,對學齡前幼兒多解釋自己的情緒,在幼兒表露情緒時不會給予負面的反應,孩子會對情緒有更豐富的認知,關心與同理心都能被強化,而非習慣與自己的感覺保持距離(即使做出殘忍的舉動還強調自己十分冷靜理性),對別人的感受反應遲鈍(以成長之名撕碎孩子的心)。許多研究已經指出:有暴力傾向、對社會較不認同的年輕人,他們的父親比較習慣以憤怒相向。

育兒,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內在生活,他們敏感、內心充滿情感。如果父母願意,我們可以讓孩子在一個非暴力的環境下成長。如果孩子進入社會後一定會心碎,那父母該做的,不是成為第一個讓他們心碎的對象,而是在那之前,陪着孩子練習解決問題、思考以及表達情緒,把握讓孩子學習如何管理情緒的機會。多活了二、三十年的我們,能夠向孩子示範如何接受挫折、控制自己的脾氣,我們就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心理學家卡爾.羅哲斯的《成為一個人》裏,提供了三個簡單的育兒建議:真誠一致、無條件接納、同理心,幾乎所有育兒路上的衝突都能用來參照思考。我們的暴力行為語言與往往是為了發泄怒氣,但心意並非如此,其實我們對孩子有無盡的牽掛與擔憂,明明想傳達的是關心與愛,憤怒的情緒卻讓孩子無所適從又害怕心碎。

當父母真的又忙又累,請以擁抱取代棍棒,讓孩子知道他是重要的,也讓自己知道,育兒,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當父母真的又忙又累,請以擁抱取代棍棒,讓孩子知道他是重要的,也讓自己知道,育兒,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如果我們能先無條件接納充滿矛盾情緒的自我,理解自己一直以來是多麼缺乏與情緒共處的學習機會,才會利用孩子情感與生理上必須完全依賴父母的特點,作出情感要挾,我們就像是討人厭的男女朋友,不斷測驗孩子的愛有多忠貞不移;另一方面,我們又不斷忽略孩子生理需求,他們容易飢餓與疲倦,對於不合心意的話充耳不聞是兩三歲幼兒最有力的反抗方式,此時此刻他們需要的不是心碎,而是知道自己被無條件接納與同理。

沒有人是完美的,所有的父母都有機會犯錯(或正在犯錯),冒險王本來就不是育兒王。育兒是需要學習的,孩子來到人世間多長,我們當父母的資歷就多長,育兒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並在彼此心碎的時刻互相陪伴。當父母真的又忙又累,時時必須演出不知道劇情走向的狀況劇,請以擁抱取代棍棒,讓孩子知道他是重要的,也讓自己知道,育兒,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諶淑婷,曾任報社記者,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讀者評論 8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文章提出的觀點不無道理,也很重要。
    我只是好奇一點。如果社會面對一個暴怒性的教育方式的普遍第一個反應是強調愛情,我們是否是在表達暴怒性的反感而沒有好好分析方式並且承認方式/孩子性格的多元化?

  2. @Hans2chan 认同。

  3. 如果作者只是提出那種軍隊長官式家長才是正確的反論,我覺得也不錯;但現實永遠不能一本通書到老,為何不可應嚴謹時嚴謹,應自由時自由呢…

  4. 谨慎地赞同吧。
    教育是极其复杂的工程,孩子不像机器设备,一味的管教或是放任都是偏颇的。每个孩子性格不同,教育的方式也可能不一样。
    作为快当父亲的我来说,尽力感受他所能感受到的,并提供给他相对自由的成长空间,要是还能影响一点他的成长方向,足以。

  5. 😭😭👏🏻

  6. 很可愛的孩子,很有耐性的母親。

  7. 标题是我在评论“黄荆条子出好人”一类言论时用到过的评论,可以说一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