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解讀| 安世半導體之外,中歐的真正「戰場」

歐洲只是被迫承受「附帶傷害」的第三方嗎?

安世半導體之外,中歐的真正「戰場」
2025年10月24日,荷蘭奈梅亨(Nijmegen),安世半導體(Nexperia)總部所在的 52Nijmegen 大樓。攝:Lina Selg/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11月9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已對民用領域的安世半導體(Nexperia)出口實施管制豁免。這是繼9月底荷蘭政府突然接管安世半導體、導致中國切斷該公司成品晶片的出口後,中荷兩國間就該半導體公司展開的激烈爭端的重大進展。據報導,此前德國與日本汽車公司已收到首批晶片交付。

儘管如此,中國仍未明確「民用領域」的定義,同時要求「荷方儘快撤銷相關措施,保障安世半導體相關產品正常供應。」中荷,甚至歐盟仍有可能繼續就此展開新一輪博弈。這一突如其來的爭端事實上已成為歐盟在中美兩大經濟體對抗中尷尬處境的真實寫照:歐盟既非主導者,亦非受益者,而是被迫承受「附帶傷害」的第三方。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