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坎城大贏家Neon影業:連奪六年金棕櫚背後的傑作片單

美國獨立製片Neon影業坎城六連霸,是時候從頭回顧NEON的選片,那些有可能被忽略或被忘記的電影傑作。

坎城大贏家Neon影業:連奪六年金棕櫚背後的傑作片單
《普通事故》(A Simple Accident)劇照。

【筆者按】今年伊朗電影《普通事故》(A Simple Accident)拿下坎城/康城影展金棕櫚殊榮後,買下該片北美發行權NEON影業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籃壇巨星喬丹(米高佐敦)戴著六枚NBA總冠軍戒指的照片,並發文:「金棕櫚 x 6,謝謝坎城/康城」,口吻驕狂。

這是自2019年以《寄生上流》(Parasite)斬獲金棕櫚、收割奧斯卡最佳影片等殊榮以來,北美獨立電影發行商NEON第六年包攬康城/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最佳影片。NEON由資深電影發行人Tom Quinn與獨立院線商Tim League共同成立於2017年,以《我,花樣女王》(I, Tonya)在行業內嶄露頭角,該片次年入圍奧斯卡多項提名,成績驚艷好萊塢。此後的金棕櫚連冠、《長腿》(Longlegs)成過去十年北美恐怖片票房冠軍、《阿諾拉》(Anora)拿下含最佳影片的奧斯卡五項大獎,更是讓NEON成為北美最春風得意的發行商。今年康城開幕前,NEON會否達成六連勝是外界最大的關注點之一。

面對每年都不同的評審團,NEON手上總是握著一組最有競爭力、最吸引評審喜好最大公約數、最有得獎前途的電影。有的是他們在劇本階段就拿下的作品,比如《鈦》(Titane,又譯:變鈦)與《寄生上流》;有的他們到影展觀影後買下,比如《墜樓死亡的剖析》(Anatomy of a Fall)與《悲情三角》(Triangle of Sadness)。這些電影有的偏門大膽、口味小眾,有的是已成名導演的新作,在類型與話題上未見共性,但一定都是在當年影展討論度最高的作品。NEON的金棕櫚連霸離不開好運,也離不開選片的狠辣眼光。

《阿爾法》(Alpha)劇照。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