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有所「北一女」——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校址就在中心地帶總統府旁,是台灣最受追捧的唯二中學之一所(另一是男校建國高級中學)。
但並非人人都知,兩所名校除白天日學,還各有「夜校」制度。北一女「女子進修補習學校」自1963年開設(至2002),初衷「配合國家經濟建設,提供在職/失學青年受教機會」,惟因日夜為同一批老師輪流上課,坊間家長視為即便夜校也「水準整齊」,加之希望自己孩子親近日校「最會念書」的同學,導致原本的進修學校變調──報考北一女夜校的,其實並非在職或失學青年,卻多為國中應屆畢業生,分數競爭也相當激烈。
台灣新浪潮經典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講述的正是建中夜校生的故事,但那是60年代戒嚴時期的沉重壓抑;如今在上映的《夜校女生》則「意指」北一女夜校生(片中使用虛構校名「一女中」),以解嚴後90年代末為背景,講述使用同一張書桌的夜校女生與日校女生結為閨密,開始制服交換遊戲,夜校女孩每每需面對身為「冒牌貨」的自卑——即使在愛情面前。當謊言越滾越大,女孩的自我認同也愈混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