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講話,是中共建政以來最高領導人第一次發表五四講話,也是1979年至今「五四」「逢十」時節領導人講話中最長的一份(7200多字)。有評論指報告有意淡化「民主科學」,強調「愛國主義」。
在筆者看來,「愛國」固然是講話重要主題之一,但習這次講話更重要的着力點,在於提出「新時代中國青年」這一定義,宣告將青年力量和青年教育納入其於十九大提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 為規訓青年群體完善理論標準,使「新時代」思想成為一個無所不包的大容器。
「新時代中國青年」,即「習時代中國青年」。它與毛時代的話語體系共鳴,展現萬朵葵花向太陽的圖景。
「五四精神的核心」流變
習在闡述「五四」意義時稱:「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這一表述,最早出現於1999年時任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的「五四」80週年講話。原文為:「五四運動也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在當時,愛國,首先是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帝國主義的奴役和封建軍閥政府的賣國行徑……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
胡的講話刊登在當年5月5日的《人民日報》(簡稱「人日」)上。這也是 《人民日報》自創刊以來第二次有文章提到「五四精神的核心」——第一次是1989年「五四」70週年紀念,一篇題為《在又一個歷史轉折點上》的文章,作者「季言志」是人日評論員化名,取「紀念亦言志」之意。文中將五四定義為以「啟蒙」為底色的「愛國運動」,稱「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但這一表述此後再未出現。
2009年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發表的「五四」紀念講話沒有具體闡述「五四精神的核心」,但提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希望當代青年進一步弘揚五四精神,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要求,把愛國主義作為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意義相似。
習五四,「青年」重現
習在講話中提及18次「愛國」,但有一個表述,在此前領導人講話中從未出現過,即「新時代中國青年」。它出現了22次。
習在講話中提及18次「愛國」,相對李、胡過去講話,頻率有所增加。但有一個表述,在此前領導人講話中從未出現過,即「新時代中國青年」。它在習本次講話中出現了22次。
在《人民日報》上,「新時代中國青年」也是一個新詞,至5月5日出現過16次(查重後)。習的講話,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第一次進入官方話語,且被賦予充分內涵。「新時代」即 「習近平新時代」,「新時代中國青年」即「習時代中國青年」。
這與一個消失了40年的詞組有驚人的相似性:毛澤東時代的青年。在《人民日報》上搜索該詞,可以看到1950年至1978年間有如下表述:
「我們是毛澤東時代的青年,在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是我們畢生的戰鬥任務,也是我們最大的理想。」
「毛澤東時代的青年應當吃苦在先,享受在後,只要國家需要,就應毫不猶疑地服從。」
「我們是毛澤東時代的青年,我們的顏色永遠鮮紅!」
50至70年代,從抗美援朝到上山下鄉,無數中國青年懷着對毛的「無限熱愛、無限忠誠」,不僅「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努力把毛澤東思想學到手,做毛主席的好學生」,更「手捧革命寶書,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做「百花中的一枝,共產主義的一員」。
「毛澤東時代的青年」的造句在那個時代相當普遍,以至於近代語言學者呂叔湘在《語法修辭講話》裏舉例「所」的病句時,都用了「是毛澤東時代的青年所最要不得的態度」這樣一句話。
最早使用這一詞組的是中國大陸最高學府的學生: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北京大學物理系的全體學生11月寄信《人民日報》宣誓「志願赴朝支援朝鮮人民」時,稱自己為「光榮的毛澤東時代的青年」。不過早在這一年的「五一」,毛已將「毛主席萬歲」加入了勞動節口號。
「湊巧」的是,「新時代中國青年」提法也由高校發端。2017年10月召開的十九大剛剛正式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寫入黨章。半個月後,南開大學和人民大學的學生「學習十九大精神」上了黨報,首次將新時代和中國青年結合討論:「新的時代,青年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努力踐行一名新時代中國青年應當肩負的使命和擔當。」 11月,《人民日報》上一篇關於世界青年學生聯歡節的報導提到,中國代表團「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動人風采」,是該詞組正式進入官方語彙。
無論是「毛時代青年」還是「習時代青年」,似乎都趕上了最好的時代。毛時代的青年感到「無尚幸福」,習主席說,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
對比毛青年,習青年要符合怎樣的理論標準?
習在演講中說,「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那麼在他眼中,什麼樣的青年才是「不辜負這個偉大時代」的呢?
