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1990年代文化辭典:24個關鍵字,有的成為傳說,有的餘音裊裊

在這些字卡中回顧九十年代的集體亢奮,無論是否親身經歷,這些人與事如今依然留有印記。

1990年代文化辭典:24個關鍵字,有的成為傳說,有的餘音裊裊
None

【編者按】和我們在這個夏天討論氣候一樣,35年前1989年的夏季也有點不尋常,既有在中國北方過分炎熱的紀錄,也由北至南,直到上海、香港都出現不同尋常的冷空氣,在炎熱中卻錄下七月最低溫度。那一年政治事件也多,六四事件發生五個月後,柏林圍牆倒塌,一個十年即將過去,世界彷彿有新的進程要去展開⋯⋯

今天回望,九十年代是一些人的青春,另一些人的童年或者「史前記憶」,但無論你以怎樣的方式經歷/未曾經歷,那樣的十年在時空與文化的鏈條上都曾經擁有獨特的性格。近年來,再現90年代成為中國劇集一股熱潮,典型如《繁花》、《漫長的季節》;台劇也有《天橋上的魔術師》、《想見你》重現那時代的風貌。與之相隨,人們開始討論那年代的特殊質感,與後來的對照及影響。

其實九十年代大部分時間都是前網絡時代,華人所在地區,大陸、香港、台灣及海外,對應今日交通通訊便利,是更為陌生、隔絕,抑或戲劇性的相反?那種陌生可比得上今日我們對九十年代對方故事的陌生嗎?可以肯定的是,幾地華人時空彼時擁有的特異質地和脈絡都更為自我、分離。

在文化圓桌之後,我們為讀者送上九十年代的文化關鍵字辭典。四位與談人根據自身的經歷與感受,也觀察與歸納了在那個十年之中令嚴肅與通俗文化皆產生巨變的人與事,哪些如今已成傳說?哪些仍然餘音裊裊?就跟我們的字卡一起逐張回顧吧!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