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黃衍仁 X 黃思農:香港人,台灣人。半個香港人,半個台灣人。

一個在台灣成長的八十後,一個香港八十後,就這樣在社運啟蒙的年代遇上彼此,帶著音樂,撞見詩⋯⋯

黃衍仁 X 黃思農:香港人,台灣人。半個香港人,半個台灣人。
音樂人黃衍仁與黃思農。攝:陳焯煇/端傳媒
「你愛這個地方,也同時想逃離這個地方。屬於,也不屬於。」

2024年3月,香港音樂人黃衍仁發行了他的最新一張雙黑膠唱片《嚼事知夜》,這是他2023年演奏會的現場錄音專輯,而原型基本上是他2022年發表的第三張個人專輯《折墮忘形》。香港遭逢世變,又遇疫情反覆,專輯內容探討多個逼切命題,如存在的焦慮、集體創傷、在天災人禍前的無力和愁悵、絕處逢生的澄明等等。

2022年也是黃衍仁很忙的一年,電影《窄路微塵》令他先在春季捧得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座,又在冬季成為第59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獲得者。台港兩大電影音樂獎項加持,一時間坊間關於他的訪問湧現。

似是接近「星」味,但基本上,他還是那個在香港劇場和社運空間中移動的黃衍仁,只是多了與台灣的連結。轉年2023,他又渡海來台,與再拒劇團創辦人黃思農一起合作台北藝術節上的詩劇《說吧,香港》。香港,台灣——兩地連結在近年曾是一時熱話,又因情勢變遷冷卻;但與此同時,文化上的合作與交流依然在現實中默默存在,持續生產作品與靈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