「小我」與「大我」
習在演講中提到:「青年的人生目標會有不同,職業選擇也有差異,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昇華人生境界。」
「小我」與「大我」的對比,令人想起文革期間的道德楷模。其中最突出的雷鋒,在習的演講中也有提及,稱他為22歲的「青年英雄」。另有一位到黑龍江插隊的上海青年金訓華,在他的日記裏這樣寫:「一人紅,紅一點;大家紅,紅一片。這句話說出了一個革命者要革命,就必須團結廣大革命群眾……一個革命者,毛澤東時代的青年,就必須做百花中的一枝,共產主義的一員。」20歲的金在1969年為了搶救兩根人民公社的電線杆而溺水身亡,成為「革命青年的榜樣」。
毛時代,為國家犧牲青春甚至生命的情況比比皆是。1951年7月16日《人民日報》的讀者來信中,連基督教河南教區的主教也鼓勵自己的兒女參加軍事幹部學校,體會到「毛澤東時代的青年,最可靠、最光榮、最幸福的前途,乃是為人民、為祖國服務。」
而在今天,倡導「把小我融入大我」,拒絕「孤芳自賞」,是否意味着延續毛時代的主張,命令青年把個人目標置於黨和國家的目標之後?習認為,不以祖國利益為信念的中國青年,「會陷入越走越窄的狹小天地」。
「奮鬥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
習在演講中尤其強調「砥礪奮鬥」:「今天,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奮鬥精神一點都不能少,中國青年永久奮鬥的好傳統一點都不能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上,必然會有艱鉅繁重的任務,必然會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特別需要我們發揚艱苦奮鬥精神。」
這與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是在群眾鬥爭中產生的,是在革命大風大浪的鍛鍊中成長的」說法異曲同工。1973年的人民日報,就以40名從唐山到河北遵化縣開荒的知識青年為例,講述了「毛澤東時代的青年」如何「經過八年的艱苦奮鬥」,把荒村建設成「富饒興旺的社會主義新山莊」的故事。
新時代的奮鬥故事是怎樣的?5月5日《人民日報》頭版一篇題為《奮鬥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的報導,給習的演講下了最鮮活的註腳。國家電網搶修故障的員工、24小時值班的地震震情監測員、貴州國家天文台FAST望遠鏡的建設人員——在五一期間「996」甚至「24/7」不間斷工作的青年一線員工,是習強調「砥礪奮鬥」的對象。
習還第一次將「奮鬥」與五四相聯繫:「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搏擊培育了永久奮鬥的偉大傳統」。「永久奮鬥」一詞來自1939年毛澤東在延安慶賀模範青年大會上講演時對當時青年運動傳統的理解,此時仍在抗戰期間,毛在文中說:「永久奮鬥,就是要奮鬥到死。」
這一表述自2017年11月開始持續出現在《人民日報》上。此次習提出「永久奮鬥」的傳統始於「五四」,似乎是在將「五四精神」重新錨定,試圖打通其與共和國未來相承接的經脈。
「聽黨話,跟黨走」
「五四」是一場「愛國革命運動」,這是中共建國後一以貫之的敘述。而習將「愛國」這一主題提升到了新高度:「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李長春、胡錦濤等前任領導人的「逢十」五四講話中,「愛國」雖然是經常出現的字眼,但並沒有作為要求青年的標準獨立出現。(李、胡講話參見註1)
將「熱愛偉大祖國」設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標準之一,也有前兆。習在2018年五四訪問北京大學時,已經提出給青年的四條要求,第一條就是「愛國」。
什麼是愛國?習給出的答案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聽黨話、跟黨走,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習青年的這些特質,當年毛的青年也有:「堅決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是文革期間紅衞兵們耳熟能詳的口號。
毛的時代,青年們的目標是「無產階級革命」、「擺脱資產階級教育制度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精神枷鎖」、「建造社會主義的高樓大廈」;今天,社會主義的高樓大廈已經建成,而「無產階級革命」成為停留在教科書裏的概念,習為青年們定下的目標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無論目標是什麼,其目的都是規訓青年,使之成為以「積極」、「正確」的方式投身社會發展的勞動力。在毛的時代,理論學習和勞動是規訓的手段。1964年9月17日的《人民日報》上,安徽的一名知青在學習農墾後說「經過勞動教育,嘴上說的和心裏想的才逐步一致起來——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參加體力勞動。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是毛澤東時代的青年,才能把老一輩的革命接力棒接過來。」而今天,習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
時代畢竟不同。毛的時代,個人崇拜盛行,青年們對於「毛澤東時代的青年」的稱呼張開雙臂,感到的「幸福」發自內心。當年人民日報上提及「毛青年」的文章,除了幾篇來自郭沫若和蔣南翔等文人學者,大部分都是青年們的自述。而今天的「新時代中國青年」,是一個由最高領導人提出的官方概念,其影響力幾何,尚待觀察。也許正因如此,習提出要將青年培養提升到「全黨的共同政治責任」高度,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畢業求職、創新創業、社會融入、婚戀交友、老人贍養、子女教育」方方面面都予以照顧。
不過最起碼,領導人的講話激起了中國高校一位研究生的共鳴。這名學生在第二天的《人民日報》上表示:「對我們這代青年而言,對五四運動最好的紀念,就是自覺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堅持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堅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之中,把樹立遠大理想和腳踏實地統一起來,把青春寫在中國大地上。」
毛時代的青年成了「破四舊」、「打倒一切」的紅衞兵,其中不少人最終上山下鄉,在田間地頭蹉跎了青春歲月。但隨着文革落幕,「毛澤東時代的青年」退出了黨報版面。沉寂40多年後,「新時代中國青年」騰空而出。這一代的青年,未來又將如何?
(魏軼,自由撰稿人)
註1:胡錦濤1999年五四80年紀念講話:要堅定理想,服務人民。要深入群眾,投身實踐。要勤奮學習,勇於創造。要腳踏實地,艱苦奮鬥。
李長春2009年五四90年紀念講話:要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努力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要積極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實踐,努力成為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要勤奮刻苦學習,努力成為黨和國家事業的合格建設者。要勇於開拓創新,努力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積極推動者。要注重道德修養,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模範踐行者。
參考資料:
1.人民日報資料庫
2.聯合早報 《中共五四運動逢十週年紀念概覽》
3. 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4. 李長春在紀念五四運動9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2009年5月4日)
5. 胡錦濤在五四運動80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1999年5月4日)
6. 趙紫陽:在建設和改革的新時代進一步發揚五四精神──在首都青年紀念五四運動7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7. 華國鋒在紀念五四運動6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8.毛澤東《永久奮鬥》
9.何方:延安整風與個人崇拜
在这里,爱国就是爱党
爱党就是爱国
所谓划分党国的
都是理想主义者的梦呓
希望大家分清楚
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民众依然是惧怕。麻痹自我。或是愚钝不愿醒来的
我承认中国是狮子
它什么时候会醒过来?
难以预测。
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等风来
到头来,只剩爱国,再无民主科学
毛骨悚然。
在一個正常民主國家,愛國不等於愛黨。
五四青年,永远应该是追求民主科学、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文革的一代人正步入暮年,但文革不曾遠去。習這是想讓中國重溫那紅色舊夢啊。
每次习讲话跟毛的对比都会特别有意思,每次都能清楚的佐证,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借尸还魂。怎么才能把青年的反骨制的服服帖帖的,显然是习的真。心头牵挂。
恐怖得要死啊
今年全国的毛概课课本都换成了18版,加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不止如此,講話最後還有一段:「自古英雄出少年⋯⋯《共產黨宣言》發表時馬克思是30歲,恩格斯是28歲。列寧最初參加革命活動時只有17歲。⋯⋯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更是青年英雄輩出。中共一大召開時毛澤東是28歲,周恩來參加中國共產黨時是23歲,鄧小平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時是18歲。⋯⋯」
P民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青年學生會喊口號,會在考試裡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著新時代的新青年xxxx」就好了。誰讓「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呢?
真有人信这些玩意吗……有
一个垂暮之人,还要把手伸到青年身上。
黨國的屬性要求“愛國的本質就是愛黨”、、
習歷經毛時代,人們以為他會更理解更體恤當年的受害者和百姓,沒料到確實一輪新的復辟。
自由民主才是民族复兴的根本
做习主席的好学生
最讽刺的是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有一半以上的内容在讲习近平的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考试也是如此
习近平到处作报告,一天,他去某疯人院作报告,事先该疯人院负责人把疯子召集起来叮嘱:“在习同志作完报告后要热烈鼓掌”。
习作完报告后果然博得了长时间经久不息的掌声,习非常得意。
但他突然发现,其中有一个人没有鼓掌,他顿时大发雷霆。
于是问:“你为什么不鼓掌?”此人答曰:“我的疯病已经治好了。”
上学期期末考毛概的时候就觉得习思想相比书上之前的领导人思想真的好无聊…全是炒冷饭,提出来的只是随便堆砌词语,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创新。虽然都是官方教材里的内容,毛泽东思想还是最丰富的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